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0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林业   456篇
农学   304篇
基础科学   284篇
  712篇
综合类   3080篇
农作物   439篇
水产渔业   248篇
畜牧兽医   1112篇
园艺   499篇
植物保护   313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304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89篇
  2011年   579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69篇
  2006年   348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7 毫秒
991.
为了解车轮虫(Trichodina spp.)丰度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养殖水体黄颡鱼腮部寄生的车轮虫丰度进行了统计,同时对水体的温度、总磷、活性磷、总氮、亚硝酸盐、氨氮进行了测定。相关性分析表明,黄颡鱼腮部寄生车轮虫丰度与总磷浓度、活性磷浓度、总氮浓度显著负相关;与亚硝酸盐浓度显著正相关;与温度(24.0~30.5℃)、氨氮浓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胆碱酯酶的保藏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得到保障农药残留检测的最佳酶活力。[方法]试验选定高酶活力的大豆酯酶为酶原,通过筛选最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离子浓度和最适pH,及最佳的反应显色体系来确定反应最适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显色体系酶抑制法,研究酶片的制作方法。[结果]酶片载体材料采用硝酸纤维膜,制作每张酶片取20μL大豆酶液,15μL 0.5%的BSA溶液,2μL 0.05%戊二醛于平底试管中。添加0.03 mol/L pH 7.0的磷酸缓冲液至总体积100μL,4℃固定10 h;制作每张显色片,需在1 cm×1 cm大小的滤纸片上加入50μL显色剂,30μL底物,4℃冷风吹干,封膜真空保存。[结论]固兰B盐和α-乙酸奈酯组合,适合作为酶抑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显色剂,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3.
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水肥是黄土旱塬小麦产量提高的两大限制因子。探讨长期定位施肥下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黄土高原旱作小麦产量效应,可为不同降水年型下合理施用磷肥和提高旱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土高原30年长期磷肥定位试验为基础,并将冬小麦生育年降水划分为干旱年型、平水年型和丰水年型,深入分析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磷肥贡献率的影响。【结果】干旱年型下各处理的小麦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公顷有效穗数与平水年型相比呈降低趋势,丰水年型下则呈增加趋势;与平水年型相比,干旱年型的肥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丰水年型的肥料贡献率呈降低趋势;干旱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以及30年均值中,随施磷水平的提高,小麦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公顷有效穗数在干旱年型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平水年型、丰水年型和30年均值中呈直线上升变化;磷肥贡献率在干旱年型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平水年型呈现直线上升变化,丰水年型呈现直线下降变化。进一步对各处理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分析可知,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处理主要通过调控公顷有效穗数进而影响小麦产量,公顷有效穗数与干旱年型、平水年型、丰水年型和连续种植30年产量的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13、0.294、0.692和0.643。【结论】不同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对小麦产量具有显著调控效应,不同降水年型下施磷水平在125—137 kg·hm~(-2)时小麦增产效果较好,且以连续种植30年施磷131 kg·hm~(-2)处理的增产效果最佳;降水年型和施磷水平主要通过调控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的公顷有效穗数而影响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获得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蜕皮激素受体(A1EcR-A)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分析绿盲蝽AlEcR-A在外源蜕皮激素(20E)诱导下mRNA及蛋白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EcR的功能奠定前期基础,同时也为构建20E信号传导的网络图谱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前期获得绿盲蝽AlEcR-A的基础上,将含有其基因的T载体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构建AlEcR-A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将该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和蛋白Ni-IDA亲和纯化,以获得AlEcR-A基因功能区的纯化蛋白。