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21.
对海北8头成年牦牛的内脏中活性物进行了测定。结果为:海北牦牛肝脏中L-肉碱含量为30.45mg/g,比普通黄牛高7.33mg/g,且差异极显著(P0.01);肺脏L-肉碱含量为6.42mg/g,比普通黄牛高1.14mg/g,且差异显著(P0.05);心脏和肾脏中差异不显著。海北牦牛肝脏中含牛磺酸7.02mg/g,比普通黄牛高0.96mg/g,且差异极显著(P0.01);肺脏中含牛磺酸4.62mg/g,比普通黄牛高0.64mg/g,且差异显著(P0.05);心脏和肾脏中差异不显著。海北牦牛心脏和肺脏中分别含肝素钠74.33mg/kg和310.60mg/kg,比普通黄牛相应脏器高35.36mg/kg和111.12mg/kg,且差异极显著(P0.01)。海北牦牛肝脏中谷胱甘肽的含量为0.16mg/g,极显著的低于普通黄牛(P0.01);肾脏中含量为0.18 mg/g,显著的低于普通黄牛(P0.05)。  相似文献   
22.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在2011年间采自西藏(988份)、青海(475份)和四川(377份)共1840份牦牛血清样品进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样品西藏381份,阳性率38.6%;青海212份,阳性率为44.6%;四川105份,阳性率为27.9%。结果表明,中国西部高原西藏、青海以及四川牦牛群中均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感染。本研究调查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中国西部高原牦牛群中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不同部位高原牦牛肉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原牦牛不同部位肉的品质特性,本研究采集了10头牦牛的冈上肌(SU)、腰大肌(PM)、背阔肌(LA)、背最长肌(LD)、臂股二头肌(BF)、半腱肌(ST)、半膜肌(SM)、臂股四头肌(QF)8个部位分割肉,并测定了其蒸煮损失、滴水损失、剪切力、pH、L*值、a*值、b*值7项品质指标。结果发现,不同部位牦牛肉之间,除了a*值以外,其余6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腰大肌、背阔肌、半腱肌相对于其他部位嫩度显著较好(P0.05),其剪切力均未超过6kg,而背阔肌、半腱肌、半膜肌3个部位的持水能力却最差,其中半腱肌具备了最高的亮度和黄色度(L*值和a*值)。通过标准化分析可以发现,背最长肌和半腱肌之间具有相似的品质特征;而臂股二头肌、半膜肌和臂股四头肌之间具有相似品质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pH与蒸煮损失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表明不同部位牦牛肉的持水能力差异可能与其酸化程度有关。结果表明,部位因素对牦牛肉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持水能力差异可归因于酸化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4.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具体情况总结如下:一、制约西北地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重大共性问题1.土地受限、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制约西北地区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是土地受限、资金短缺、养殖贷款难等问题。当前市场行情好,农牧民肉牛养殖积极性高,期望扩大规模,但是由于饲养肉牛周期长、资金投入大、利润低、见效慢,政府财政支持有限,养殖贷款利息补贴少、  相似文献   
25.
本试验旨在研究精料补充料能量水平对早期断奶犊牦牛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56.27±4.70)kg的3月龄犊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牛。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7.00%,增重净能分别为5.60、6.50、7.40 MJ/kg的3种精料补充料。试验共39 d,其中预试期7 d,饲养试验28 d,消化试验4 d。结果表明:1)6.50、7.40 MJ/kg组犊牦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5.60 MJ/kg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2)6.50 MJ/kg组犊牦牛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与7.40 MJ/kg组差异不显著(P>0.05)。3)6.50 MJ/kg组犊牦牛干物质、有机物、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5.60 MJ/kg组(P<0.05)。随能量水平升高,钙(P=0.06)、磷(P=0.10)表观消化率有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牦牛可在3月龄断奶舍饲饲养,精料补充料增重净能为6.50 MJ/kg时,更有利于舍饲的3月龄断奶犊牦牛的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2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近几年来,市场对羊肉的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这就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肉羊生产已成为农牧民养殖业中的首选项目和农村牧区经济增加收入的亮点产业。海北州牧科所筛选引进的良种肉羊波德代绵羊与青海半细毛羊经济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采用引进优良肉用种公羊与藏羊进行经济杂交生产杂一代肉用羔羊,通过“放牧+补饲”育肥技术,达到当年羔羊适时育肥出栏,加快羊群周转、增加收入,减轻冬春草场压力,保护草地生态和持续合理利用天然草场,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优质羔羊肉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海北州羔羊生产向可持续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海北州部分地区布鲁氏菌病有所回升,给当地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也给畜牧业生产饲养者、经营者等高危人群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为掌握海北州牛、羊布病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为预测布病流行趋势、制定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海北州牧科所对辖区的牛羊布病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9.
试验地位于青海湖东北部同宝牧场,平均海拔3250~3500m,年平均温度-1.05℃,年降水量350mm,全年日照时数2893.5h,属半干旱高原大陆性气候,草场植被以针矛、扁穗冰草、早熟禾、芨芨草、冷蒿草为主。全场共饲养牦牛3961头。  相似文献   
30.
海北州棘球蚴病综合防治远期效果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北州自1991年11月首先在海晏县全县范围内开展“犬犬投药、月月驱虫”为模式,以切断犬的感染循环链为主的综合防治,在此基础上1996-1998年在全州范围内大面积开展了“犬犬投药、季节驱虫”为模式的棘球蚴病综合防治新技术示范推广,为了及时掌握全州牛羊棘球蚴病的流行动态,了解全州开展综合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