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391.
大麦黄矮病毒运动蛋白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摘要)(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快速鉴定运动蛋白基因在烟草中的瞬时表达,进一步研究该外源基因的功能。[方法]将大麦黄矮病毒的运动蛋白基因定向克隆到马铃薯X病毒载体上,得到重组的马铃薯X病毒,电击转化农杆菌后,利用农杆菌渗透注射技术注射到本生烟草的叶片中,逐日跟踪观察病毒对烟草的侵染状况。[结果]重组的PVX病毒载体进行PCR鉴定和双酶切鉴定(BamHI+XhoI),均得到了462bp的基因片段,证明外源片段BYDV-MP确实克隆到了PVX病毒载体GR107上。将含有重组的PVX病毒载体GR107-MP和空的PVX病毒载体GR107的农杆菌渗透缓冲液注射到5~6叶期的烟草幼苗后,第7天观察,重组病毒载体侵染的烟草系统叶有病毒侵染症状,而对照组未有此现象。对2组实验进行逐日跟踪观察,重组病毒载体侵染的烟草有较严重的病毒侵染症状和叶片卷曲现象,后期引起注射叶及系统叶坏死。而空病毒载体侵染的烟草只有轻微的病毒侵染症状,并能够恢复健康。对侵染的烟草进行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BYDV-MP在烟草体内进行了正常的转录和表达。[结论]BYDV-MP蛋白促进了PVX的系统侵染速度,加重了系统侵染的病毒症状,是病毒病症的决定因子;利用PVX表达载体表达异源MP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92.
麻鸭和樱桃谷鸭的CD3ε、CD4、CD8α基因ORF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部分品种鸭的CD3ε、CD4和CD8α基因ORF序列,为研究CD3ε链、CD4和CD8α链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抗体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RT-PCR,对麻鸭、樱桃谷鸭的CD3ε、CD4和CD8α基因ORF序列克隆测定,应用ClustalX(1.83)和DNAstar生物学软件分别与GenBank上公布的北京鸭CD3ε(AF378704)、CD4(AF378701)和CD8α(AF378373)基因ORF序列进行序列分析。【结果】麻鸭、樱桃谷鸭、北京鸭CD3ε和CD4基因ORF序列及所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北京鸭和麻鸭CD8α基因ORF序列同源性为99%,与樱桃谷鸭的同源性为95%。麻鸭和北京鸭CD8α基因ORF序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完全一致,与樱桃谷鸭的CD8α存在16处位点差异,其中胞外区有15个氨基酸的差异,使亲水性、抗原性以及此区域位于蛋白质表面的可能性都有明显差异。从遗传发生树得出樱桃谷鸭、北京鸭、麻鸭CD3ε和CD4的ORF序列相互之间的遗传关系近;樱桃谷鸭、麻鸭和北京鸭CD8α基因ORF序列之间的遗传关系较远。【结论】樱桃谷鸭、北京鸭、麻鸭CD3ε和CD4的ORF序列遗传变异性低,樱桃谷鸭与麻鸭和北京鸭CD8α基因ORF之间具有较高遗传变异性。  相似文献   
393.
中国吉林省和韩国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9对多样性较高的SSR引物分析了来自中国吉林省(36份)和韩国(40份)野生大豆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全部7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172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获得19.1个.其中,在韩国的野生大豆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11-18个,平均13.7个.中国吉林省的野生大豆资源中,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5~16个,平均12.3个.不论中国吉林省还是韩同的野生大豆都具有较高的多态性信息含世(PIC),分别为0.821和0.868,两者遗传多样性并没有明显差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将中国吉林省与韩闻的野生大豆分为两大类群.  相似文献   
394.
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个青贮玉米(Zea mays)种植密度(5.4,6.2,7.95万株·hm~(-2))基础上,分别按株数1∶1,1∶2,1∶3三个比例与秣食豆(Glycine max(L.)Merr)混播,以单播为对照,探究青贮玉米种植密度及与秣食豆混播比例对青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种植密度为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氨态氮含量最低,为5.42%。随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降低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下,随秣食豆混播比例增加,粗蛋白质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3时粗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8.09%,比同一种植密度单播提高19.67%。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时干物质含量最高,达到了28.71%。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比较,种植密度为7.95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1的处理得分最高,综合青贮品质最佳;其次是种植密度6.2万株·hm~(-2)混播比例为1∶2的处理。  相似文献   
395.
统计了福建省霞浦县下浒镇海带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分析其海带养殖成本及经济效益,并针对下浒镇海带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96.
不同基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不同基质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Fortune ex Lindl.cv.Merrillii)枝条进行扦插试验,以找出最适合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香榧枝条扦插生根的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其平均根长和生根率最高,分别为8.1 mm和54.10%;用NAA处理优于IBA和生根粉,NAA最佳浓度为2 000 mg/L,生根率达72.11%。  相似文献   
397.
牙鲆口服A3α-肽聚糖最佳投喂方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实验在普通海水鱼饲料中添加了3.84g/kg(m/m)的A3α-肽聚糖(A3α—PG),采用不同的投喂方案作用于牙鲆。以生长、溶菌酶、补体旁路激活活力(ACH50)、吞噬为评价指标,在实验期间的第14、28和42天分别取样进行测定,以评价不同投喂方案下肽聚糖制剂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4d内未见生长的明显差异,而在28d和42d后,4d投喂肽聚糖饲料+3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4+3”组)和7d投喂肽聚糖饲料+7d投喂空白饲料(简称“7+7”组)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P〈0.05)。溶菌酶活力在前14d内以“4+3”组活力最强,至28d后各实验组活力基本一致,42d时,除“7+7”组外,各组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ACH50活力以1d肽聚糖饲料+1d空白饲料(简称“1+1”组)活力最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比对照组表现出大幅提高(P〈0.05)。吞噬活力在不同时间不同投喂方式下所表现出的水平有一定的波动,但从整体来看,以“4+3”组对其诱导能力最强,前14天内,“4+3”组与对照组及其他组相比未见明显提高,但在28d后其活力值上升较快,且维持到42d仍有较高水平。综上所述,从不同投喂方案对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调节能力,并结合经济性与实用性来考虑,建议采用“4+3”的间隔投喂方案给予牙鲆A3α-肽聚糖,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  相似文献   
398.
亚麻分子标记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和生化标记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标记.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亚麻的研究,对亚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图谱构建及资源保护利用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要叙述了亚麻遗传多态性及亲缘关系、系普分析、种质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掸育种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分子标记在亚麻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9.
农用抗生素生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线菌常规分离方法,从湖南、江西、贵州6个地点采集种植吴茱萸的土壤中分离出15株放线菌,并对它们进行5种病原菌的拮抗性筛选.结果表明,6-1-1和10-1-1菌株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98.8%和93.3%,对白绢病病原菌的抑制率达91.3%和90.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400.
苍耳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杀虫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石油醚、苯、丙酮和乙醇4种溶剂提取苍耳植株的有效成分,将获得的4种提取物以不同浓度处理菜粉蝶的幼虫,研究这4种提取物对菜粉蝶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这4种提取物对菜粉蝶都具有生物活性,随着浓度的减小,杀虫活性也随之降低,但石油醚提取物在低浓度情况下具有较高的拒食率。其中,就拒食作用而言,以乙醇提取物的效果最好,48 h不同浓度的提取物(0.08 g/mL和0.32 g/mL)拒食率分别为78.53%和96.24%;就触杀作用而言,以丙酮提取物的效果最好,24、48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7.78%和81.48%;而毒杀作用以乙醇的提取物作用最好,1、4、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3%、85.33%和92.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