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8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899篇
林业   871篇
农学   636篇
基础科学   425篇
  925篇
综合类   5877篇
农作物   834篇
水产渔业   364篇
畜牧兽医   1978篇
园艺   939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490篇
  2021年   495篇
  2020年   508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301篇
  2017年   576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1049篇
  2010年   917篇
  2009年   855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311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介绍RTK(real-time kinematic)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测步骤。RTK测量技术应用于伐区设计,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速度快、误差不累积、数据处理简便快捷、作业效率高的优势。同时,总结了RTK在测量中受限制的因素。  相似文献   
992.
采用盆栽方法,把赤霉素和氯化胆碱2种生长调节剂添加到富含微量元素的生物活性肥中,探讨这种复合制剂处理对尾叶桉幼苗生长的影响,为桉树生长调控和人工林精准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喷施Lc复合药剂对尾叶桉幼苗的生长、根系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苗的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分别比对照大36.7 cm、0.25 cm、3 g,经方差分析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相比,根冠比增加19.07%。Lc复合药剂处理后桉幼苗的分支数有所减少,但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Lc复合药剂具有促使生物量优先分配到茎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猴樟与香樟苗期生长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样调查猴樟和香樟1年生实生苗生长性状,如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条数(>5 cm的Ⅰ级侧根)、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鲜重,并对调查结果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猴樟各项主要生长指标均优于香樟。  相似文献   
994.
以托云牧场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3个放牧样地,一个对照样地,研究不同强度放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放牧压力下羊体质量增加的效果。结果表明,1)托云牧场是以银穗草(Leucopoa albida)、羊茅(Festuca arioides)、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和棘豆(Oxytropis falcatae)为优势种的高山草地;2)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较低,禁牧区7月地上生物量(干物质)仅830 kg·hm-2;3)放牧活动对地上生物量有较大影响,重度放牧能显著降低牧场地上生物量;4)以羊体质量增加值为评价指标,该高寒牧场在载畜量为1.05羊单位·hm-2时能获得较好的体质量增加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对融安金柑发生黄化落果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干旱、缺硼、缺镁是导致融安金柑黄化落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培育不同树形,并对郁闭的龙眼果园进行疏枝、间伐试验。结果表明,建立高光效树体结构,减少郁闲果园株数,能有效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林华果场试验因疏枝改造后树高降低,冠径扩大,单株产量比对照增加121kg,果实品质显著提高;密龙果场试验园间伐后,虽然总产量略有降低,但是667m2产值比对照增加687.8元。通过调查不同果园的龙眼产量和树体结构,得到龙眼产量与树体结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Y=-60.98+0.28X1+3.90x2+2.29X3。  相似文献   
997.
臭氧作为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气体之一,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脱落酸(ABA)作为一种渗透调节物质,其浓度变化可以调节和改善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该试验以观赏型矮牵牛为试材,通过开顶箱(OTCs)模拟熏蒸,研究高浓度O_3(100nmol·mol-1)下叶面喷施5、30μmol·L~(-1) ABA对矮牵牛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臭氧胁迫下矮牵牛叶片出现失水皱缩、水渍斑块症状,随着喷施ABA浓度提高,以上症状减轻;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喷施ABA的处理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值接近;喷施5μmol·L~(-1)和30μmol·L~(-1) ABA处理后,较喷施蒸馏水的处理,矮牵牛叶片MDA含量显著下降27.78%~55.22%,POD活性提高11.53%~47.72%,SOD活性提高33.94%,CAT活性提高125.45%~525.00%;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22.95%~23.02%。以上结果说明,ABA有效缓解了臭氧对矮牵牛的伤害,但矮牵牛的伤害程度随着高浓度臭氧熏蒸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的品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滴施磷酸二氢钾后土壤中磷的移动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土柱模拟滴灌施P肥,研究了P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①滴施含P量200mg/L的KH2PO4后P在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中分别纵向移动了22、16、14cm。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②随着滴施P浓度的增加,P的移动距离增大,P的主要累积层加深。赤红壤中滴施P浓度200、400、800、1000mg/L时,P分别移动了12、16、20、22cm,而且有效P和全P含量增加显著的土层深度分别为0~8、0~12、0~18、0~20cm。在相同质地情况下,滴施高浓度P肥溶液可以明显增加P的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999.
研究有机改良土壤对污染物的动力学吸附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其对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单一改良(CB)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磺酸钠混合改良(CS)塿土耕层土样,采用批处理法通过不同的速度参数研究了改良土壤对苯胺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与苯酚对比探讨改良土样对有机污染物吸附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塿土耕层土样的有机改良能够显著加快对苯胺的吸附速度,苯胺的吸附反应呈现快速反应和慢速反应两个阶段,且以快速吸附反应为主。总体上耕层土样Vt、V0.5、Vf的大小顺序均为100CB&gt;120CS&gt;(≈)50CB&gt;CK。随温度升高和苯胺添加浓度增大,苯胺吸附速度增大,苯胺、苯酚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改良土样上具有良好的相似性,从而证实有机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导致的单一疏水吸附是改良土样吸附的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000.
喀斯特山区退耕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喀斯特山区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样地和自然恢复松林为对照,采用时空替代法,分析探索了其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协调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坡耕地退耕还林5~8 a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中的含量明显提高,最低含量已达60%以上,粒径多集中在5~2 mm,且有向大粒径明显转化的趋势.通过对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显示,>0.25 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速效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7~0.97;与碱解氮、全磷相关性不显著.在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过程中,适当考虑种植对土壤磷素返还作用明显的植物,避免人为干扰,将有利于退耕地林木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