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28篇
植物保护   5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试验研究了大蒜茎粉和牛至草粉对镜鲤(Cyprinus specularis)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性能及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7个处理组:G1空白对照组,G2添加黄霉素10 mg/kg,G3、G4分别添加大蒜茎粉0.5%和2.5%,G5、G6组分别添加牛至草粉0.1%和0.5%,G7混合添加大蒜茎粉0.5%和牛至草粉0.5%。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初始体重为(201.45±16.25)g,试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与G1空白组对比,G3、G4和G6显著提高了肝胰脏SOD活性(P0.05),G3、G4显著降低了血清MDA含量(P0.05),G5、G6显著降低了肝胰脏MDA含量(P0.05)。与G1空白组对比,G5、G6和G7显著提高了脾脏溶菌酶活性(P0.05),G3、G4和G5、G6显著提高了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G3和G5显著提高了血清补体3、补体4活性(P0.05)。与G1空白组对比,G3、G4、G5和G6显著提高了鱼体肌肉粗蛋白质含量,G4和G7显著提高了肌肉持水能力(P0.05);各试验组肌肉粗水分、pH值和嫩度无显著差异(P0.05)。在饲料中添加大蒜茎粉和牛至草粉提高镜鲤非特异免疫性能,改善鱼体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32.
今年以来,通河县支行将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将优化信贷结构把握预调微调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将银行难贷款与企业贷款难紧密结合。强化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全面改进和提升金融支持与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促发展的意见》基础上,先后出台《通河县2013年货币信贷工作指导意见》、《通河县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年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办法》、《通河县支行支农再贷款管理制度》等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3.
不同促生长剂对虹鳟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促生长剂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A、B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那西肽2 mg/kg和4 mg/kg,c组添加大蒜素15 mg/kg,D组添加黄霉素8 mg/kg,E组为对照组.饲料为膨化饲料,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43.05%,粗脂肪为23.02%.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80尾鱼,初始体重为(33.78±1.99)g.试验期间,水温为(14.5±2.0)℃,溶氧为(8.9±1.1)mg/L,每天饲喂2次.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C、D组虹鳟的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8.5%、6.9%和8.5%,饵料系数分别降低8.3%、7.5%和2.5%,增重率分别提高13.4%、10.35%和12.62%,鱼体粗蛋白分别提高2.69%、8.58%和2.88%,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不同促生长剂,鱼体肾脏中SOD酶活性和肝脏中溶菌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肝脏和血浆中SOD酶活性及鳃组织中溶菌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在饲料中添加2mg/kg那西肽、15mg/kg大蒜素和8 mg/kg黄霉素,可以改善虹鳟的生长性能,提高鱼体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34.
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玉米粗缩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近几年来的发生特点和为害情况 ,具体阐述这两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病原生物学、发生影响因素、合理的防治措施 ,为今后更好地识别和防治这两种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水稻白叶枯病是湖北稻区中、晚稻常发病害。80年代平均年发生面积达 1 80 .8khm2 ,平均年自然损失达 1 9.0 5万 t。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鄂东北、鄂东南及鄂北稻区。其间发生规律表现为 :初夏、盛夏大风、暴雨多的年份流行面广 ,为害重 ,淹过水的中稻和秧田淹过水的双季晚稻发生受害重。90年代湖北稻白叶枯病的发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年平均发生面积 1 0 4 .2 khm2 ,年平均自然损失万吨 ,为害较 80年代明显减轻。作者收集了有关气象资料 ,并对稻白叶枯病的侵染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 ,弄清了 90年代白叶枯病发生水平降低的原因 ,为稻白…  相似文献   
36.
