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上海市农村典型河道水体富营养化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以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等为主要水质指标,选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指示法对上海市7个周边区的16条农村河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被调查的河道均已经达到富营养化,按4项主要水质指标评价,16条农村河道已无I类水。秋冬季15条河道总氮含量处于劣Ⅴ类水质,夏季也有10条处在这个水平;总磷含量呈现劣Ⅴ类水的河道在冬季明显较多,达到13条,夏季次之为7条,而秋季大约有9条河的总磷含量处在Ⅲ类水;氨氮含量在春冬季分别有9条和10条河道处在劣Ⅴ类,但夏季有9条河道氨氮处在Ⅲ类或Ⅱ类;河道的高锰酸盐指数全年基本处于Ⅳ类水。调查还发现同一河道在一年中的盐度也有变化,冬季河水的盐度相对较高,最高能达到1.6。科学地分析水体污染状况,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农村河道的管理,控制水体的进一步恶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常见入侵植物水提液对水华藻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常见入侵植物(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喜旱莲子草、水葫芦)的水提液对黄丝藻、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3种水华藻的抑藻效果。结果表明:水葫芦水提液对黄丝藻的生长抑制效果最为显著,96 h时黄丝藻的生长抑制率达90%以上;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均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96 h时2种藻的生长抑制率均超过70%;一年蓬水提液对3种水华藻均有显著的生长抑制效果,96 h时3种藻的生长抑制率均超过60%。喜旱莲子草水提液对黄丝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最明显,96 h时黄丝藻的Fv/Fm值仅为对照组的1. 47%。此外,添加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96 h时,铜绿微囊藻的F_v/F_m值抑制率达到98. 24%;一年蓬水提液对水华微囊藻光合荧光特性影响效果最为明显,96 h时水华微囊藻YII值抑制率达95. 69%。综上,水生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和水葫芦对黄丝藻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陆生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年蓬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有更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菹草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留  沈盎绿 《内陆水产》2004,29(4):22-23
菹草为眼子菜科眼子菜属多年生沉水草本.别名虾藻、扎草。茎细长,茎长20~100cm,有的可长至200cm,略扁平,多分枝,侧枝短,色白而微绿或微赤.节缢缩。叶互生,呈披针形,叶长3~9cm,宽4~8cm.先端钝圆,无柄,基部近圆形或狭,鲜绿色至黑绿色.边缘常皱褶呈波状,并具有不易发现的细锯齿,但当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14.
里塘河亚洲苦草分布特点及光照因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对上海市临港新城里塘河水体状况和亚洲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分布特点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亚洲苦草生长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里塘河透明度为80~100 cm,苦草生物量按生长在水深20~30 cm、30~60 cm、60~90 cm、90~120 cm 4个范围计算,随水深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其中60~90 cm水深范围内亚洲苦草生物量最大。苦草密度与水深成负相关,而平均叶长与水深呈正相关,河道近岸苦草密集,中间最深处无水草生存。室内进一步研究表明,平均每株生物量、分蘖数、平均根长、光合放氧速率均随着光照强度降低而降低(P0.01),10μmol/(m2·s)为临界光照强度,这时亚洲苦草生物量开始出现负增长,其光合放氧速率为10.52μmol/(g·h),仅为80μmol/(m2·s)光照强度组的22.79%。该研究表明河道苦草分布深度与透明度深度相一致,进一步揭示了低光条件下苦草群落难以繁殖扩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玉米芯同时作为反硝化碳源和生物膜载体的人工强化生物反应器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p.)循环养殖废水的脱氮效果,并对新型反应器脱氮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人工强化挂膜方式可明显缩短装置的启动时间,新型脱氮装置具有良好的脱氮效果,氨氮可从(8.00±2.22)mg·L~(-1)降至3.50 mg·L~(-1),硝酸盐可从(31.50±1.57)mg·L~(-1)降至0.5 mg·L~(-1),较好地实现了高溶氧养殖废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总氮去除率达85%以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人工富集培养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均较为成功,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玉米芯表面生物膜菌群也随之发生变化,参与脱氮的硝化细菌菌属主要由亚硝酸螺菌属(Nitrosospira)、亚硝酸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硝酸球菌属(Nitrosococcus)3个属组成;丰度最大的反硝化菌属为产碱菌属(Alcaligenes)、副球菌属(Para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相似文献   
16.