进一步用其进行免疫反应,取小鼠的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ELISA及Western blot筛选验证是否为目的抗体,通过抗体纯化,Western blot检测该抗体能否特异性结合AlEcR-A重组蛋白及绿盲蝽总蛋白,从而制备得到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最后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进行20E微注射绿盲蝽2龄若虫,分析8 d内AlEcR-A的mRNA及蛋白含量的变化,明晰20E诱导下AlEcR-A的应答反应。【结果】经NdeⅠ和XbaⅠ双酶切后原核表达载体pCzn1-AlEcR-A在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能高效表达一个约为55 kD的蛋白,且该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后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经Ni-IDA亲和层析后,pCzn1-AlEcR-A重组蛋白的包涵体纯度仅在55 kD附近有一条明显的特异性条带,说明靶蛋白已得到纯化。进一步通过小鼠免疫、细胞融合及腹水制备,获得了1株能稳定分泌抗AlEcR-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命名为8H7;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该细胞株不仅能与绿盲蝽总蛋白结合,还可特异性与AlEcR-A重组蛋白反应,且条带大小一致,说明制备的AlEcR-A单克隆抗体准确、有效;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注射蒸馏水相比,20E微注射处理后的绿盲蝽AlEcR-A mRNA表达量及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增值幅度也逐渐增高。【结论】获得了一株高特异性的能稳定分泌AlEcR-A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20E有诱导AlEcR-A mRNA及蛋白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To study the genetic variations of Ascaridia galli (A. galli) and the phylogentic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Ascaridata, fragment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cox1) gene and complete sequence of NADH dehydrogenase subunit 4 (nad4) gene of 15 adult A. galli isolated from Xicha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amplified by PCR, then analyzed the sequences. NJ trees and Bayes trees based on pcox1 and pnad4 genes were reconstructed. The partial sequences of cox1 gene and complete sequence of nad4 gene were 1 152 and 1 236 bp,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33 and 40 variable sites in the pcox1 and nad4 gene sequences, the intraspecific sequence variations within A. galli were 0 to 2.1% for pcox1 gene, 0 to 2.3% for nad4 gene. 8 and 11 haplotypes were detected in pcox1 and nad4 genes, the global haplotype diversity were 0.733±0.124 and 0.933±0.054, the nucleotide diversities were 0.00433±0.00153 and 0.00541±0.00157, and the average genetic distances were 0.004 and 0.005,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trees based on pcox1 and pnad4 genes with Neighbour-Joining and Bayesian analysis method revealed that all A. galli were clustered in one clade, and they we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A. columbae than any other members of Ascaridata.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15 isolates of A. galli from Xichang city kept low genetic variation, nad4 gene was more suitable and effective than cox1 gene as molecular marker for detecting genetic variation of A. galli.  相似文献   
996.
收集北京地区2015~2016年宠物医院的部分宠物犬肿瘤病例56例,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病理诊断,并对患病动物的品种、发生部位、年龄和性别与肿瘤发生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56个病例中有44例确诊为肿瘤,其中良性肿瘤21例,包括肛周腺瘤、皮脂腺瘤和肥大细胞瘤等;恶性肿瘤23例,包括乳腺癌、鳞状上皮细胞癌和肛周腺癌等。本次采集的病例中,大型犬与小型犬发病率持平,皮肤、肛周与乳腺部位肿瘤的发生率较高;7岁以后是肿瘤高发期;雌性犬皮肤和乳腺肿瘤的患病率高于雄性,雄性宠物犬肛周腺肿瘤的发生率高于雌性,肿瘤总患病率雄性与雌性持平。本研究为今后宠物犬肿瘤的流行病学及诊断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7.