SOX5蛋白对公鸡精子发生和精子活力的作用及其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明SOX5蛋白在家禽睾丸发育中的表达规律,分析其在睾丸发育和精子活力调控中的潜在作用。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0、5、15、40和60周龄北京油鸡公鸡睾丸中SOX5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比较其在40周龄正常公鸡与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SOX5蛋白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表明,SOX5 mRNA和蛋白在不同周龄公鸡的睾丸中均有表达,且差异显著(P0.05)。SOX5mRNA和蛋白表达量趋势一致;随着周龄的增加,其表达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0和5周龄SOX5蛋白主要在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中表达;15周龄SOX5蛋白在支持细胞、各级精母细胞、圆形精子细胞和成熟精子中均高表达;40周龄表达量有所降低。SOX5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趋势与公鸡性成熟和繁殖机能衰退的趋势一致,即性成熟前后和繁殖高峰期表达量较高,在性发育前和生精机能减退时表达量较低。此外,40周龄弱精子症公鸡睾丸中,SOX5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公鸡(P0.05)。综上表明,SOX5的表达量与公鸡睾丸发育水平和精子活力存在一定的相关,可能对其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7.
试验旨在探究谷朊粉替代鱼粉对福瑞鲤生长性能、血清生化、肝脏抗氧化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健康、初始体重为(9.16±0.03) g的福瑞鲤二号180尾,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对照组(CW组)饵料中添加5%鱼粉,2个试验组分别用谷朊粉替代50%(WA组)和100%鱼粉(WB组)。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WA组和WB组福瑞鲤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肥满度与肝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鱼体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和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WA组福瑞鲤肝脏丙二醛含量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福瑞鲤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对照组显著高于WA组和WB组(P<0.05)。WB组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性较WA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谷朊粉替代50%~100%鱼粉可改善福瑞鲤生长性能,谷朊粉替代50%鱼粉可提高福瑞鲤肝脏抗氧化能力,替代100%鱼粉会降...  相似文献   
38.
39.
试验研究了不同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初重(11.07±2.42)g大鳞纪幼鱼(Barbus capito)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饲料蛋白质水平设7个梯度:30.24%(G1)、33.22%(G2)、36.23%(G3)、39.33%(G4)、42.15%(G5)、45.33%(G6)和48.12%(G7),每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试验鱼饲养周期为56d。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影响前肠和中肠的蛋白酶活性;G5前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和G7(P〈0.05);G4中肠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G1、G6和G7(P〈0.05)。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后肠蛋白酶活性先增大、后降低。各处理组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的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胰腺淀粉酶活性降低:G7前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3和G6(P〈0.05);G7中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和G4(P〈0.05);G7后肠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组(P〈0.05);G7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G1、G2、G3和G4(P〈0.05)。从而得出结论:饲料蛋白质水平显著影响大鳞鱼巴幼鱼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而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不显著。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9.33%时,大鳞鱼巴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40.
温度和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温度(16、23、30℃)与不同饲料脂肪水平(5%、8%、11%、15%)对松浦镜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 mirror幼鱼(体质量为5.51 g±0.05 g)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试验在36个盛水150 L的循环水族箱中进行,共饲养70 d.结果表明:1)16℃时,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降低,低脂组(5%、8%)显著高于高脂组(11%、15%)(P<0.05);15%脂肪组肝胰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8%脂肪组(P<0.05),低脂组(5%、8%)脾脏MDA含量显著高于15%脂肪组(P<0.05).2)23℃时,肝胰脏溶菌酶(LYZ)活性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8%脂肪组(P<0.05),5%和15%脂肪组肝胰脏SOD活性显著低于8%和11%脂肪组(P<0.05);肝胰脏MDA和脾脏SOD、MDA均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3)30℃时,15%脂肪组肝胰脏LYZ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5%脂肪组血清IgM质量浓度显著低于11%脂肪组(P<0.05).4)各温度下,饲料脂肪水平对松浦镜鲤幼鱼脾脏LYZ、血清ALP、C3、c4以及脾脏CAT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5)各饲料脂肪水平下,温度都对松浦镜鲤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综合以上结果,从鱼体免疫角度推测松浦镜鲤幼鱼在16℃和23℃时饲料脂肪添加量分别不宜超过8%和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