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36篇
林业   258篇
农学   134篇
基础科学   119篇
  298篇
综合类   1439篇
农作物   180篇
水产渔业   164篇
畜牧兽医   580篇
园艺   190篇
植物保护   19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7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所用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市场价格,以及饲料配方设计的要求和饲养经验,设计了饲料配制方案的表格,利用Excel 2007提供的规划求解、公式计算等强大功能,不需建立数学模型,将有关的参数添于表格中就可以直接规划求解饲料配方。  相似文献   
992.
近50年黄土高原风蚀区风速的区域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影响着地面热量平衡和水循环,也是土壤风蚀的主要动力。选取黄土高原风蚀区12个代表站1957—2009年的风速资料,采用距平累积、Mann—Kendall等分析方法,研究了12个站点的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变化特征以及起沙日(DTS)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风蚀地区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固原、盐池县年平均风速最大,东部地区河曲县风速最小,固原、横山和绥德地区的年均起沙日最多。靖远、银川和绥德的年平均风速呈现显著增大趋势,其余站点年平均风速都呈现降低趋势。年最大风速均呈现减小趋势。日最大风速的极大值出现在4—5月,5月份起沙日出现次数最多,由于该时段春耕扰动地表,而且植被萌发前地表覆盖较小,故容易产生风蚀。  相似文献   
993.
明渠运行前馈控制改进蓄量补偿算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现有蓄量补偿前馈控制算法存在灵活适应性不足、前馈控制时间误差偏大、试算求解较为繁琐等问题,提出了改进蓄量补偿法。改进算法采用前馈控制时间可变的蓄量补偿方式,可适应各种运行约束务件要求,采用的流量过程也更为灵活。研究了前馈控制时间的合理取值范围,指出了现有计算方法误差偏大的原因和适用条件。推导了多渠池多需求工况下的...  相似文献   
994.
以塔里木盆地南缘策勒绿洲为例,重点探讨了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2008年9月对策勒绿洲范围内农田表层土壤粒度测定数据,首先通过土壤粒径分布体积分形维数分析,表明绿洲农田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显著,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假设,认为农田利用年限及空间位置的不同是土壤粒径分布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其次利用排序方法对影响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分维值结果进行相互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差异性方面,利用年限为主导因素,其相对贡献率达67%。因此,保证农田长期合理的耕作管理方式将有助于土壤粒径分布属性的稳定及改善。  相似文献   
995.
披碱草属8种野生牧草居群穗部形态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14项穗部性状对披碱草属8种(Elymus spp.)101个野生牧草居群的形态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自同一地区不同种的各居群之间以及采自不同地区同一种的各居群之间表现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8个披碱草属牧草种间存在差异,14项穗部性状中,肥披碱草(E.excelsus)有9个性状(穗长、穗宽、小穗长、小穗宽、小穗数、每穗轴小花数、第一外稃芒长、第一颖长、主穗轴第一节间长)均为最大值;黑紫披碱草(E.atratus)的穗宽、第一外稃长、第一颖芒长3个性状均为最小值;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第一颖芒长>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第一颖长>主穗轴第一节间长>第一颖宽>第一外稃芒长>穗宽>小穗数>每穗轴小花数>小穗宽>穗长>小穗长>第一外稃长>第一内稃长。8个披碱草属牧草居群总遗传多样性指数为垂穗披碱草(E.nutans)>老芒麦(E.sibiricus)=披碱草(E.dahuricus)>麦薲草(E.tangutorum)>肥披碱草>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短芒披碱草(E.breviaristatus)>黑紫披碱草;居群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披碱草>黑紫披碱草>短芒披碱草>圆柱披碱草>麦薲草;表型分化系数为麦薲草>圆柱披碱草>垂穗披碱草>披碱草>老芒麦>肥披碱草>短芒披碱草>黑紫披碱草;8个披碱草属牧草的多样性是由居群内和居群间多样性共同引起的,不同物种其多样性二者所占的比例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996.
安秦F_1代、和秦F_1代与秦川牛生长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探讨安秦F1代与和秦F1代与秦川牛的生长发育情况。[方法]选择安秦、和秦、秦川公牛各10头作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测定6、12、18、24月龄的空腹体重、体长、体高、胸围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6~24月龄的安秦F1代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均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和...  相似文献   
997.
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设计研究了4种不同稀释液对塞北兔精液保存效果的影响.选取同质精液,随机等分为12份,分别用稀释液1、2、3、4按1:1的比例进行稀释.结果表明:稀释液2,即葡萄糖-柠檬酸钠液较其它3种稀释液能明显提高精子的存活时间及生存指数(P<0.01),3、4两种稀释液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而稀释液1...  相似文献   
998.
PRRSV ORF6及IL-18基因重组真核质粒试验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本实验室构建的重组质粒接种PRRSV的自然宿主断奶仔猪,分析其诱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免疫组在首免后14d开始产生特异性抗体,且其产生抗体水平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但pEGFP-ORF6和pEGFP-IL18-ORF6两组之间产生抗体差异不显著(P〉0.05)。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只有pEGFP-ORF6在首免后42d有低水平的中和抗体产生。细胞免疫检测结果表明,pEGFP-IL18-ORF6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IFN-γ和IL-2的分泌的能力显著高于pEGFP-ORF6和pEGFP-IL18(P〈0.05),表明IL-18有效地发挥了分子其佐剂的效用,能增强细胞免疫应答并介导较好的Th1类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9.
研究葡萄糖和谷氨酰胺两种重要营养物质对BHK-21细胞凋亡的影响,在BHK-21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和谷氨酰胺,每隔24 h取样细胞计数,活性分析和细胞凋亡率的测定.结果发现,当葡萄糖浓度降至0 mmol/L~4 mmol/L,谷氨酰胺浓度降至0 mmol/L~1 mmol/L时,细胞生长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为评价兔出血症病毒(RHDV)VP60基因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情况,本研究构建了RHDV VP60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VP60,并将其免疫小鼠。利用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抗体和小鼠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MTT法和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抗体水平在免疫后5周~6周达到峰值,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血清中IFN-γ、IL-2、IL-4因子水平随免疫时间延长而升高,并且能够维持较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CD4+T淋巴细胞数量免疫后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检测指标显示重组质粒免疫组和灭活苗免疫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pcDNA-VP60重组质粒可以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研制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候选DNA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