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2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859篇
林业   586篇
农学   504篇
基础科学   388篇
  753篇
综合类   3956篇
农作物   686篇
水产渔业   392篇
畜牧兽医   1043篇
园艺   605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55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99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516篇
  2012年   694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667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559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54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用原子荧光法检测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对动物生殖发育、免疫系统具有重要功能,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采用原子荧光法对不同系统家蚕体内硒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喂食相同桑叶的情况下,不同系统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存在显著差异,5龄第4天的中系家蚕品种幼虫体内的硒含量明显高于日系家蚕品种,其中中系家蚕品种19-570体内的硒含量最高。对家蚕品种大造体内硒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精巢中的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头部次之,脂肪体中的硒含量相对较低,由此推测硒在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2.
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测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陈伟国  戴建忠 《蚕业科学》2007,33(3):418-421
为减少粮桑混栽地区大田使用农药不当对蚕桑生产造成的损失,采用密闭熏蒸法测定了7种大田常用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在30℃环境中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1860 mg/m3,敌畏.毒1.3241 mg/m3,毒死蜱48.4111 mg/m3,氟腈.唑磷139.8818 mg/m3,三唑磷161.1514 mg/m3,氟虫腈208.330 mg/m3,吡虫啉333.330mg/m3时2龄起蚕仍无中毒症状。在25℃下经过24 h,对2龄起蚕的LC50:敌敌畏0.2020 mg/m3,敌畏.毒3.7282mg/m3,毒死蜱91.3669 mg/m3。结果表明:农药对家蚕的熏蒸毒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敌敌畏、敌畏.毒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最强,毒死蜱有一定的熏蒸毒性,三唑磷、氟腈.唑磷、氟虫腈、吡虫啉对家蚕的熏蒸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983.
汉源金花梨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汉源县7个地点的金花梨果园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Cu、Cd、Cr、Pb的含量.将测定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7个采样地点中土壤重金属元素Cu、Cd、Cr、Pb的含量均小于标准值,果实中只有2个地点的Cd元素含量略微高于国家标准值,分别为标准值上限的165.67%和160.33%.相关性分析则表明土壤和果实中重金属元素之间并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84.
树莓夏秋两季结果型品种顶峰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调查了树莓夏秋两季结果型品种顶峰的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特性.结果表明:品种顶峰分别在同一年的夏季和秋季两次开花结果,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下旬2a生枝结果即夏季结果期,果实生长发育从开花到成熟需28d,采收期近1个月,结果后枝条自然枯萎死亡;顶峰的秋季结果期为8月中旬到9月末,结果部位为1a生枝的中上部,果实生长发育需36d,采收期长达46d,采收后11月初枝条进入休眠.顶峰1a生枝的长度在6月上旬和7月上旬增加迅速,7月中旬停止增加,粗度的快速增加集中在6月上旬和7月份,8月初粗度停止增加,2a生枝的长度和粗度都不增加.  相似文献   
985.
施氮量对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2000-2001年以24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水稻全生育期分别施纯氮0、100、200、300kg·hm-2,研究施氮量对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米主要品质指标在氮肥处理与品种间的差异极显著,且多数品质指标在氮肥与品种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施氮量对稻米品质指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因品种类型而异,适当增施氮肥可改善稻米加工品质、提高胶稠度、改善营养品质,但外观品质会变劣。  相似文献   
986.
在新扬州鸡随机交配大群中,按家系随机选择不同年份的新扬州鸡2批,采用约束极大似然法对新扬州鸡早期体重遗传力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初生和2、4、6、8周龄5个不同时期体重遗传力中等,遗传力为0.3096~0.5684,达到或接近显著水平(P<0.05);2、4、6及8周龄4个不同时期体重遗传力为0.30~0.44;初生重遗传力较高,接近0.60。  相似文献   
987.
稗草影响大豆根瘤固氮的机制研究之一——水分干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自控人工气候室内系统研究了稗草对大豆根瘤固氮的水分干扰机制。稗草在每盆3株的密度下使播后53-63淹水期间及淹水期后1天的大豆单株根瘤固氮速率平均分别比无草对照提高了16.6%和30.0%,在每盆10株的密度下分别使其比无草对照提高了34.2%和67.5%。在不淹水的情况下播后30-70天,稗草在每盆3株和10株的密度下使其所在处理的平均日蒸发蒸腾量分别比无草对照增加了23.8%和50%,削弱了水分对大豆植株的供应水平;而土壤水分供应水平从其田间持水量的80%降低到35%时,大豆根瘤的氧气传导速率从0.38cm/s下降到0.20cm/s,净光合速率从18.81mg/dm#+2/h降低到4.04mg/dm#+2/h,每盆10株稗草对大豆单株结瘤量及根瘤固氮酶活性的抑制率则分别从8.2%和17.8%升高到18.3%和19.6%,其对大豆单株根瘤固氮速率的抑制率也随之从21.5%上升到33.1%。证明通过干扰土壤水分供应水平,首先影响大豆植株的同化物产量及根瘤内的氧气供应,进而影响大豆植株的根瘤形成和根瘤固 氮酶的固氮活性,是稗草影响大豆根瘤固氮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88.
989.
壳聚糖对石榴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壳聚糖的絮凝作用对壳聚糖在甜石榴汁澄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用量为0.3g/L、澄清时间为60min、温度为35℃时,甜石榴汁透光率可达85%以上,且通过对壳聚糖处理前后可溶性固形物、总酸、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比较,确定以上工艺参数为甜石榴汁澄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90.
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以128份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混合籽粒样品为材料,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对近红外反射光谱(NIRS)测定玉米完整籽粒蛋白质、淀粉含量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多元散射校正预处理、谱区为10000~4000cm-1和一阶导数+直线扣减预处理、谱区为9000~4000cm-1,分别建立的蛋白质、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其校正和预测效果最佳。其校正决定系数(R2cal)均大于0.97,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cv、R2val)为0.92~0.95,各项误差(RMS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