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83篇
  免费   1873篇
  国内免费   2534篇
林业   2413篇
农学   2136篇
基础科学   1250篇
  2926篇
综合类   14249篇
农作物   2059篇
水产渔业   1303篇
畜牧兽医   4454篇
园艺   2082篇
植物保护   131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85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1227篇
  2020年   1227篇
  2019年   1156篇
  2018年   850篇
  2017年   1357篇
  2016年   955篇
  2015年   1405篇
  2014年   1514篇
  2013年   1847篇
  2012年   2492篇
  2011年   2484篇
  2010年   2384篇
  2009年   2117篇
  2008年   2169篇
  2007年   1997篇
  2006年   1618篇
  2005年   1333篇
  2004年   823篇
  2003年   580篇
  2002年   780篇
  2001年   618篇
  2000年   547篇
  1999年   25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8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通过林间定期周年跟踪观察研究,编制出了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生命表,并对影响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的关键阶段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华山松木蠢象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初步对华山松木蠹象种群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2.
马尾松天然林、杉木人工纯林、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是亚热带地区常见的森林植物群落,乔木层可划分为3个亚层:第1亚层高15 ~ 18 m,第2亚层高9 ~ 15 m,第3亚层高3 ~ 9 m.灌木层中有许多物种经培育可成大材、良材的阔叶树萌蘖丛,其物种较丰富.组成天然马尾松林物种9种,杉木人工纯林11种,柏木和杉木人工混交林物种20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乔木层和草本层,由檵木﹑映山红﹑白栎﹑乌饭﹑盐肤木﹑山柿、青冈栎、冬青、枫香﹑红楠﹑野桃﹑香港黄檀木等组成,草本层以芒萁﹑五节芒等组成.  相似文献   
993.
根据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特性,采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实施标准(ISPM)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方法,建立栗山天牛风险分析评估厝型。结果表明,栗山天牛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有迅速扩散的较大风险,因此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土壤种子库的形成分布、组成和大小、分类方法、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阐述了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关系,土壤种子库的时间动态及研究土壤种子库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退化人工梭梭林的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退化人工梭梭林进行恢复试验研究发现:滴灌可使梭梭林地土壤含水率显著提高;梭梭光合作用增强;群落物种数增多,盖度增大;防风固沙作用增强.布设机械沙障可使退化梭梭林地表粗糙度增大,林内近地面层风速、输沙量显著下降.春灌3 a后,不仅退化梭梭个体恢复正常生长,同时梭梭林群落物种组成数明显增加,盖度显著增大,生态功能也逐渐恢复.雨水集流和雨水下渗改造两种模式应用1~2 a后,退化梭梭林地土壤含水率均有明显提高.滴灌、布设机械沙障、春灌和改造结皮4种技术措施对退化梭梭林生长及其环境均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其中滴灌、机械沙障恢复技术是当前和今后推广的主要措施;春灌和改造结皮可作为前两种技术的补充措施.  相似文献   
996.
重要林木害虫松幽天牛危害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报道了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Kraatz在河北丰宁的发生和危害状况,讨论了该虫成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和对策。该虫在河北丰宁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主要危害油松,成灾区有虫株率50%以上,虫口密度126头/株;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要原因是油松生存环境恶劣,连续干旱,对该虫生物生态学特性缺乏了解以及缺少有效监控技术。  相似文献   
997.
保松灵防治松墨天牛的林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松材线虫病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et Buhrer) Nickle]严重威胁我国的森林资源。浙江等地每年因该病造成大量松树枯死 ,防治松材线虫病刻不容缓。当前 ,我国防治该病主要措施是清理枯死松树 ,降低媒介昆虫松墨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密度 ,减缓病害扩散蔓延。但在风景名胜区的松林和古树名木等 ,一旦发生该病 ,仅清理死树是不够的 ,必须采取保护性措施 ,防止因病害导致大量宝贵松树枯死。在日本 ,长期以来主要措施是在松树树冠进行空中或地面喷洒杀螟松、倍硫磷、西维因等农药 ,杀灭松墨天牛成虫 ,从而防治松…  相似文献   
998.
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贵州省普定县的人工柏木林内,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了防治危害柏木的双条杉天牛幼虫的试验。每0.67 hm2柏木林分别施放1 500头和2 000头管氏肿腿蜂,1个月后寄生率分别为62.1%和67.7%;并表明其为一项环保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9.
植物抗寒性的生理生态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徐燕  薛立  屈明 《林业科学》2007,43(4):88-94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性的差异有关.对植物抗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表明:COR基因的表达对于植物抗寒性和冷驯化是十分关键的;与气候梯度有关的基因梯度的分布说明寒冷地区的树种更为抗寒;多表型性状的数量性状分析,为重要的农艺性状标记辅助选择(MAS)提供基础.对植物抗寒过程中的信号转导进行研究发现,Ca2 是低温下参与调节冷驯化应答机制中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的第二信使.未来植物抗寒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信号转导和基因调节,低温抗性的遗传学和遗传应用及代谢组学,气候变化对于植物抗寒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槭属植物种子解剖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龙江省分布的11种槭属植物种子,从形态特征、解剖特征、种子休眠特征、结实规律、种子萌发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外观最大者为拧劲槭,最小为小楷槭;除茶条槭成熟率较高外,一般年份其他种子成熟率30%~50%;槭树种子室温储藏5年,发芽率50%以上;解除槭树种子胚休眠0~10℃低温效果显著,3~4 个月低温即可完成胚的生理后熟.同时描述了槭树种子形态特征与解剖特征间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