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聂国兴  周夏 《饲料工业》2001,22(12):28-29
根据乌鳢的营养需要,设计了乌鳢的配合饲料配方,饲养试验表明:配合饲料养殖乌鳢,可以避免投喂野杂鱼带来的水质严重污染、池塘养殖环境恶化、乌鳢发病率较高等现象。同时,乌鳢配合饲料的成功应用,促进了乌鳢的规模化养殖,降低了乌鳢的养殖成本(34.66%),提高了乌鳢的成活率(10.59%)。  相似文献   
62.
通过国标法(GB6435-86,以下简称GB法)、国标改进法(以下简称改进法)和sh10A水份快速测定仪法(以下简称仪器法)三种方法测定饲料中水份含量,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3.
不同浸提方案对饲用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木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自身难以被单胃动物消化利用,而且对饲料中其它养分的消化吸收具有明显的干扰和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添加含有木聚糖酶的饲用复合酶制剂不仅能有效地消除木聚糖的抗营养作用,而且能全面促进饲料养分的消化和吸收利用,提高饲料代谢能值和动物的生产性能,增进畜禽健康,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拓宽饲料原料的范围。但木聚糖酶活性的测定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在检测过程中,不同的研究单位、生产单位采用不同浸提溶剂、不同浸提条件对待测样品进行浸提处理,造成同一样品多种检测结果的局面,结果之间没有可…  相似文献   
64.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_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金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_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SGLT_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P<0.05)、42.17%(P<0.01)和16.87% (P<0.05);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在摄食后2 h血糖仅为5.56 mmol·L~(-1),0.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上调前肠SGLT_1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65.
乌鳢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本文分析了乌鳢肌肉常规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钙和磷 )的含量。同时对其蛋白质的17种氨基酸和肌肉中的主要微量元素铁、铜、锰、锌进行了测定。通过与其它鱼类营养成分的比较 ,表明乌鳢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66.
<专刊>= <栏目>=研究论文 <图片>= <表格>= <连载>= <来源>= <中图分类号>=S963.1 <主题分类>= <行业分类>= <本刊专题>= <本刊编号>=1005-8737-(2007)07-066-06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0423014000);河南省动物学重点学科资助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维拉帕米对恩诺沙星在脊尾白虾体内代谢及消除的影响,在水温(18.1±0.5)℃条件下,对照组每天以10mg/kg体重剂量连续7天投喂脊尾白虾恩诺沙星,维拉帕米组在投喂恩诺沙星的同时以4 mg/L剂量药浴脊尾白虾维拉帕米,比较了维拉帕米组和对照组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的浓度变化与消除动力学统计矩参数。结果显示,肝胰腺、肌肉、和鳃3种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均随时间呈规律性递减,维拉帕米组3种组织中的恩诺沙星浓度、AUC和t1/2β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维拉帕米组各组织中的环丙沙星的浓度和AUC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组3种组织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β、C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维拉帕米抑制了脊尾白虾体内恩诺沙星的代谢及消除速率。  相似文献   
68.
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水产养殖专业人才,提高水产养殖专业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满足快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需求,本文以具体实验为例,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在加强学生认知和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注重学生的过程化管理,并注意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探究牛磺酸对脂质氧化饲料饲喂下黄河鲤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实验先用等量的氧化鱼油(记为OFO)替换基础日粮(记为FO)中的新鲜鱼油,接着将不同含量(0.4%、0.8% 和1.2%)的牛磺酸分别加入OFO组饲料中(分别记为T0.4、T0.8和T1.2),对初始体重为(8.74±0.01)g的黄河鲤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与FO组相比,OFO组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增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降低。上述所有指标在T0.4、T0.8和T1.2组中均显著高于OFO组。另外,OFO组中肝胰脏抗氧化酶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FO组,而牛磺酸添加组中肝胰脏和肠道的抗氧化酶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与FO组相比,OFO组中的肠道消化酶活性,肠绒毛高度、肠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降低,而在牛磺酸添加组中均得到提高。同样的,OFO组中肠道微生物组成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降低,条件致病菌丰度明显升高,而有益菌的丰度却有所下降,这些不良现象在牛磺酸组中均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表明,牛磺酸可缓解脂质氧化饲料对黄河鲤造成的生长性能抑制、肠道组织结构破坏、消化功能下降及肠道菌群紊乱等不良影响。结合本研究结果,在氧化脂质饲料中牛磺酸的建议添加剂量为0.4~0.8%。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牛磺酸对鱼类肠道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草鱼小肽转运载体PepT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PepT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2 762 bp,包含141 bp的5′UTR序列,479 bp的3′UTR序列,2 142 bp开放阅读框,编码713个氨基酸;草鱼与鲫(Carassius auratus)、斑马鱼(Danio rerio)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77.6%和74.0%,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8.0%和76.7%;与其他物种的核苷酸同源性为53.9%~59.1%,而氨基酸的同源性为57.2%~61.8%。经预测,其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79.29 kD,等电点为5.87,该蛋白具有与哺乳动物十分相似的11个螺旋跨膜结构,跨膜区氨基酸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草鱼PepT1基因与鲫鱼和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利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结果显示,PepT1在草鱼前肠组织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组织;草鱼出膜7 d后PepT1 mRNA表达量相对稳定;昼夜节律研究发现,肠道PepT1基因夜间的表达量较白天高。本研究旨在为小肽转运载体PepT1介导肠道转运小肽调控草鱼对饲料蛋白消化吸收的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