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1篇
  11篇
综合类   8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应用PCR-SSCP分析方法,对88头肉牛的肌肉生成抑制素基因(MSTN)的第1内含子部分序列进行了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在MSTN基因第1内含子819~1 127bp处存在6种基因型,即AA、BB、CC、AB、BC和AD.对该多肽片段克隆测序,结果共存在4种等位基因A、B、C和D.经统计发现,在夏洛莱牛群体中,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较高,达到78.37%,等位基因C的频率为0;在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等位基因B的频率较高,为54.90%,而等位基因D的频率为0.  相似文献   
62.
在大棚种植条件下,以小青菜、杭白菜和苋菜3种蔬菜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了3个不同的施肥处理:常规施肥(75.00 kg/hm2)、减量25%(56.25 kg/hm2)和减量35%(48.75 kg/hm2).研究了施肥水平对这3种蔬菜的硝酸盐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减量施肥能有效降低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2)减量施肥对此3种蔬菜的营养品质指标V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无显著影响.(3)减量施肥使蔬菜CAT酶活性上升,POD和SOD酶活性下降,可能导致H2O2减少,羟自由基减少,进而引起叶片脂膜过氧化减轻,MDA含量降低;同时使NR酶呈上升趋势,其活性与施肥量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土壤肥力适度的条件下,适当减少施肥量既能降低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且能保持产量,保证营养.  相似文献   
63.
对松辽黑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T-A克隆和序列测定,在分析序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与GenBank中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I基因5'调控区存在C/EBPb、MATM、Oct-1、CF-1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IGF-I的转录调控和起始以及特异表达有关.在该非编码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2.22%,不存在SINEs、LINEs、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而发现存在1个(CA)18微卫星位点.在松辽黑猪IGF-I基因5'调控区,松辽黑猪与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各物种间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0%、98.8%、90.7%、91.6%、90.6%.MUPD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野猪与大白猪先聚为一类,再与松辽黑猪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而山羊和绵羊先聚成一类,再与牛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然后再与猪的一支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4.
采用PCR技术对13个从国外引进的樱桃谷鸭的Cytb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结果基于Kimura 2-parameter模型进行遗传距离的计算,平均遗传距离0.0104,通过DnaSP共检测出18个位点碱基存在变异,其中包括3个简约信息位点;可构成两种主要的单倍型,选取8个鸭品种并用构建了部分鸭科动物的系统发育树,发现樱桃谷鸭与棕颈鸭、太平洋黑鸭、麻斑鸭、野生黄嘴鸭归为一类,具有较高的亲缘性,利用简约信息位点可将8个鸭品种分为三个单倍型,因此研究的结论可以用于鸭科动物的遗传标记筛选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65.
13/17染色体易位纯合子猪群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 6 0条随机引物对 13/ 17罗伯逊易位纯合子猪、易位杂合子猪及正常核型猪的群体基因组 DNA进行了RAPD分析 ,筛选出 2 2个产生多态性的随机引物 ,计算出 3个群体间及群体内的共有带率 (F)及遗传距离指数 (D) ,并以此绘制出群体的亲缘关系树状图。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计算出遗传多样性指数 (Ho)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t检验 ,结果表明了该群体的变异情况。该群体的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间的变异 ,群体间的变异大于群体内的变异。利用 RAPD技术可快速有效地检测亲缘关系较近的猪群体的 DNA多态性 ,RAPD技术在猪的基因组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猫细小病毒(FPV)CU-4株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本实验室分离保存的FPV CC-1株NS1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毒株NS1基因序列长度约为2.35 kb,该基因的阅读框总长为2007 bp,编码668个氨基酸。该序列与FPV193/70株、PLI-IV株、TU-2株、CU-4株、94-1株和X J-1株的NS1基因比较,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9.0%、98.9%、98.8%、98.7%、98.6%、99.4%,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8%、98.7%、98.5%、98.7%、98.5%、99.3%。该毒株与犬细小病毒(CPV)、貂细小病毒(MEM)、大鼠细小病毒(RPV)、猪细小病毒(PPV)、鹅细小病毒(GPV)、鼠细小病毒(MVM)NS1的进化树分析表明,它与MEM和CPV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与PPV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67.
不同脂肪源对填饲鹅肥肝及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将450只70日龄同批孵化、体重相近、健康的朗德鹅随机分成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组和Ⅲ组为试验组;每组均为150只,组内3个重复。Ⅰ、Ⅱ、Ⅲ组在超饲养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的鹅油、2%豆油和2%玉米油,研究不同脂肪源对朗德鹅填饲3周后肥肝生产性能、肝外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结果:①肥肝均重、肝体比和肝屠比Ⅰ组与Ⅱ组、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Ⅱ组与Ⅲ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料肝比Ⅱ组与Ⅲ组均低于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Ⅰ组最高,Ⅱ组最低,Ⅲ组介于二者之间。②屠体重、屠宰率、全净膛重、全净膛率等屠宰性能指标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③腹脂重、腹脂率Ⅱ组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其它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皮脂厚试验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植物油组产肝性能明显优于动物油组,其中豆油组肥肝性能最佳,腹脂沉积最少。  相似文献   
68.
1991年2月我们获得3窝13/17易位杂合子猪互交后代,经核型鉴定发现有3种不同核型,即正常核型(2n=38,XX或 XY)、13/17易位杂合子[2n=37,XX或XY,rob(13/17)]、13/17易位纯合子[2n=36,XX或XY,rob(13/17)].为了进一步探明13/17易位纯合子及杂合子的种质特性,我们对这3种核型的11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69.
对松辽黑猪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5′调控区进行了T-A克隆和序列测定,在分析序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与GenBank中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研究。结果表明: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存在C/EBPb、MATal、Oct-1、CF-1等多个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可能与IGF-Ⅰ的转录调控和起始以及特异表达有关。在该非编码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2.22%,不存在SINEs、LINEs、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而发现存在1个(CA)18微卫星位点。在松辽黑猪IGF-Ⅰ基因5′调控区,松辽黑猪与野猪、大白猪、牛、山羊、绵羊各物种间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0%、98.8%、90.7%、91.6%、90.6%。MUPD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聚类结果表明,野猪与大白猪先聚为一类,再与松辽黑猪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而山羊和绵羊先聚成一类,再与牛聚类形成一个大分支,然后再与猪的一支汇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70.
肥胖基因(Obese,Ob)于1950年首次在小鼠体内被发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Zhang Y等人通过定位克隆技术从C57BL/6J(B6)突变系小鼠体内获得小鼠Ob基因cDNA的完整序列,从而掀起了Ob基因的研究高潮。肥胖基因的产物——瘦蛋白(Le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