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22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161篇
基础科学   37篇
  92篇
综合类   676篇
农作物   195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23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甘蓝新品种秦甘70的选育及其抗病优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甘 70是利用具有抗病优质和配合力高的两个自交不亲和系 HS2 10 3- 6 - 9和 FT6 32 8- 1- 5配育成的杂交一代 ,为中早熟甘蓝新品种 ,定植到叶球收获 70 d左右。植株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中心柱 6 .5 cm,紧实度0 .5 7,帮叶比 2 6 .5 % ;叶质脆甜 ,富含营养物质 ,鲜重含粗蛋白 11.81g/ kg,粗纤维 4 .113g/ kg,可溶糖 32 .5 g/ kg,VB1 2 .118g/ kg;抗 Tu MV,Br和 CMV3种病害 ;产量 6 4 32 0 .0 kg/ hm2 ,比对照中甘八号增产 15 .1%。  相似文献   
92.
两系杂交稻稻曲病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控制日益严重的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危害,分别对不同杂交组合按新分级标准系统调查田间病情,并进行多种田间小区药剂试验和综防示范,探讨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组合的抗性密切相关,稻曲病的田间发生用逻辑斯蒂曲线模型拟合,防治稻曲病的药剂以瘟曲克星的防效最好,防治适期足水稻孕穗未期至破口期。对感病绘经剂防治药两次比施药一次效果好;以推广抗病 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切实行可行,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3.
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冬小麦的抗旱性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选取9个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材料,在水旱两种条件下测定了各最佳测定时期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切叶失水率、叶绿素含量及a/b比值等抗旱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了抗旱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4.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提供用中国南瓜改良印度南瓜的理论依据,选用印度南瓜的3个栽培品种与中国南瓜的4个栽培品种进行人工杂交,观察其杂交亲和性表现。结果表明:印度南瓜P6,P7等品种与中国南瓜P2,P3,P4,P5等品种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印度南瓜P1与中国南瓜P4,P5间存在杂交不亲和性,而与P2,P3间不存在杂交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95.
水丰水库大银鱼的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报道了1998-2000年间对水丰水库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繁殖生物学的调查研究结果,内容包括性成熟规格,生殖腺发育,副性征、繁殖力(个体繁殖力、相对繁殖力、群体繁殖速度、人工采卵量、成熟卵巢卵子组成及卵子的大小和质量),群体结构(体长体重频率分布、性比组成、日龄结构和生态年龄),产卵习性,胚胎发育。最后,讨论了其产卵类型,认为水丰水库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和分批产卵的混合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96.
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呼吸商 (RQ)分别为 (0 .798± 0 .0 5 2 )和 (0 .84 6± 0 .0 39) .意蜂工蜂蛹期单位体重耗氧量和 CO2 释放量明显高于中蜂 ,3日龄后两者都随蛹期日龄增长而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97.
不同品系小鼠精子冷冻及冻融精子体外受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小鼠精子冷冻、冻融精子体外受精的方法,进行小鼠保种、引种、生物净化及品系标准化的可行性研究,并初步探究小鼠精子冷冻的影响因素。实验选用同一年龄5种不同品系小鼠分别进行精子冷冻、复苏,并比较各品系冷冻效果及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IVF)率。结果显示,冷冻后各品系小鼠精子复苏存活率约在15%~50%之间;冻融小鼠精子体外受精结果随遗传背景的不同差异显著,受精率分别为:KM小鼠68.4%、ICR小鼠30.3%、DBA/2J小鼠47.2%、C57BL/6J小鼠6.8%、BALB/cA小鼠25%。冻融精子IVF得到的胚胎可以耐受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98.
对 5岁林芝牦牛 2 0头公牛和 2 5头母牛背、腹部毛绒纤维的物理特性及其超微结构进行了测定与观察。结果表明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直长度分别为 8.82± 3.40、2 3 .2 3± 8.2 0、5 .6 2± 1.19、18.95± 4.84cm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直长度为 4.74± 0 .72c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细度分别为 5 2 .99± 10 .72、73.32± 7.2 0、5 4.6 3± 10 .0 2、6 5 .96± 6 78μm ,母牛腹部绒毛的细度为 17.35± 2 .2 2 μm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强度分别为 41.16± 9 32、38.82± 3 .2 8、31 19± 7.87、33 .88± 5 .84g ,母牛腹部绒毛的强度为 15 .2 8± 2 .96g ;公、母牛背、腹部粗毛的伸度分别为 41.84%、46 73%、41.2 1%、45 .76 % ,母牛腹部绒毛的伸度为 43 .91%。林芝牦牛粗毛和绒毛的鳞片排列形态均为覆瓦状形  相似文献   
99.
 对大麦突变品系 2 98113的白化颖壳和旗叶紫耳 2个色变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化颖壳性状和旗叶紫耳性状都属细胞核遗传 ,前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后者是由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而且两者是独立遗传的。此外 ,试验中还发现分离群体中所有白壳植株的叶鞘基部都为白色 ,绿壳植株的叶鞘基部均为淡绿色 ,未出现重组类型。由此推知 ,白色叶鞘基部性状可能是白化颖壳基因一因多效的表现 ,也可能这 2个性状是紧密连锁的。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臭氧的性质及作用 ,产生臭氧的方法等介绍 ,提出臭氧作为一种化学灭菌剂 ,在纯化水的消毒方法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