神 仙 鱼(Pterophy11umeimekei)又称燕鱼、小鳍帆鱼、天使鱼等,属于丽鱼科天使鱼属,原生活于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有较高观赏价值的热带鱼,有“观赏鱼皇后”的美称。神仙鱼喜栖息于水中层,对水质要求不甚严格,在 20~32℃中性或微酸性的软水中均能较好生长,养殖比较容易。笔者对神仙鱼的苗种繁育技术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条件与方法 1.亲鱼来源 神仙鱼亲鱼需“青梅竹马”从小配对。笔者从重庆市北碚区一业余观赏鱼爱好者家里购得神仙鱼亲鱼,体长15cm,体高17cm,体表…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城市水体的管理和保护,针对苏州市的23个河道断面开展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调查。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备选指标的分布范围、判别能力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适宜城市水体生态健康评价的核心指标。再利用比值法计算各核心指标值并累加求和得到各样点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Benthic macroinvertebrate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结果显示:苏州市城区和参照点共发现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22种,隶属于3门6纲9目14科。经过指标筛选,得出适宜评价苏州的BIBI指数由以下6个指标组成,分别是总分类单元数、节肢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广布种百分比、昆虫纲个体百分比、耐污类群个体百分比。经计算BIBI的最佳期望值为4.01,即BIBI值≥4.01为健康,3.01~4.01为良好,2.01~3.01为一般,1.01~2.01为较差,<1.01为极差(区间范围为左闭右开,且BIBI≥0)。根据BIBI结果,苏州市各断面水体生态健康程度参差不齐,处于一般和良好的位点多于健康的,不同季节各点的健康状况是不同的。通...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悬沙对菹草叶绿索含量、光合生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和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悬沙处理96h后,各组菹草叶片的叶绿素а和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均相差不大,叶绿素a/b值都在2.50以上,属于正常范围,变化幅度不大;悬沙与菹草毛产氧量和净产氧量均呈曲线相关(y =0.0069x2-0.1085x+0.5155,R2=0.9431,y=0.0069x2-0.1085x +0.3836,R2=0.9431),根据不同浓度的悬沙和水下10cm出光照强度的对臆关系得出水下光照强度(y)和菹草净产氧量(x)相关性(y=-4773.5x2+3219.7x+389.28,R2=0.9403),由此得出菹草的光补偿点为389lx;悬沙处理的不同时间内,刚开始24 h,菹草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而上升,48 h后菹草的CAT活性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到实验结束时,菹草的CAT活性随着悬沙浓度的增加而上升,整体来说,在悬沙处理的96h内,菹草的CAT活性在6.80~10.01mg/(g·min)波动,菹草体内CAT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对比较稳定,受到影响较小.菹草对悬沙胁迫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因此,是一种在含沙量较高的水体中进行生态修复的良好的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9.
邵留 《重庆水产》2002,(1):20-2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增,造成环境污染,养殖池塘因水源水质恶化而造成死鱼的事故时有发生;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水体中微生物大量繁殖,病害越来越多,而鱼药滥用对鱼和其食用者均易造成药害。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与重复利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是渔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本文对目前水产养殖中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建立高效,节能,健康的生态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Hg2+胁迫下细叶蜈蚣草对水体总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在不同梯度浓度的Hg2 处理下,细叶蜈蚣草对水体总磷去除效果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和Hg2 浓度为0.10 mg.L-1试验组在Hg2 处理的96 h内,细叶蜈蚣草对水体总磷去除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0.50 mg.L-1和1.00 mg.L-1试验组在48 h内,细叶蜈蚣草对水体中总磷去除率一直上升,但96 h后对水体中总磷的去除率明显下降;Hg2 浓度大于1.50 mg.L-1的试验组中细叶蜈蚣草对水体中总磷去除率一直下降。同时,细叶蜈蚣草对水体总磷去除率的均值与Hg2 浓度亦均呈曲线关系,细叶蜈蚣草对水体总磷去除速率的均值与Hg2 浓度均呈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