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本研究应用ICP—SPECI型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对两个不同月龄的香猪血浆Cu、Zn、Mn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香猪血浆中Cu、Zn、Mn含量不同,二月龄香猪血浆中Cu含量低于1月龄的香猪,统计学t检验证明两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月龄香猪血浆Zn、Mn含量略高于1月龄,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还对1—4月龄香猪的相对生长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月龄香猪的相对生长率最高,3月龄香猪的相对生长率最低,4月龄香猪的相对生长率为中等水平.实验证明血浆中CU对香猪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阐述教学质量和教学质量评价的基础上,介绍了我校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与探索,并就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3.
桃裂果病在不同品种上发病程度不同,主要以晚熟桃发病较重。裂果主要有3种类型,即横裂、纵裂和3角形裂等。本文从裂果果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4.
为加快推进科技进步,积极应用水稻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2009年我站特设置如下旱育秧栽培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35.
枸杞新品种“宁杞3号”扦插育苗优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枸杞(Lycium)属于茄科枸杞属(Lycium L)植物.传统医学认为枸杞具有"滋肝明目,清肺补肾"之功效,现代临床医学证明,枸杞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功效.  相似文献   
36.
<正> 西瓜植株枯萎致使西瓜减产,乃至绝收。引起西瓜枯萎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由西瓜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E.F.Smith)Snyder et Hansen]侵染造成西瓜枯萎病。二是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侵染所致。福州市西瓜枯萎病采用以瓠瓜为砧木嫁接栽培,可以很好地防治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达到99%以上。目前威胁福州市西瓜生产的主要障碍是西瓜根结线虫的侵染为害,造成大面积减产,以至绝收。对此,我们对南方根结线虫的危害情况及其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为提高西瓜产  相似文献   
37.
枸杞组织培养中青霉素对细菌污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枸杞组织培养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分别在分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480mg/L的青霉素溶液抑菌效果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38.
目前池塘育种不仅数量有限,而且规格偏小,直接影响成鱼养殖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和放养面积的扩大。为了探讨在沿海平原地区利用冬闲田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可能性。1983年冬,我所在晋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和岸兜鱼种场的协作下,利用该场三块冬闲田地,  相似文献   
39.
便携式枸杞采摘机对枸杞树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携式枸杞采摘机的研制成功,实现了枸杞机械采摘。简述了便携式采摘机采摘时对枸杞树的行距、树形、果实数量和大小的要求,符合要求的枸杞树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采摘机的效果,提高枸杞采摘机的采摘效率。  相似文献   
40.
农业科技成果在未应用于生产之前,只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经过转化,才能发挥作用,形成生产能力,并获得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了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