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8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12篇
  17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96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人工感染4日龄雏鸭病毒性肝炎模型,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在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肝脏中的动态变化及与肝损伤的关系。120羽4日龄雏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腿部肌注Ⅰ型鸭肝炎病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动态观察肝脏的病变、测定肝组织内NOS活性和NO的浓度以及肝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雏鸭肝功能和肝脏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NO对肝脏的损伤在感染后3d内持续增强,从4d开始逐渐减弱;iNOS主要存在于雏鸭的巨噬细胞中,其含量在感染早期上升,后期逐渐下降;肝组织内NOS活性及NO的浓度变化与免疫组化显示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的雏鸭肝脏的损伤程度与NOS、NO浓度变化一致,提示NO在鸭肝炎病毒导致的雏鸭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2.
呼伦贝尔草原三种优势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MONITORING—PAM荧光仪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三种优势植物羊草、草地麻花头和茵陈蒿的叶绿素荧光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优势植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光适应下最大荧光产量(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其日均值为茵陈蒿>草地麻花头>羊草。茵陈蒿的Fm′和ETR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羊草和草地麻花头,而ΦPSⅡ变化幅度又明显小于后二者。茵陈蒿ETR值呈双峰型变化,在12∶00和14∶00出现两次峰值,分别为257.5μmol/m2.s和230.8μmol/m2.s,与羊草和草地麻花头的单峰型变化趋势有区别。三种优势植物中,茵陈蒿具有更强的光能捕获能力和光抑制自我保护机制,草地麻花头次之,最后是羊草。  相似文献   
373.
杂交稻新组合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5个不育系(全丰A、谷丰A、天丰A、广抗13A、蓉18A和Ⅱ- 32A)和自育的6个恢复系(YR1577、YR2292、YR3003、YR4245和YR7633)进行不完全双列(NCII模式)杂交,配置的30个杂交组合.对F1代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高于一般配合力,说明大多数农艺性状受非加性效应影响大;亲本方面,穗长、有效穗数、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的性状表明恢复系对后代的影响大于不育系.综合考虑配合力和遗传力效应,选育高产量的杂交组合以Ⅱ- 32A/YR2292和广抗13A/YR7633优势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374.
87份辽宁省主要玉米自交系SSR标记杂种优势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87份辽宁省应用的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类群划分。用102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496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9个,平均4.86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56。用UPGMA方法将87份自交系划分为6个类群。深入分析了辽宁省玉米生产中杂种优势群和杂种优势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5.
播期密度对不同小麦品种群体茎数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参照四水平五因素正交L16(45)设计,研究品种、播期与密度对小麦总茎数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前,密度对小麦基本苗影响最大,播期对分蘖数和总茎数影响最大;春季,品种对单株茎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影响最大。品种对产量三要素影响显著,播期对穗数和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粒数影响不显著,密度对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均不显著。播期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品种,密度影响最小。适宜的播期在10月4日至10月10日,随着播期后移,小麦产量明显下降,中麦895是本试验中获得高产的最优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为210万~270万/hm2,小麦处于最佳品种、播期、密度组合时,小麦冬前、春季群体总茎数最多,小麦获得最高产,产量达9 000kg/hm2。  相似文献   
376.
本试验通过研究免疫复合物影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巨噬细胞内增殖的因素,来进一步探讨免疫复合物经FcγR介导的PRRSV感染机制.本研究将含200 TCID50 PRRSV病毒液与等体积的终浓度为1.30 mg· mL-1的猪IgG-兔抗猪IgG复合物分别先后和同时接种于PAM细胞,分别于12、24、36、48 h收集细胞液,同时设PRRSV感染对照组、免疫复合物对照组和健康细胞对照组,利用建立的相对荧光定量PCR和绝对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巨噬细胞中IFN-α、IL-10和TNF-α的mRNA转录水平及PRRSV的RNA水平,并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健康细胞中IFN-α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在感染后12~36 h期间,免疫复合物能够抑制PRRSV诱导的IFN-α的mRNA水平,TNF-α mRNA水平在感染后12 h被促进,而在24~36 h期间被抑制.在感染后48 h,免疫复合物能促进IFN-α和TNF-α的mRNA水平,而在12~48 h期间均能抑制IL-10的mRNA水平,此外,免疫复合物在感染12、24和36 h时间段内均能明显促进病毒的增殖,但在48 h后不显著.健康细胞中IFN-α的蛋白水平在培养12~48 h之内呈“降-升-降”的趋势.结果表明,IFN-α蛋白的表达与其mRNA的转录不同步.在PRRSV感染初期,免疫复合物能抑制PRRSV诱导的抗病毒因子的mRNA水平,病毒的复制被促进,而在感染后期,抗病毒因子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发挥抗病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的复制.而TNF-α的转录规律不明显,表明免疫复合物可能同时与激活型和抑制型FcγR结合来共同调节PRRSV诱导的细胞因子的转录.  相似文献   
377.
中药方剂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右侧关节腔直接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人工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方剂,并在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的第0,4,7,14,21,28天和35天对鸡只进行翼静脉采血,观察白细胞水平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筛选的中药配伍成方剂后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此中药方剂可以明显降低患关节炎病鸡的死亡率,降低幅度为20%,认为对预防和治疗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病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378.
由中国林科院林研所黄铨研究员主持,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辽宁省沙棘开发利用中心承担的“沙棘遗传改良系统研究”课题,于1998年10月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从俄罗斯引进了丘依斯克沙棘栽培品种,1989年播种育苗,1990年造林,1993年普遍进入了结实树龄。以中国沙棘为父本,进行人工授粉,当年所产杂交种子650g,1994年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379.
姜秀萍  胡光 《林业科技》2004,29(3):23-25
介绍了一种新的森林资源数据和图面资料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方法。系统以35技术为支撑,可以实现小班数据和林相图的同步更新等多种功能,从而避免了传统森林资源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80.
本研究以青年荷斯坦母牛为试验对象,在供体母牛发情周期的任意一天(发情当天除外),于供体牛阴道放置CIDR(孕酮的缓释装置).同时肌注Eb 2 mg和P4激素100 mg,在放置阴道栓的第五天开始按常规4天递减法肌肉注射FSH超数排卵.结果发现,应用进口FSH超排组,有23头发生卵巢囊肿,同时乳房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应用国产FSH超排组,只有3头牛发生卵巢囊肿,且其乳房并无发育.表明在超数排卵时,应根据所选药物及超排牛群内牛只个体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超排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