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66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34篇
  32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本文阐述了一些传统概念在林地持续经营理论中新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林地经营中数量与质量下降,肥力衰退,荒漠化与岩漠化,不合理种植与收获模式等非持续经营特征。指出了林地持续经营是可持续林业的核心,实现林地持续经营必须有新的观念与新的认识。提出了当前林地持续经营实践的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42.
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广泛调研与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及12种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43.
选取28日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36~39日龄中药组(Ⅲ、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猪康散",40日龄除阴性对照组(Ⅰ组)外均滴鼻接种PRRSV SCM株1.0mL。于40、45、50、55、60日龄每组选取4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IL-6、IFN-γ、TNF-α)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除0.5%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2含量与阴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外(P0.05),0.5%和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或0.05);除两中药组40日龄仔猪血清中IL-6含量差异不显著外(P0.05),1.0%中药组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0.5%中药组(P0.01或0.05)。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0.5%和1.0%质量分数的"猪康散"能明显提高人工感染PRRSV仔猪血清中IL-2、IL-6、IFN-γ、TNF-α的含量,从而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功能,达到抗PRRSV的能力。  相似文献   
44.
为了快速准确鉴别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铜锈环棱螺(B.aeruginosa)与角形环棱螺(B.angularia),本研究采用多种形态度量法,对梨形、铜锈与角形环棱螺的外部形态可量性状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三种环棱螺成体中,梨形环棱螺的体高和体宽均大于铜锈环棱螺和角形环棱螺,而铜锈环棱螺和角形环棱螺在体高上差异不大,但在体宽上角形环棱螺显著大于铜锈环棱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高达92.62%,这三个主成分主要反映躯体外部轮廓、体高和体宽,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75.06%,表明躯体外部轮廓是区分三种环棱螺类的主要依据。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角形环棱螺、梨形环棱螺、铜锈环棱螺判别函数的综合判别率高达99.3%。  相似文献   
45.
46.
如何提高动物性食品安全成为焦点问题。牧草和饲料资源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是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源头。文章在利用2001—2010年苜蓿草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全面分析苜蓿草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结构与问题基础上,深入剖析了苜蓿干草、苜蓿草粉和团粒产品供求矛盾、价格上涨及其未来趋势,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北方、西北地区苜蓿产业和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其风险。  相似文献   
47.
以长白山区野生膜荚黄芪根和叶为试材,参照TRIzoL说明书提取总RNA,采用SMART技术构建其全长cDNA文库,为分子水平上揭示膜荚黄芪次生代谢调控机制提供充足的基因资源。结果表明:原始文库滴度为4.8×105 cfu/mL,重组率接近99.1%,插入片段大于0.5kb,平均大小1.54kb。所构建的cDNA文库的库容量、克隆效率和全长率满足挖掘膜荚黄芪次生代谢相关基因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对云南热区4个番茄品种进行了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性评价和发病特点调查,同时评价了人工摘除病叶法对该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拉比品种抗病性优于其它3个品种,同一品种植株上各部位发病严重程度依次为下部>中部>上部。用20%噻菌铜SC 300倍液进行病害防治时,辅以人工摘除下部重病叶的措施可显著提高病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9.
<正>什么是好企业?美国《财富》杂志每年一度评出的世界500强似乎成为全球好企业的标志,其实"世界500强"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大",而不是"强"。因为,《财富》杂志在1955年首次以营业收入为核心指标排名时就宣称评出的是"最大的500家企业",后来,才将利润作为盈利强的标志。企业的大,可以以收入、资产规模来衡量;企业的强,以利润来衡量则有较大的局限。净利润是收入与运营成本费用、债务  相似文献   
50.
[目的]对南丹参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对适生性进行分析。[方法]通过收集中草药南丹参的分布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综合相关68项环境因子,分析南丹参在中国的分布信息。[结果]全国适合于南丹参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等地,其高适生区面积依次为湖南省(319.44 km2)、江西省(251.39 km2)、浙江省(122.92 km2)、福建省(62.5 km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显示,南丹参分布主要受到降水的影响。[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丹参的野生资源利用及其他南丹参相关研究提供了一定技术手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