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62篇
  免费   1456篇
  国内免费   2037篇
林业   1738篇
农学   1603篇
基础科学   879篇
  1971篇
综合类   10890篇
农作物   1800篇
水产渔业   1005篇
畜牧兽医   3116篇
园艺   1651篇
植物保护   802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32篇
  2022年   875篇
  2021年   904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808篇
  2018年   632篇
  2017年   951篇
  2016年   651篇
  2015年   948篇
  2014年   1050篇
  2013年   1363篇
  2012年   1830篇
  2011年   1862篇
  2010年   1738篇
  2009年   1572篇
  2008年   1569篇
  2007年   1459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925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579篇
  2002年   858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49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3 毫秒
991.
解磷真菌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哲  杨洪一  李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87-11288,11296
磷是植物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元素之一。尽管绝大多数土壤中含有着丰富的磷元素,但因土壤中所含的磷元素易被固定且易形成沉淀,因此土壤中实际能被植物体利用的磷元素很少。目前多采用人工施用磷肥的方法。这是一种较快速的解决植物缺磷的手段,但长期施用会造成土壤污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近年研究表明,解磷微生物可以将土壤中难以被植物利用的无效磷转化为可被植物利用的有效磷,而解磷微生物中的解磷真菌的解磷能力高于解磷细菌和放线菌。笔者对解磷真菌的解磷机制、解磷能力、对植物的影响以及生态学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2.
对芦溪岭林场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建设、发展、改革中,林场存在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经营管理机制不活、发展环境脆弱等问题。由此提出,林场必须大力培育森林资源,以人为本强化内部管理体制,协调各方关系创造良好的周边发展环境等对策,从而实现对林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楠木是我国传统的珍贵树种,通常指樟科楠属(Phoebe)和润楠属(Machilus)植物。广东省具有丰富的润楠属树木资源,但已利用的种类极少。根据野外调查和文献资料记录,在广东省共发现润楠属植物23种,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文章介绍了润楠属植物在广东省作为商品和科研种质资源的人工栽培情况,并对其保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4.
绥化北部玉米主栽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绥化北部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并确定合理的栽培方式,以生产上表现较好的25个玉米品种为试材,筛选并研究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结果表明:2011年对25个供试玉米品种进行鉴定,主要选择指标为熟期、抗病及抗倒伏性。筛选出10个同熟期、熟期适中(活动积温在2 300℃左右)、抗性较好的玉米品种,即东农254、绿单1号、绥玉7号、绿单2号、丰单3号、丰单4号、绥玉19、兴垦5号、龙单59和绥玉22。2012年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品种产量试验。密度小于6.00万株·hm-2时,东农254产量最高(11 840kg·hm-2),其次为绿单2号,并对这两个品种进一步进行密度和栽培方式试验,东农254最适栽培密度为6.00万株·hm-2,绿单2号最适栽培密度为6.75万株·hm-2,二者都不适合高密度栽培。二比空栽培方式、大垄双行栽培方式与常规清种栽培方式均具有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早熟增产的作用,尤其大垄双行栽培方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5.
德保苏铁Cycas debaoensis为中国特有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2年由广西德保引种至桂林植物园。对德保苏铁繁殖特性、生长习性、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产于南亚热带石灰岩土壤条件下的德保苏铁在中亚热带酸性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开花结实,抗寒性较强。在引种地,成龄植株萌叶期为5-7月,花期5-6月,果熟期11月中旬至下旬。德保苏铁茎干生长缓慢,株高平均增长1.90 cm.a^-1,地径平均增长2.14 cm.a^-1。德保苏铁种子具后熟休眠特性,种子储藏方式以常温湿砂储藏较好,种子萌发率为80%左右。  相似文献   
996.
报道了利用碱液皂化法进行家具用马尾松板材的脱脂工艺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板材厚度、NaOH浓度、压力、处理时间等工艺因素对马尾松板材含脂率、脱脂率、质量损失率和白度的影响.试验表明:利用碱液皂化法对马尾松板材进行脱脂,脱脂率高,板材材色均匀美观,符合制作中高档实木家具要求.最佳的脱脂工艺参数为:板材类型为生材厚度20 mm,NaOH浓度为0.8%,压力为-0.08 MPa(30 min)至0.6 MPa,处理时间为6h,脱脂率达67%.  相似文献   
997.
以3株6年生浙江桂幼龄材为试材,研究了其生物量、材积、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生长轮的宽度、纤维长度、宽度、微纤丝角和结晶度的径向变异规律。结果表明,浙江桂幼龄材单株平均总生物量27.93 kg,平均材积0.0124 m3,生长轮平均宽度9.15 mm(3.12~10.57 mm),基本密度为0.414 g/ cm3,除髓心外其余各生长轮宽度和密度无明显差异,反映浙江桂生长较为稳定;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综合性能中上等;纤维长度为830.6μm(581~1043μm),纤维宽度为23.6μm(21~24μm),结晶度为38.46%~58.43%,微纤丝角为13.6°~24.6°;纤维长度、宽度和结晶度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微纤丝角自髓心向外逐渐减小,结晶度与纤维长度、宽度间相关性极显著。  相似文献   
998.
白千层油生化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连续2 a以上未经砍伐的243株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白千层枝叶进行精油含量和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澳洲白千层油有4-松油醇型、1,8-桉叶素型和4-松油醇-1,8-桉叶素混合型3种生化类型,同时也得到了白千层初选优株的依据.其中4-松油醇型初选依据为:小于1 cm的枝叶含油率大于1.60%,精油中4-松油醇含量大于38.8%,1,8-桉叶素含量小于3.0%;1,8-按叶素型初选依据为:小于1 cm的枝叶含油率大于2.60%,精油中1,8-桉叶素含量大于66.6%.  相似文献   
999.
基于WF的杉木人工林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湖南攸县黄丰桥国有林场为试验区,以杉木人工林为试验对象,测定林木胸径、树高、冠幅等测树因子及林木位置信息。利用WF技术,在定义林分生长模型、林分结构分析与林分疏伐模型等5种活动的基础上,利用人机交互方式,以图形形式建立了林分生长、林分结构与林分疏伐间交互的可视化工作流模型,实现了林分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采用GDI+绘图技术与MOGRE渲染引擎技术,实现了林分结构、林分2维状态与林分3维场景的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林分生长、林分结构与林分疏伐间的交互关系得到了直观的可视化模拟,此方法面向经营者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林分疏伐前后的林分结构、2维状态与3维场景得到了形象与逼真的模拟。应用交互式疏伐可视化模拟技术,可实现林分疏伐过程、效果以及林分未来状态的可视化模拟,实现对林分疏伐的实时监管,提高林分疏伐数字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陕北土壤中芽胞杆菌的种类及其多样性,将采集于陕北5个地点的土壤样品利用温度筛选法、稀释平板计数法进行芽胞杆菌分离,用16S rDNA基因测序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从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31株芽胞杆菌,共19种芽胞杆菌,其中部分菌株为国内少见报道的菌株。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的菌株基本上和模式菌株亲缘关系较近,在种的系统发育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各菌株间序列差异较小。对土壤样品中芽胞杆菌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芽胞杆菌含量差异明显,表现为采自洛川毛主席故居土壤样品>采自黄陵黄帝陵墓土壤样品>采自宜川壶口瀑布土壤样品>采自富县石泓寺土壤样品>采自宝塔山宝塔下土壤样品,每个土壤样品中同种芽胞杆菌的含量差异也较明显,每个采集地点都含有特有的芽胞杆菌,说明陕北土壤中芽胞杆菌较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