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3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447篇
林业   203篇
农学   240篇
基础科学   168篇
  440篇
综合类   1988篇
农作物   255篇
水产渔业   196篇
畜牧兽医   792篇
园艺   278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为研究双顺反子DNA疫苗对禽流感病毒(AIV)的保护作用,将H5和H7亚型AIV的HA基因克隆到同一表达栽体上,构建了双顺反子HA基因表达质粒pCI—H5HA—H7HA。以此质粒肌注免疫4周龄SPF鸡,首次免疫后3周加强免疫,同时设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周采血用微量血凝抑制法检测HI抗体。加强免疫后3周分别以100LD50的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PAIV)A/Goose/Guangdong/1/96(H5N1)和A/FPv/Rostock/34〈(H7N1)进行致死性攻击。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均可刺激鸡体产生H5、H7特异性抗体,pCI—H5HA—H7HA诱导产生的抗体对H5N1和H7N1的攻毒保护分别为50%和10%,而pCI—H5HA和pCI—H7HA联合免疫的攻毒保护均为70%。表明双顺反子质粒可诱导鸡产生较好或一定的保护,但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推测与DNA的摄取及其体内表达有关,可望通过调整DNA疫苗的多种因素提高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2.
大熊猫犬冠状病毒部分S基因的克隆与全S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某动物园死亡的大熊猫肝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鉴定为犬冠状病毒(命名为CCV DXMV)。本实验根据CCV K378和CCV Insavc-1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普通PCR引物SF1-SR1和SF2-SR2,以及半套式引物SF3-SR3、SR13、SF13、SF4-SR4和SF14,分段扩增了CCVDXMV株部分S基因,得到了368bp、792bp、737bp、1178bp和985bp5个基因片段。将纯化的RCR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通过筛选和鉴定,获得了5个阳性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送生物公司测序,将测得的基因序列与先前测定的该株病毒部分S基因序列,拼接成全S基因序列,并与其它株CCV及TGEV HN2002和FIPV79—1146株的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该株病毒与CCV K378株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9.4%;而与CCV 23/03株的同源性最低,为56.9%;与FIPV和TGEV分别有90.4%和82.1%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3.
重组Gallinacin-3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防御素是昆虫、植物和动物体内抗感染及激发特异性抗感染免疫的重要抗菌肽。Gallinacin-3(gal-3)可能是鸡体内最重要的β-防御素,但它的功能还未得到研究证实。本试验从鸡黏膜表皮组织中克隆了gal-3编码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gal-3与谷胱甘肽转硫酶(GST)融合蛋白。经IPTG诱导后,融合蛋白的产量占细菌总蛋白的33.6%左右,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用亲合层析技术从大肠杆菌裂解液中纯化出可溶性重组蛋白,并用酶切除目标蛋白的融合伴侣。抑菌试验发现,重组gal-3-GST融合蛋白在未去除融合伴侣时,就与游离的gal-3有着相同的抑菌活性,对沙门氏肠炎杆菌和志贺氏痢疾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在20μg/mL(相当于约4μg/mL纯gal-3)左右,与其他物种β-防御素的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94.
紫花苜蓿品种在河北低平原区的引进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河北低平原区对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三年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保定苜蓿鲜草产量最高,其次是中苜1号、WL323ML;中苜1号干草产量最高,其次是WL323ML、保定苜蓿;WL323ML粗蛋白质产量最高,其次是顶点、中苜1号。保定苜蓿、中苜1号株高、鲜干比、茎叶比明显较低。保定苜蓿、中苜1号抗涝性较强,但抗倒性较差。各品种抗寒性、抗旱性均较强,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WL323ML表现最优,宜作为河北低平原区进行推广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95.
地面高光谱和低空遥感监测小麦白粉病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手持式高光谱仪和基于数字技术的低空遥感系统,对不同严重度小麦白粉病冠层光谱反射率进行了测定,同时调查病情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地面平台光谱反射率与病情指数及低空遥感平台反射率与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相关性。结果表明,地面光谱测量冠层光谱反射率和低空遥感数字图像反射率与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在灌浆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就地面测量结果而言,近红外波段的相关性高于绿光波段,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54;低空遥感数字图像红、绿、蓝三波段中,相关性依次降低,相关系数分别为0.79、0.75和0.62;而且低空遥感图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也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蓝、红、绿波段,相关系数依次为0.70、0.68和0.54。这表明利用遥感非破坏性监测小麦白粉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于小麦白粉病发生面积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砀山酥梨不同发育时期套袋对石细胞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发育时期套袋处理的砀山酥梨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含量、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及果实品质等。结果表明, 套袋后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 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单果质量及果实内石细胞含量等均低于对照; 果实内石细胞团的分布密度在幼果期较高,随着果实发育膨大密度渐低, 接近成熟前两个月左右趋于稳定, 石细胞团的纵径、横径是随着果实发育先增大后减小, 而后又稍有增大, 果实石细胞含量也是先增加后减少, 在盛花后49 d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套袋的果实内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 其活性变化是在果实发育初期较高, 盛花后63~77 d处于低水平, 且缓慢下降, 这与果实内石细胞最终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7.
甜橙染色的现实意义 柑橘染色的目的是增加甜橙(主要是脐橙)果实的红色色泽与着色均匀度,提高果实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8.
以6个苹果品种为试材,进行苹果的有效负载面积与产量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有效负载面积(EBS)越大,产量相应越高.不同纬度对不同品种的EBS和产量的影响不同.土壤中砾石含量对EBS和产量都有影响,但品种和砧木不同,EBS的减少率不同.不同品种对砾石的耐受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99.
鸡β-防御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复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β-防御素(gallinacin-3,Gal3)是鸡体内重要的防御因子,本试验研究了鸡Gal3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规律,并探索了重组蛋白质的复性工艺.结果表明,加入诱导剂后1h,开始有可检出量的重组蛋白质表达,2h的表达水平已接近最大量;化学诱导剂IPTG 0.2~1.2mol/L对重组蛋白的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经Lablmage软件分析,融合蛋白的产量可达菌体总蛋白的35%以上,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将所获包涵体用8mol/L尿素溶解后,分步稀释于含有氧化型谷胱甘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复性系统中,重组蛋白得到完全复性.12mg/L复性的重组鸡Gal3能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24mg/L能抑制肠致病型大肠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0.
从中国鲎血细胞RT-PCR扩增抗菌肽tachyplesins基因,经改造构建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pET-KRN、pPIC9-KRY,并分别在大肠杆菌DE3和毕赤酵母GSll5中诱导表达.用Tris-Tricine SDS-PAGE检测并进一步电洗脱纯化表达产物,经体外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表达产物KR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伤寒沙门菌的抑菌环为25、22、25、16mm;MIC值为3.57、7.14、3.57、14.28mg/L.表达产物KRY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伤寒沙门菌和李氏杆菌的抑菌环为26、22、25、18、16mm;MIC值为1.57、3.14、1.57、6.28、6.28mg/L,对水霉的抑菌效果尤其显著,抑菌环达3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