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12篇
  免费   948篇
  国内免费   1684篇
林业   2182篇
农学   2477篇
基础科学   1328篇
  2594篇
综合类   5830篇
农作物   982篇
水产渔业   794篇
畜牧兽医   2323篇
园艺   766篇
植物保护   106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512篇
  2021年   727篇
  2020年   679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494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860篇
  2014年   820篇
  2013年   983篇
  2012年   1257篇
  2011年   1239篇
  2010年   1146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078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888篇
  2005年   775篇
  2004年   396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407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281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19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72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植物生长物质的使用与绿色果品生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人们对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种偏见,阐述了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重要区别,提出了植物激素对人体无毒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运用于大多数绿色果品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剪叶对茭白肉质茎膨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个单季茭和 1个双季茭茭白品种为试材 ,在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进行不同程度的剪叶处理 ,结果表明 :各处理在开始膨大后最初几天内干、鲜质量差异不明显 ;剪去叶片对肉质茎膨大影响不大 ,但切除叶鞘后 ,肉质茎膨大初期以后的干、鲜质量显著下降 ;整株剪叶比单茎剪叶处理对肉质茎膨大的影响大 ,剪去叶片与切除叶鞘、叶片表现相似。由此认为 ,茭白肉质茎膨大所需养分主要依靠短缩茎和叶鞘在肉质茎膨大前的积累 ,肉质茎膨大过程中植株茎蘖间存在养分交流 ,品种间在膨大速率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3.
七种与小麦近缘的野生植物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7种与小麦近缘的多年生野生植物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费尔干偃麦草E. ferganens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nshanica、竖立鹅观草Roegneria japonensis、鹅观草R. kamoji和R. tsukushiensis对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抗性的生化机制.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rm)与叶片游离脯氨酸和蛋氨酸含量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其逐步回归方程为:rm=-0.0198 0.1930X脯氨酸** 0.3350X蛋氨酸* ;总酚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无显著相关关系;丁布含量与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41**,p<0.01).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蛋氨酸及高含量的丁布是小麦近缘多年生野生物种抗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104.
印楝杀虫剂防治蝗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杀虫剂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生物农药之一,在环境中无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黄脊竹蝗(Cerao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oris nigricornis)、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血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和泣黑背蝗(Eyprepocnermis plorclnS)等多种蝗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并具有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是防治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05.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 fosinopril, captopril and angiotensin II AT1 antagonists, valsartan on tissue factor (TF) expression on monocyte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METHODS: Mononuclear leukocytes from normal delivered female umbilical veins were incubated with bacterial LPS i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different ACE inhibitors .At the end of incubation, the cells were disrupted by 3 freeze-thaw cycles. TF procoagulant activity was assessed by a one-stage clotting assay. RT-PCR was used to check TF mRNA expression, and GAPDH mRNA was used for parallel assa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F mRNA induced by LPS was inhibited by fosinopril, captopril and valsartan, respectively, and the procoagualant activity of monocytes was also reduced.  相似文献   
106.
本文研究了三肽囊素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墟岗黄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模型的影响。180只一日龄墟岗黄母鸡随机分成对照组,三肽囊素组,三肽囊素 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组四个组,三肽囊素组和环磷酰胺 三肽囊素组每只鸡肌注0.01mg/kg剂量的三肽囊素;环磷酰胺组和环磷酰胺 三肽囊素组每只鸡肌注40mg/kg剂量的环磷酰胺,对照组鸡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表明,14日龄和35日龄时各试验组鸡的红细胞总数没有显著差异,而在56日龄时,环磷酰胺组显著低于其它三组(P<0.05);从14日龄开始,环磷酰胺纽的RBC-C3bR花环率显著低于其它三组,而环磷酰胺组的RBC-IC花环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组,并持续到实验结束。结果提示,三肽囊素可阻断由环磷酰胺诱导的鸡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7.
家鸡Leptin成熟肽cDNA的克隆、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 18周龄鸡卵巢组织中抽提总 RNA,使用六聚体随机引物反转录后 ,用鸡 L eptin(瘦素 )特异性引物扩增出鸡L eptin编码区第 5 2~ 4 6 0 bp的长度为 4 0 9bp的 c DNA片段。根据鸡 L eptin的 3′端第 4 6 0~ 4 92 bp序列设计了 3条部分相互重叠并且顺序串联延伸的下游反义引物 ,并在最后 1条引物 3′端连接上 Eco R 切点 ;在以上用于反转录扩增的 5′端引物的 5′端连接一 Bam H 切点。用该 5′端引物分别与 3个 3′端引物配对 ,利用反转录扩增出的 4 0 9bp的L eptin c DNA片段作为第 1模板进行扩增 ,扩增产物再作为模板与下一引物对再次扩增。经 3次扩增得到编码鸡 L ep-tin成熟肽的全长 4 5 1bp的 c DNA序列。将该 4 5 1bp的 L eptin c DNA序列经 Bam H 和 Eco R 双酶切后 ,克隆入表达质粒 p RSET A的 Bam H 和 Eco R 两酶切位点之间 ,构建成表达质粒 p L ep- SCAU。转化有重组表达质粒 p L ep-SCAU的大肠杆菌 BL 2 1(DE3)在 L B培养基中培养后 ,经 IPTG诱导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2 0 10 0的鸡 L eptin融合蛋白和少量 4 0 2 0 0的 L eptin融合蛋白。L eptin融合蛋白的表达在 IPTG浓度为 0 .0 5 mmol/ L 时达到最高 ,占总菌体蛋白的 32 .6 %。用 Ni- NTA凝胶从 7L 发酵培养菌裂解液中纯化出 180 m g左右  相似文献   
108.
柯楠 《畜牧市场》2005,(8):152-154
通过对重庆近郊的沙坪坝区、北碚区、九龙坡区、永川市、璧山县、铜梁县的7个养鸭场病死鸭的病原分离,分离到三株细菌,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动物回归实验,确诊为鸭里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高度敏感。在临床上交替使用这些药物,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将分离菌制成灭活苗免疫1周龄的健康鸭,20日龄时用分离菌进行攻毒,平均保护率达83.3%。  相似文献   
109.
野外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一只野外放归亚成体大熊猫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与其圈养双胞胎兄弟的肠道菌群进行了比较。从放归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17种肠道菌,优势菌群为肠杆菌、肠球菌和乳杆菌。与圈养大熊猫相比,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中优势菌群的种类未发生改变,但是肠球菌数量增加,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减少。研究发现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中的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有较大波动,乳杆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而圈养大熊猫三种优势菌的数量随季节变化波动都不大。  相似文献   
110.
选择9头母牛先行人工授精、7天后再移植冷冻胚胎以生产双犊。试验结果表明,母牛产双犊达44.44%(P<0.01)。提示:采用A(I人工授精)+ET(胚胎移植)是提高母牛双犊率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