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3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鹿角海萝(Gloiopeltis tenax)从孢子附着至芽体形成初期各发育阶段的形态进行了描述。鹿角海萝的孢子包括四分孢子和果孢子,其形状和大小相似,球形,直径约22.0μm。2种孢子附着后的发育过程及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也相似。在水温16℃,海水盐度32,光照强度60001x(光照周期为12h:12b)条件下,鹿角海萝孢子附着后约22h进行第一次细胞分裂,经过多次分裂,6d后形成初期盘状体,发育最快的盘状体80d后长出芽体。鹿角海萝孢子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与海萝(G.furcata)相似。  相似文献   
52.
以中国紫蛤(Hiatula chinensis)为研究对象,调查其自然产区——饶平县大埕湾的环境条件,研究其生殖腺发育、肥满度的季节变化等。结果显示,大埕湾产区的中国紫蛤垂直分布于潮间带的低潮区至5m水深以内区域,年水温变化范围16.3~29.0℃,盐度变化范围18.5~33.7,底质以粒径63~250μm的细砂质为主。中国紫蛤的肥满度变化范围5.74%~21.66%。由肥满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性腺发育情况推断,中国紫蛤一年中有1个繁殖期,为7~9月。满1龄的贝可达性成熟。  相似文献   
53.
共培养系统中4种微藻生态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光强、温度和盐度对分离自对虾池塘水环境中的啮蚀隐藻、新月菱形藻、微绿球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增长率的影响。获得各微藻的最适生态因子及其影响度。啮蚀隐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50~7944lX,温度21.3~28.3℃,盐度13.3~23.0;影响度依次为:盐度〉温度〉光强。新月菱形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5761~86971X,温度23.4~29.6℃,盐度11.9~25.7;影响度依次为:盐度〉光强〉温度。蛋白核小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6754~8775iX,温度17.1~20.7℃,盐度19.6~26.4;影响度依次为:温度〉盐度〉光强。微绿球藻的最适生态因子为:光强7128~9012lX,温度18.7~26.7℃,盐度17.9~24.3;影响度为光强〉温度〉盐度。啮蚀隐藻和新月菱形藻的增长率受到以盐度为基础、以光强和温度为协同因子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4.
蚣藻属(Grateloupia)种类多(中国已报道42种),可食用、药用(具有清热解毒、驱虫、抗肿瘤、抗病毒、抗凝血、抗氧化等作用),并可作为提取卡拉胶的工业原料,是有待于养殖和加工开发的经济红藻。文章综述了蜈蚣藻属分类变动、繁殖生物学、生理生态和养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蜈蚣藻属增养殖及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通过4个试验研究了盐度对海萝(Gloiopeltisfurcata)孢子附着、萌发及成活的影响。1)不同盐度(16.0—38.5)对海萝种藻所释放孢子的影响。2)不同盐度(13.5~41.0)对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和成活的影响。3)不同盐度(6.0—66.0)对已附着24h、48h孢子发生体成活的影响。4)淡水浸泡不同时间(2h、4h、6h和8h)对已附着24h、48h孢子发生体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为23.5~36.0时海萝种藻释放的孢子能正常附着和萌发;海萝孢子附着、萌发及成活的合适盐度为31.0~36.0;盐度为31.0~56.0时对已附着24h海萝孢子发生体的成活没有影响,不同时间的淡水浸泡则对其成活有影响;盐度为16.0~61.0或者2h的淡水浸泡对已附着48h孢子发生体的成活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6.
2种东风螺繁殖及苗种生长发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ink)和台湾东风螺B·formosae(Sowerby)进行人工繁育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3·6±1·1℃和充气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孵化时间为8d,台湾东风螺的孵化时间为7d;刚孵出幼体壳长方斑东风螺为482·7±10·6μm,台湾东风螺为398·2±10·3μm。在水温25·2±0·9℃、培育密度为0·1~0·2ind·mL-1左右时,方斑东风螺幼体壳长增长速度可达33·6μm·d-1,约在第18天开始进入附着变态,变态时壳高为1323·9±118·6μm;台湾东风螺幼体壳长增长速度为25·3μm·d-1,约在第16天开始进入附着变态,变态时壳高为955·5±74·4μm。在水温26·5±0·7℃、培育密度为2100ind·m-2左右时,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的稚贝壳高增长速度分别为0·21和0·20mm·d-1。  相似文献   
57.
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在中国的增养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一步发展中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研究建立室内立体附苗与稚贝立体培育技术、重点攻克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及优化增养殖技术措施等观点,同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8.
方格星虫的繁育、养殖及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是中国重要的经济类底栖动物,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由于近年来过度捕获造成自然资源匮乏,亟待养殖技术和繁育技术的提高以满足食用和药用研究需求。关于方格星虫的研究目前多集中在繁殖发育、营养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目前方格星虫的繁育技术已经初步成功,其养殖规模有望扩大,但是其生产方式和池塘养殖技术仍有待深入研究。文章综述了有关方格星虫分类、养殖生态、繁育、营养及其增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方格星虫养殖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叶水溶性提取物含蛋白质13%。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中,对头发亲和性较强的氨基酸占其总量的48.36%,香波复配效果表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用天然调理剂。  相似文献   
60.
我国紫云蛤科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国沿海紫云蛤科Psammobiidae的主要经济种类及分布,并对紫彩血蛤Nuttalliaolivacea、尖紫蛤Hiatulaacuta和紫蛤H.violacea等重要增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概况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