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0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364篇
农学   330篇
基础科学   419篇
  267篇
综合类   1880篇
农作物   229篇
水产渔业   165篇
畜牧兽医   1563篇
园艺   401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30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甘肃省草原产草量动态监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DIS数据和地面实测资料,研究了甘肃省不同草原区的最适草原生物量遥感估算模型,并反演了甘肃省2005-2009年的草原产草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和反演模型类型存异,其中河西走廊高平原荒漠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RVI、模型类型为对数模型,甘南高原草甸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EVI、模型类型为指数模型,而黄土高原温性草原区适合的植被指数是NDVI、模型类型为二次多项式模型.甘肃省2009年草原总产鲜草3 718.30万t,整体呈现东北低、西南高的空间变化过程,形成3个高产中心,分别是甘南高原、祁连山北麓中东段和陇南南部.与1985年相比,2005年草原明显减产(相对变化率V=19.34%),但2005-2009年间甘肃省草原产草量有总体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2.
正肉种鸡的饲养管理目标是获得更多的种蛋和雏鸡,这就需要正确的管理措施,首先限制饲喂肉种鸡,让其按照设定好的体重、生长曲线来生长。然后设定一个适合种鸡发育的光照程序,能够使肉种鸡在正确的时间达到性成熟、适时开产、顺利上升到产蛋高峰并有良好的生产持续性。光照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到光照长度、强度和光照刺激,还要注意光不应性、光照颜色和灯泡类型等几个方面,让肉种鸡按  相似文献   
103.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云南春作马铃薯上普遍发生,且危害较重,给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减轻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损失,试验研究了11种药剂7种药剂组合(包衣剂+保护剂+治疗剂)通过播种期种薯包衣,现蕾期叶面喷施一次保护剂,发病初期和发病中期叶面各喷一次治疗剂的方法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结果表明,药剂组合种薯包衣+甲霜·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到60.99%,增产率176.28%,增效率152.27%;其次是种薯包衣+霜脲·锰锌+氟吡菌胺·霜霉威组合,防治效果达到60.15%,增产率173.20%,增效率150.55%。这2个药剂组合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极显著的防治效果,增产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揭示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系,本研究通过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测定,对其植物群落13个优势种78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不紧密,说明山西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结构不很稳定,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退化风险;多数原生优势种在群落中占据主要位置,同时也出现少数非原生优势种优势明显,有逐渐取代典型原生优势种的逆行演替趋势,这是由于人类频繁的旅游扰动所致。因此,应当合理的控制旅游开发强度与游客数量,保持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维持,以持续高效的维持云顶山亚高山草甸的经济及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我国农耕区土壤有机质区域变化及其与酸碱度和容重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为耕地地力提升和改善土壤结构提供支撑。基于国家级耕地长期定位监测点913个,统计分析全国及7大区域(东北NE、华北NC、西北NW、长江中游MYR、长三角YRD、华南SC、西南SW)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酸碱度及容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22.4~24.8 g/kg。其中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的监测点位占比达72.5%。不同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p<0.05),MYR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个区域。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pH和容重平均分别为(6.90±1.20),(1.30±0.15) g/cm3。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酸碱度及容重产生影响。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旱地,旱地耕层土壤pH和容重则显著高于水田。亚当斯方程和指数函数分别推荐拟合土壤容重对有机质含量响应关系(R2=0.09,RMSE=0.17,n=759),以及土壤pH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响应(R2=0.16,RMSE=1.24,n=886)。全国农耕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中等偏低,呈现出东南向西北依次降低趋势。土壤pH及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亚当斯模型及指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土壤容重及pH对有机质的响应关系,可用于非线性插值法补充土壤容重及pH缺失值。  相似文献   
107.
本研究针对大农户玉米穗储藏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大型组合式机械通风玉米穗储粮仓,并对其进行了装粮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储粮仓机械性能稳定,结构组装方便,降水、防霉、防鼠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保证粮食品质。 [关键词] 粮仓|玉米穗|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108.
<正>日本和牛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品质优秀的良种肉牛,其肉大理石花纹明显,又称"雪花肉"。由于其肉质细嫩多汁,肌肉脂质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很低,风味独特,肉用价值极高,和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与相同脂肪比例的牛肉相比,健康风险(如冠心病)较低。和牛在日本被视为"国宝",在西欧市场售价极其昂贵,在香港高级和牛肉每100g售价可达数百港元,日本和牛也作为我国十分珍贵的优  相似文献   
109.
通过调查豫西豫北苹果苗木繁育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0.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山西分离株ORF3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山西地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ORF3基因的遗传变异情况,2014-2015年从山西地区11个地市收集的PEDV阳性病料中扩增到4株PEDV的ORF3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及遗传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的ORF3基因与CV777毒株相比,无核苷酸插入和缺失,有部分核苷酸及氨基酸发生变异;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的ORF3基因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6%~100.0%和98.7%~99.6%,与CV777、疫苗株CV777 truncated和attenuated DR13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7.0%,90.6%,97.6%~98.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1%~96.0%,88.0%,97.1%~98.1%。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PEDV山西分离毒株与12株2010-2015年我国各地方分离的毒株和2009年分离的CH/JL/09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CV777、LZC、Brl/87和2个疫苗株(CV777truncated和attenuated DR13)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