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840只150日龄柳州麻花种鸡,随机分为大蒜、松针、辣椒、茶叶、蒜辣、蒜辣茶、对照7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比较它们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大蒜、蒜辣和辣椒组与对照组、松针组相比可显著提高产蛋率和饲料报酬(P<0.05或P<0.01),其中以辣椒组效果最好;松针粉、茶叶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和饲料报酬无显著效果(P>0.05);其余各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辣椒组与对照组相比还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P<0.05)。  相似文献   
92.
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中鸟类,可分为绿孔雀、蓝孔雀及白孔雀3种,而白孔雀实质是蓝孔雀的白化突变种.在我国,绿孔雀被列为国家1类保护动物,但驯化的蓝孔雀和白孔雀除其特殊的观赏价值之外,也可作为高档的美味佳肴.孔雀养殖业目前正在国内悄然兴起,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特种养殖项目.张家界特种禽类养殖中心于1999年底从广州引进了一批孔雀,为帮助其解决孵化问题,作者在2000~2001年就孔雀人工孵化相关技术进行了探讨,现将孔雀人工孵化技术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93.
李洪立  何云  申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21-11922
[目的]研究林下种植巴西铁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2004和2005年两次采集土壤样品,经过室内分析,研究琼中县百花岭林场种植巴西铁前后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区土壤多为石质中壤土。2005年较2004年土壤样本的有机质含量明显减少,速效钾含量变化不明显。0~20cm土层的pH值极显著降低,土壤的酸性极显著增强。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变化都不显著,pH值极显著降低。土壤样品的速效磷含量为痕量。0~2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明显比20~40cm土层的高,但速效钾和pH值的变化不大。[结论]林下种植巴西铁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H值有显著的影响,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减少,同时降低土壤pH值,增加土壤保肥性能。  相似文献   
94.
安徽省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整理和统计,安徽省观赏蕨类植物共30科64属109种,根据生态习性,可分为陆生、附生、石生、藤本观赏蕨类,它们可应用于园林绿化、盆景配置、切花配叶、盆栽观赏等方面,并对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保护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95.
综述了自20世纪20年代光敏色素被发现以来的研究概况及进展.主要包括(1)光敏色素作为主要光受体在调节从种子萌发到器官衰老的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2)光敏色素的5种不同基因型及基因同源性和主要的反应方式,尤其是光敏色素的主要分子基因PhyA和PhyB在反应方式上的区别;(3)从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阐述了光敏色素的生理功能,其中包括光敏色素对细胞生长的调节,光敏色素是如何通过调节光周期反应进而调节了生长和开花的,光敏色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以及光敏色素与植物激素协同作用于植物生长和育性等;(4)虽然迄今为止人们极少研究光敏色素和植物激素在苜蓿秋眠中的作用,但对此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6.
在四川省丹棱县退耕还林地,设置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AL)与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AH)2种林草模式,以台湾桤木自然模式(AN)为对照,研究土壤有机碳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随土层深度增加,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在下降幅度上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较缓慢,对照模式下降最快;3种模式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春季到冬季随季节变化均呈现“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夏季含量最高,秋季最低,但这种变化趋势在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下0~10和10~20 cm土层表现得并不明显;而3种模式各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则表现出与土壤有机碳季节动态相反的变化趋势,即“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夏季最低,秋季最高;2种林草模式与对照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大小顺序均表现为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模式>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对照模式;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台湾桤木+多花黑麦草模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24 ~ 1.55和1.16~ 1.30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是对照模式的1.50 ~2.95和1.23 ~1.80倍.  相似文献   
97.
以生根质量、生根率等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种类激素、激素浓度和激素处理时间对青灰叶下珠(Phyllanthus glaucus Wall.)扦插生根情况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不同插穗类型和不同扦插季节的生根差异.结果表明,激素处理时间对青灰叶下珠硬枝扦插生根质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激素种类次之,激素浓度的影响最小,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为IBA+NAA(1:1)、600 mg/L、10 s.不同规格插穗硬枝扦插结果表明,直径在3~5 mm的插穗生根质量最高,生根率最高、平均根长最长,平均根数最多.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十分有利于青灰叶下珠生根,其生根质量、生根率、平均根数和平均根长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所以夏季是最适合青灰叶下珠扦插的季节.  相似文献   
98.
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脂质代谢、抗氧化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苜蓿皂苷对断奶仔猪脂质代谢、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性能指标的影响。根据品种、胎次、日龄、体重尽量一致的原则,选择健康无病、体重9.2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8头(阉公猪和小母猪各半),试验采用4处理3重复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对照组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5%(试验Ⅰ组)、0.50%(试验Ⅱ组)和1.00%(试验Ⅲ组)的苜蓿皂苷。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显著降低了血清中甘油三酯的含量,其中试验Ⅲ组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但对肝脏中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极显著(P<0.01)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显著(P<0.05)提高了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变化规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反;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显著(P<0.05)降低了肝脏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了肌肉中胆固醇含量。2)随着饲粮中苜蓿皂苷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断增强,其中试验Ⅱ、Ⅲ组的活性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苜蓿皂苷也降低了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3)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血清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依次提高,但差异不显著;试验组IgG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而IgA和IgM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在饲粮中添加苜蓿皂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综合结果表明,在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苜蓿皂苷有利于降低血清、肝脏和肌肉中的胆固醇含量,调节仔猪的血脂代谢,并能提高仔猪的抗氧化性能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9.
轻量级深度学习模型常被部署于移动端或物联网端,以实现算力资源受限条件下马铃薯病害的识别。但轻量级模型网络层数较少,模型特征提取能力有限,无法实现相似表型特征的精确提取。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轻量级残差网络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融合迁移学习和知识蒸馏策略训练模型,在教师模型上使用迁移学习策略缩短教师模型的训练时间,并将ResNet18模型进行模型剪枝,使用降采样的方法提高模型识别准确率,最终在保证轻量化的前提下,实现对马铃薯叶片病害类别的精准识别。在马铃薯叶片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方法构建的轻量级模型的识别准确率相较于Resnet18提高1.55百分点,模型大小缩小49.18%;相较于目前农作物病害识别领域,常用的轻量级模型MobileNetV3在模型大小相近的情况下,识别准确率提高2.91百分点。该模型能够满足大部分实际应用下的场景,可为部署在物联网和移动端设备上的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茶叶病害的图像特征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模糊性,对茶叶的健康和群体造成威胁。目前缺乏相应的病害程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权重未能准确反映茶叶当前生长情况。OpenCV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工具,其图像边缘缺陷识别算法可以降低病害误判率,并具有良好的背景噪声处理效果。该研究利用OpenCV对茶叶病斑占比进行训练分析,得到定性评价结果。同时,通过专家对茶叶病斑大小、茶叶纹理、茶叶色泽和茶叶大小4个特征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定量评价,引入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后进行综合判断,建立茶叶病害的综合表达式。基于适宜评价权重,进一步判断不同因素对茶叶病害程度的影响。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结合OpenCV和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通过可靠和稳定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估茶叶病害程度,提供有关茶叶健康生长和质量保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