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选取年龄、体重、胎次、泌乳期和泌乳量基本一致的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5头,随机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头.试验1组每头每天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kg菌草杏鲍菇菌糟,代替基础日粮中的甜菜粕1.5 kg,其他日粮组成与对照组相同;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 kg菌草杏鲍菇菌糟;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菌草杏鲍菇菌糟对奶牛生产性能、牛乳IgG含量、奶牛血清IgG和IgM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后,对照组、试验1组奶牛的产奶量分别较试验前下降8.21%、3.72%,试验2组的产奶量较试验前增加1.21%,表明用菌草杏鲍菇菌糟替代甜菜粕或直接添加可以减缓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的下降趋势;试验组的牛乳品质,血清生化指标中的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和2组牛乳中的IgG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增加0.59、0.09 g·L-1,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1组奶牛血清中的IgM含量较对照组增加0.12 g·L-1,差异显著(P<0.05);试验2和1组较对照组相对每月增收分别为197.66、244.27元.  相似文献   
112.
113.
通过改造日本当地蔬菜温棚,采用棚项喷水降温的方式来调控温度,菌草栽培鹿角灵芝适宜温度17℃~22℃,CO:浓度尽可能高,鹿角灵芝菌丝满袋需51 d,从开袋至原基形成需9 d,第一潮灵芝采收需26 d,其后让菌丝恢复10 d,第二潮灵芝采收需32 d,鹿角灵芝平均长度31 cm,单芝平均干重19 g,单袋干芝产量86 g.  相似文献   
114.
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长3个月、1 a、2 a的巨菌草、象草、芦竹、五节芒等4种菌草为材料,对其进行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工业分析和燃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菌草的干燥基灰分含量为5.85%-18.25%,挥发分含量为64.28%-75.79%,固定碳含量为15.70%-19.54%,全硫含量为0.12%-0.76%;干燥基高位发热量为14.67-18.49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70.0%-88.3%,空干基高位发热量为14.27-18.20 MJ.kg-1,是原煤发热量的68.2%-86.9%;巨菌草、芦竹和五节芒不同生长期的干燥基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发热量不同,且随着生长期延长呈先升后降趋势,生长1 a时达到最高,最适宜作为生物质燃料,4种菌草中,芦竹的发热量最高。菌草作为生物质燃料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5.
拟研究巨菌草内生固氮菌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与解磷菌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的相互作用,将以上2种菌分别纯培养和混合培养,测定其菌体数量、全氮含量和溶磷量,制备变栖克雷伯氏菌单菌株固氮菌肥和多菌株固氮菌肥,并研究2种菌肥对玉米盆栽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与纯培养相比,2种菌混合培养时全氮量和固氮菌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而溶磷量和解磷菌数较纯培养时有所下降;当按1∶1比例接种时,混合培养的协同作用最好;所制备的2种菌的混合菌肥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其有效活菌数、有效期和对玉米盆栽的促生性能均优于单菌株固氮菌肥。因此,多菌株复合菌肥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6.
以巨菌草不同生长时期的根、茎、叶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内生细菌的组成.结果表明:巨菌草不同生长时期根、茎、叶内生细菌组成的多样性及丰度均有较大的差异.从门到属的水平看,巨菌草内生菌群组成均为拔节期较高,在同一生长时期为根茎叶;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要菌群门类,罗尔斯顿菌属(Ralstonia)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核心属.Heatmap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根部、叶部来源的细菌菌群组成较为接近,茎部来源的菌群与根部、叶部有交叉.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各来源样本菌群的组成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次为湿度和p H.  相似文献   
117.
研究光照和噪声对小鼠血液指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将昆明(KM)小鼠分别放在不同光照和噪声条件下,探讨光照、噪声对KM小鼠血液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利的光照和噪声条件造成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数改变,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发生变化;血清中ALT和AST浓度升高;ALB升高;CREA、UREA和UA降低;TG、GLU降低。可见不适宜的光照(小于150lx或大于300lx)和噪声(大于60dB)环境对实验动物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导致实验动物消化不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等症状,因此实验动物环境因素与动物福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8.
以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sp.)内生细菌为试验材料,利用平板对峙法筛出对玉蜀黍平脐孺孢(Bipolaris maydis)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巨菌草内生菌,并采用Illumina Miseq PE150对该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分析、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直系同源簇[COG]聚类分析等。结果表明,抗菌作用最强的内生菌JK7-2为链霉菌(Streptomyces sp.),通过基因组测序分析,获得290 Conrigs,整个基因组大小约8.4 Mb,GC含量为73.17%,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SRA BioProject获得登录号:PRJNA451251。同时,预测其编码7 432个基因,并发现多个与链霉素、青霉素和四环素产生等代谢通路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巨菌草内生生防菌的抗菌机制以及挖掘生防菌次级代谢产物相关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9.
为了诱导愈伤组织,本研究以绿洲3号(Arundo)为试验材料,分别以NaClO(商品名为安替福民)和HgCl2(升汞)对其茎段进行消毒,然后取无菌茎段及从无菌茎段长出来的幼芽和幼叶为外植体,利用不同浓度的激素及1.0g·L~(-1)聚乙烯吡咯烷酮对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以0.1%HgCl_2溶液消毒18min的消毒效果最佳,污染率为13%;而NaClO不能有效地消毒,且对茎段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以MS+0.5 mg·L~(-1) 6-BA+1.0g·L~(-1) PVP+3.0mg·L~(-1) 2,4-D培养基配方的诱导效果最佳,且3种外植体中愈伤组织最难诱导的为幼叶,其次是茎段,最易诱导的为幼芽。其中,1.0g·L~(-1) PVP能显著促进芽诱导率,使得出愈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20.
林辉  罗海凌  林占熺 《食用菌》2004,26(6):14-15
本文利用三级系统筛选法进行香根草等栽培毛木耳配方的筛选,得到的试验配方为香根草38%,象草10%,芒萁30%,麸皮20%,石膏1%,石灰1%;利用该配方进行栽培毛木耳,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2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