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8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林业   408篇
农学   270篇
基础科学   292篇
  409篇
综合类   2105篇
农作物   212篇
水产渔业   277篇
畜牧兽医   1249篇
园艺   360篇
植物保护   16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35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180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2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1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本研究旨在探索水貂肠炎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其亚单位疫苗免疫效果。以免疫母貂所生仔貂为研究对象,采集21、30、45、60日龄仔貂血清,测定水貂病毒性肠炎母源抗体HI效价(MEV HI);选取25只47~52日龄健康水貂接种制备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免疫前后14 d采血测定MEV HI效价;免疫后14 d进行水貂肠炎病毒攻毒临床症状观察,并测定粪便HA效价;攻毒后14 d对濒死和存活水貂安乐死,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免疫母貂所产仔貂的MEV HI效价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日龄时较高,45日龄时少部分仔貂MEV HI效价<1:32,60日龄时大部分仔貂HI效价≤ 1:4;使用制备合格疫苗免疫后14 d对照组水貂的MEV HI效价均不高于1:4,免疫组MEV HI效价升高至1:64~1:512;攻毒保护试验表明,免疫组水貂100%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的攻击,水貂的精神、饮食、粪便等均未见异常,且攻毒后粪便HA效价为1:8~1:16;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MEV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能够很好地阻止病毒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复制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因此,免疫母貂所生仔貂21日龄时体内抗体效价最高,制备的疫苗免疫50日龄左右的水貂时能够突破母源抗体干扰并产生高水平的抗体,能够抵抗水貂肠炎病毒强毒株的攻击。  相似文献   
992.
图书馆的文化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文化机构。图书馆以其本身对文化的积淀,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从图书馆的文化积累功能、文化整合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四个方面阐述了图书馆的文化力。  相似文献   
993.
屠宰后胴体pH变化是衡量羊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羊肉胴体pH变化的特点以及可能影响肌肉pH变化的因素,诸如品种、饲料类型、饲养方式、环境温度、性别等;此外,还对造成羊肉pH变化的根源和肌肉内糖原代谢机制进行了相关阐述,以期望为通过糖原代谢通路来调控羊肉pH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4.
囟土白蚁(Odontotermes fontanellus Kemner)是严重危害安徽中小水库堤坝的主要蚁种.为了科学抽样,以幼年和成熟蚁群蚁中蚁后的体长与体积为指标,用DP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蚁后体长与体积之间成指数函数曲线关系,方程为:Y=0.074e0.068 4x(r=0.953 5);(2)蚁后体长与蚁巢体积之间成幂函数曲线关系,方程为:Y=5×10-5X5.521 6(r=0.855 0);(3)蚁后体长与工蚁数、兵蚁数、幼蚁数、整巢蚁数之间数量关系,有4条幂函数曲线,方程分别为:Y=0.001 3X4.812 6(r=0.904 9),Y=3×10-5X4.938 8(r=0.893 5),Y=0.384 4X3.268(r=0.709 0),Y=0.032 2X4.173(r=0.925 9);(4)蚁后体长与蚁巢深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幂函数,其方程为:Y=0.345 3X1.469 4(r=0.653 4).通过以上方程,可估计出该群体大小和蚁巢体积,为堤坝白蚁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二九选”系用系统选种法育成的中熟中籼糯稻品种,原名IR29选,该品种在1978—1984年进行的系统鉴定和品比试验中,丰产性和品质表现良好。据初步统计,1985年全省种植近10万亩,约占全省糯稻种植面积7%。河南、湖南和陕西等省的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也引进试种。1985年11月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996.
组学技术分析肉鸡胚胎发育过程中肝脏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旨在探讨肉鸡胚胎在发育中后期肝脏蛋白水平的变化。本试验选取120枚重量为(65±0.2)g的罗氏308肉鸡种蛋,分为14胚龄(E14)和出壳1日龄(H1)两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枚种蛋。孵化至E14胚龄和H1日龄时,采集肝脏组织样本,应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核心差异蛋白。结果显示,在E14和H1日龄之间共筛选出10个核心差异蛋白,主要促进脂肪酸降解(上调ACOX1、ACSL1、ACSL5、CPT1A和ECI2)和糖异生(上调ALDH3A2、FBP1、FBP2、GPI和PGM2,下调LDHB和ALDH9A1)。试验结果提示,胚胎发育的主要能量供给途径是脂肪酸降解,而不是糖酵解。此外,糖异生增多,促进糖原储存以应对出壳以及营养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997.
旨在探索兔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从而建立成熟稳定的兔PG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两种不同的体外分离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和3种不同的传代法(胰酶消化法、机械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探索第14~18天胎兔的PGCs体外分离传代的最佳方式,另将培养液分为A、B、C、D 4组,以D组为对照组,探究不同细胞因子浓度对兔PGCs形态变化及集落形成的影响。其次,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alkaline phosphatase staining,AKP)法对兔PGCs进行鉴定染色;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转录因子Oct-4的表达。结果表明,机械法分离得到的兔PGCs集落数量是酶消化法分离的2.2倍,而兔PGCs经不同的消化法传代发现,酶消化法、连同饲养层消化法、机械法在兔胚胎成纤维细胞(rabbit embryo fibroblast,REF)饲养层上分别成功传至P2、P2、P4代。B组PGCs培养液(基础液+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2 ng·mL-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4 ng·mL-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10 ng·mL-1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所获得的集落数量最多,具有较好的集落形态,保持未分化的时间较长。AKP染色结果显示,PGCs集落呈红黑色; RT-PCR结果显示,体外分离培养的兔PGCs表达转录因子Oct-4。结果显示,兔原代PGCs最适采用机械分离法和机械传代法进行体外分离传代,适宜浓度的细胞因子添加至兔PGCs培养液中有利于兔PGCs在体外保持较多的集落数量和较长时间的未分化状态。本研究通过筛选和优化兔PGCs体外培养方法,为进一步建立稳定成熟兔PGCs细胞系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以6个不育系作母本和7个恢复系作父本交叉配组的42个组合为材料,系统观测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生育期,分析了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如何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安徽霍山三种石斛总生物碱的测定及其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研究了用溴甲酚绿测定石斛碱的条件和方法,并用该法对安徽省霍山县产的三种石斛不同生长期的不同部位中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霍山石斛、铜皮石斛和铁皮石斛茎部总生物碱含量分别为0.0291%、0.0280%和0.0240%。霍山石斛总生物碱含量1年茎<2年茎<3年茎>4年茎,宜3年采收;铁皮石斛1年茎<2年茎<3年茎<4年茎,宜4年采收;铜皮石斛3年茎与4年茎含量差异不显著,也宜3年采收。3种石斛总生物碱含量均为叶>茎≈根,建议重新考查根、叶的药用价值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00.
竹舟 5号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系和安徽省种子总公司共同选育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笔者对竹舟 5号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进行了总结 ,对其生长过程中的特征特性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 ,进而提出了竹舟 5号高产、稳产的栽培技术 ,为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