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我们根据沈杰等在火烧坪种畜场羊寄生虫防治研究,于1998年1月用丙硫咪唑按20mgkg剂量驱除前一年秋季感染的成虫及幼虫,3月底再次以同样的剂量驱除新感染的或残存的虫体,同时给每只羊投喂1粒芬苯哒唑长效控释丸,以避免春夏牧地上寄生虫的重复感染。经虫卵检查,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4~5月虫卵下降为100%,6月下降为93.82%,7~9月份分别下降为64.74%、64.16%和64.02%。投药后72天剖检结果,只发现1条奥斯特线虫,药物释放完全,管内剩余药物5mm,药物在绵羊体内连续释放期达3个月左右,与虫卵检查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1概况 1.1自然生态条件 海北州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北岸、祁连山北麓,平均海拔3 000~3 500 m。地处东经95°5′25"~102°41′03",北纬36°44′00"~39°5′18",东南邻海东地区,西接海西州天峻县,南与海南州隔湖相望,东北与甘肃省毗连。总面积3.47万km2。草原总面积264.81万hm2,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7.73%。草原面积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32.83万hm2。  相似文献   
13.
陶赛特绵羊与藏系绵羊杂交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优良肉用品种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在高寒牧区天然草场自然放牧条件下,进行羔羊肉生产。杂交一代羔羊平均初生重3.12kg,4月龄断奶重27.14kg,4月龄羯羔胴体重12.52kg,屠宰率46.14%,净肉率74.36%,显著高于当地藏系羔羊。试验证明,引用陶赛特公羊与当地藏系绵羊进行经济杂交,实行羔羊肉生产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在高寒牧区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绵羊外寄生虫驱虫新药除癞灵对海北州同宝牧场自然放牧绵羊(自然感染蜱、虱、蝇、螨等多种外寄生虫)进行驱虫试验,结果本品对绵羊外寄生虫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尤其对绵羊颚虱、虱绳、螨虫的杀灭率均达100%,对草原革蜱杀灭效果90%。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青海省藏系绵羊的生态类型、地理分布以及生产、饲养现状,分析了近年来海北州在藏系绵羊本品种提纯复壮方面取得的科技成果、经济效益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藏系绵羊生产性能的途径和具体实施的对策和建议,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的农牧民群众决策和实现调整结构、提高总增、增加商品的优质高效畜牧业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奶牛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和结核病都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北州布病已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为了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巩固综防成果,保证给人们提供卫生合格的牛奶及奶制品,海北州连续三年对上市供奶的奶牛布病和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海北州牧科所为适应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实施牲畜“种子工程”,加快肉羊发展速度,增加羊肉产量,自1998年以来先后从新疆玛纳斯南山种羊场、甘肃永昌肉用种羊场、中国科学院兰州畜牧所引进世界著名的良种肉用品种羊无角陶赛特、波得代、萨福克。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引进种  相似文献   
18.
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祁连县野牛沟乡夏秋季牧场放牧的牦牛群中,流行着一种以消化道广泛出血并呈现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细菌培养分离出了致病力较强的A型魏氏梭菌,从部分病料中分离出毒力很强的溶血梭菌,确定该地区多年来牦牛流行的疾病系由魏氏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和溶血梭菌引起的溶血梭菌病。通过4年的疫苗预防免疫取得了明显效果,有效的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环湖地区绵羊主要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以及防治现状,1月用阿维菌素按0.2 mg/kg.BW剂量投服2次驱杀内外寄生虫的基础上,4月初每羊投服1粒芬苯哒唑控释丸或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既可以驱除冬季感染的部分虫体,又预防了春季以后羊2次遭受寄生虫的重复感染,有效期达3个月以上,虫卵减少率达93%以上,经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芬苯哒唑控释丸投药后4~5月虫卵下降率达100%,6月份虫卵下降93.82%,7~9月份分别下降64.74%、64.16%和64.02%;对照组6月份出现肺线虫幼虫,试验组8月份出现。丙硫咪唑缓释药弹投药后4~5月份虫卵下降率为100%;90 d下降97.28%。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州曾广泛流行,对人、畜危害较大,自50年代开始,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取了以畜间基础免疫为主,免检结合,人间普种、普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到1992年全州牛羊布病率先达到“控制区”标准,1998年人间布病达到“控制区”标准。达标后各地在加强部分地区畜间免疫的同时,重点开展了检疫、淘汰、治疗和疫情监测等综防工作。1布病疫情回顾自5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羊布病感染情况调查,到50年代末共抽检羊168826只,平均阳性率达24.49%。1980年到1984年全州共抽检未经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