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宁研518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山东金诺种业有限公司在2010年以自选系J16作母本、JN09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于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易制种、适应机械化作业等特点,适宜于山东省夏玉米区种植。系统地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思路、技术路线、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等。同时,在多年高产创建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宁研518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的组装集成。  相似文献   
52.
为进一步探究膨化沉性饲料在菊黄东方鲀(Takifugu flavidus)养殖中的合理应用,在盐度7~10、水温22.6~29.4℃条件下,于室内水泥池开展了为期62 d的膨化沉性饲料与粉状饲料饲喂菊黄东方鲀的对比试验,比较2种饲料对鱼体生长和养殖系统氮(N)、磷(P)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1)2个饲料组鱼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净产量、成活率、比肠长、肥满度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膨化沉性饲料组鱼的肝体比、脏体比显著高于粉状饲料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粉状饲料组(P0.05)。(2)饲料是养殖系统中N、P的主要输入源,分别占总输入的67.7%~72.9%和76.4%~82.6%,其次为水体和养殖生物;养殖试验中膨化沉性饲料组投入的N、P量(51.46、9.64 g/m~2)显著低于粉状饲料组(65.97、14.18 g/m~2)(P0.05)。(3)废水(换水+终末水体)为N、P的主要输出源,分别占输入总量的61.7%~62.8%和45.2%~51.7%,其次为鱼体固定和吸污输出;膨化沉性饲料组经废水输出的P(5.71 g/m~2)和经吸污输出的N、P量(4.18、3.48 g/m~2)均低于粉状饲料组(8.88、6.11、4.50 g/m~2)(P0.05);被鱼体固定的N、P量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膨化沉性饲料组N、P的利用率分别为18.0%和16.5%,较粉状饲料组分别高42.9%和139.1%;水体N、P负荷量分别为70.55、15.35 kg/t,较粉状饲料组分别低32.9%和44.1%。研究表明,采用膨化沉性饲料饲喂菊黄东方鲀能提高饲料中N、P的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系统的N、P排放。  相似文献   
53.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自然生态环境的发展,对于实现经济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对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病虫害对于植物生长具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利用植物保护技术进行防治,才能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基于此,分析了植物保护与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意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4.
济糯33系济宁市农科院2013年以济588作母本、济015作父本杂交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2017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口感好、品质优、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在山东地区作为鲜食专用甜糯玉米品种种植。文章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绿色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糯玉米种植效益和改善品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5.
通过本地猪疫病的调查,在2006~2007年度本病是影响或持续影响养猪业的一种重要性的传染病。本病的病程和疗程比较长,愈后一般影响该猪的生长发育,应引起重视。猪副伤寒,是由猪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56.
以偶氮二异丁脒二盐酸盐(AIBA·2HCl)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合成了N-乙烯基甲酰胺(NVF)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ADMAC)的共聚物,并对产物进行了FTIR、DSC表征。在单体质量比m(NVF)/m(DADMAC)=1下,探讨了单体总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及产物特性粘度的影响;考察了产物在瓦楞纸浆中的助滤助留效果。研究结果表明,NVF与DADMAC发生共聚,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7h的聚合条件下,单体的总转化率为96.3%,产物特性粘度为65.2ml/g、正电荷量为0.7094mmol/g;在弱碱性条件下,当NVF-DADMAC共聚物(PNVF-DA)的添加量为0.75%(以绝干浆计)时,打浆度降低23.8%、去浊率为62.7%。  相似文献   
57.
根据1998年至2010年观察结果,认为柑桔栽培北缘地区柑桔潜叶蛾初始虫源与当地4,5月温度高低无关,而与梅雨、台风降雨、静止锋、下沉气流等天气现象相关,提出该虫可能由外地迁入的论点。  相似文献   
58.
为明确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的病毒种类, 2020年4月在崇明、金山、奉贤、嘉定、闵行和浦东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叶片样品11份, 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对不同来源的混合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表明, 样品中含有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树皮裂纹类病毒Citrus bark cracking viroid(CBCVd)和柑橘类病毒Ⅴ Citrus viroid V(CVd-Ⅴ)。同时发现, 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基于CTV和CYVCV的CP全长基因及CBCVd和CVd-Ⅴ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了CYVCV的分离物与地理来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外, 其余病毒及类病毒均没有严格的地域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开展‘红美人’柑橘种苗病毒检测及病毒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概述了玉米新品种鲁宁184的选育目标与技术路线以及选育过程,总结了其品种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对蟪蛄在上海桔区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蟪蛄在上海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8月下旬,7月上中旬是主要发生期;雌雄性比为1∶(0.93~1.23);该虫对桔树的危害重于黑蚱蝉.提出了防治蟪蛄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