试验为探究海狸色獭兔与皱襞型獭兔不同交配组合生产性能比较,随机选取6~7月龄健康皱襞型獭兔和海狸色獭兔各40只(30只母兔和10只公兔),进行不同交配组合试验,分别为海狸纯繁组(海狸色獭兔(♂)×海狸色獭兔(♀))、皱襞纯繁组(白色皱襞型獭兔(♂)×白色皱襞型獭兔(♀))、正交组(海狸色獭兔(♂)×白色皱襞型獭兔(♀))和反交组(白色皱襞型獭兔(♂)×海狸色獭兔(♀)),测定母兔繁殖性能和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被毛品质。结果显示:正交组初生窝重320.71 g、产仔数6.71只、泌乳力1 727.43 g、仔兔断奶成活率83.91%、仔兔断奶窝重5 304.14 g、幼兔料重比4.06、屠宰率62.43%、皮张面积1 160.20 cm2、被毛密度15 951.70根/cm2、被毛细度16.32 μm、粗毛率6.83%;反交组初生窝重315.14 g、产仔数6.52只、泌乳力1 710.00 g、仔兔断奶成活率80.19%、仔兔断奶窝重4 814.82 g、幼兔料重比4.30、屠宰率62.93%、皮张面积1 172.20 cm2、被毛密度16 092.01根/cm2、被毛细度16.43 μm、粗毛率6.78%,经比对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海狸色纯繁组的初生窝重、产仔数、泌乳力、仔兔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皮张面积、被毛密度、被毛细度均较皱襞型纯繁组低、而幼兔料重比、屠宰率及粗毛率均较皱襞型纯繁组高,经比对两个纯繁组间除料重比、屠宰率、被毛细度和粗毛率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各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综上所述,正交组合亲代的繁殖性能及F1代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均略好于反交组合;而反交组合F1代的被毛品质略好于正交组合。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富硒试剂在柞蚕幼虫期的施用效果和施用龄期,2014—2016年进行了柞蚕蛹体富硒试验。结果表明:春柞蚕期,二龄与四龄施用固体富硒试剂蛹体硒含量可达到0.1627mg/kg,一龄施用富硒营养液蛹体硒含量可达到0.1372mg/kg;秋柞蚕期,二龄施用固体富硒试剂蛹体硒含量可达到0.7000 mg/kg,一龄与五龄施用富硒营养液蛹体硒含量可达到0.7102mg/kg。柞蚕蛹体内的硒含量恰好在国家标准富硒稻谷(GB/T 22499-2008)和几个省份肉类、禽蛋类地方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999.
寒旱区草原流域地表水资源极为匮乏,融雪径流是寒旱区草原流域重要的水源,冰雪融化对河川径流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利用锡林河流域水文站2000—2013年逐日径流数据、锡林浩特气象站2000—2015年逐日平均气温、降雨、雪深数据及MOD10A2积雪产品数据,分析了锡林河流域积雪面积、雪深年际变化特征,气象因子与积雪面积、雪深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径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积雪面积、雪深年内变化呈单峰型,冬季积雪面积、雪深均达到最大值,春秋次之,夏季最小。在年际变化上,积雪面积、雪深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冬季的积雪面积呈显著性增加。通过研究区气象因子与积雪的相关性表明,在积雪期,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是影响雪深和积雪面积的主要因素,而在融雪期,气温与降水是影响雪深和积雪面积的主要因素。对径流影响因素的分析可得,气温对径流的影响最大,并且积雪面积、雪深与径流之间也存在很强的相关性,说明积雪的变化也会对径流产生影响。研究积雪动态变化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对寒旱区草原流域水资源管理、农牧业发展和灾害防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索稻麦或稻油轮作制下,小麦、油菜秸秆还田对汉中盆地稻田土壤碳库组分的变化,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WSN)、小麦秸秆常规还田(WS)、小麦秸秆促腐还田(WSM)、油菜秸秆不还田(RSN)、油菜秸秆常规还田(RS)、油菜秸秆促腐还田(RSM),共6个处理,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类型及还田方式对稻田0—5,5—10,10—15,15—20,20—25cm 5个土壤层次中的土壤容重、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活性有机碳效率(ACL)、碳储量(SCS)、碳库管理指数(CPMI)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降低0—15cm土层容重,对15—25cm并未产生显著影响。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明显增加了各层次土壤有机碳库指标含量,但TOC和LOC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两者在0—15cm土层含量较高,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与不还田相比,小麦及油菜秸秆还田后可明显增加稻田0—25cm土层中的土壤碳储量(SCS),增幅可达21.9%~23.5%和1.7%~6.7%。不同土层中的LOC、ACL、CPIM对秸秆类型的响应不同,具体表现为小麦秸秆还田(WS、WSM)对0—15cm土层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油菜秸秆还田(RS、RSM)对15—25cm土层中的有显著促进作用。产量方面,秸秆促腐还田模式下(WSM、RSM)水稻产量最高,常规还田模式(WSN、RSN)次之,而不还田时产量最低。相关分析显示0—10cm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效率与水稻产量显著相关。秸秆还田是提高汉中盆地稻田土壤有机碳和产量较为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两种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更有利于固持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增加水稻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