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21.
建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激动剂药物筛选模型,并用该模型筛选出具有上调LDLR功能的黑茶品类。合成LDLR启动子片端(189bp),克隆入含有萤火虫荧光素梅报告基因的p GL3-basic载体中,构建了重组报告基因质粒p GL3-LDLR,以p RL-TK为内参质粒,瞬时转染人肝癌细胞Hep G2;以降脂药物辛伐他汀作为阳性对照物,优化反应条件,再应用该模型对8种黑茶水提取物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辛伐他汀对荧光素酶的表达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且呈一定剂量的依赖性,Z′因子为0.72,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和稳定性,成功地建立了靶向LDLR转录活性的双报告基因筛选体系,并发现待测黑茶均有一定的激动活性,其中金花天成茶对模型的激活值最高,激活值达1.761。  相似文献   
122.
正2005年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确立了官方兽医制度,官方兽医是实施动物疫病防控,保障养殖业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一步加强官方兽医制度建设,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为确保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社会发展和依法执法进程快速推进,监管问责机制逐渐完善,追责力度越来越大,个别官方兽医对岗位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为了解决长期纯林经营模式下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力衰退、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量下降等问题,探究马尾松人工林在自然演替程度下生物量与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以及相关关系。  方法  以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太子山3种不同自然演替程度下的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地法探究其生物量与生物多样性、林分密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 40年生林分与50年生林分的生物量相对于30年生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40年生林分的平均生物量最高。②多样性指数随着演替的进行不断增加,但在不同演替阶段有所差异。其中Shannon-Wiener指数与Simpson指数在各个演替阶段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Pielou指数在40年生林分与50年生林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都与30年生林分差异显著(P<0.05);功能丰富度、功能多样性与Pielou指数变化一致;功能离散度在40年生林分与其他演替阶段的林分都差异不显著(P>0.05),30年生林分与50年生林分差异显著(P<0.05);功能均匀度在各个演替阶段林分之间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③林分密度在40年生林分与其他演替阶段的林分都差异不显著(P>0.05),30年生林分与50年生林分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变化趋势随着演替程度的进行有所增加。④最佳解释模型中,解释变量包含功能离散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以及Pielou指数,其中功能离散度相较于其他物种多样性指数更能有效地解释生物量的变化。  结论  生物多样性因子对生物量的变化具有一定可解释性,其中功能参数中的功能离散度对于生物量的影响最大。图1表4参34  相似文献   
124.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探明喀斯特土壤侵蚀特征,对石漠化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样品分析、直剪试验与模拟冲刷试验,研究了典型喀斯特地区不同地类的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灌丛地土层厚度大于林地和坡耕地的土层厚度;(2)该区土壤紧实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坡耕地<灌丛地<林地;(3)在土壤崩解速率及土壤冲刷模数方面,坡耕地>灌丛地>林地.整体上,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表现出极强的差异性,灌丛地与林地间差异性不显著.因而保持与恢复喀斯特地区植被、减少耕作活动是防治土壤侵蚀和控制石漠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5.
黔中喀斯特地区岩性对表土理化性状及抗冲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喀斯特地区岩性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抗冲性的影响,对探明石漠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黔中喀斯特地区5种不同岩性上发育的表层土壤,分别测定其理化性状和抗冲性。结果表明:岩性对土壤机械组成、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均有显著影响。碳酸盐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发育的土壤理化性状最好,砂岩类(长石砂岩和紫色长石石英砂岩)次之,煤系地层土壤结构最差。煤系地层的抗冲性能也显著低于其他岩性组。因此进行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治时,应针对不同岩性土壤状况分别治理,尤其加强煤系地层土壤流失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6.
国产冻干苗-15℃保存,进口苗-2℃-8℃保存,油乳剂和铝胶苗2℃~8℃保存。  相似文献   
127.
在四川盆地,由于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每年干旱造成的水稻减产十分惊人。在目前水资源日益短缺和广大丘陵区灌溉条件近期不可能明显改善的条件下,研究、推广水稻节水、抗旱栽培对于稳定与提高我省粮食生产能力、促进种粮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国家“973”和“863”项目的资助下,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和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系等单位合作,自1998年开始系统研究覆盖旱作水稻,探索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并从2001年起在我省中江县、富顺县及简阳市的典型缺水地区和望天田大面积示范水稻覆膜节水抗旱栽培技术,均获成功。各地的示范表…  相似文献   
128.
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问题。本文从那曲高寒草地畜牧业入手,谈了挑战、机遇和对策,仅供商榷。  相似文献   
129.
130.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生态学与地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它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笔者在对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研究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最后指出了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将来发展需要解决与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