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79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林业   656篇
农学   489篇
基础科学   404篇
  430篇
综合类   3270篇
农作物   388篇
水产渔业   237篇
畜牧兽医   1927篇
园艺   491篇
植物保护   17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1.前言自古生息在我国云贵高原和四川部分地区的布依族,约有人口250多万,位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第十位(7),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102.
为探究高原农区春青稞农田耗水规律、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以"喜马拉22"为试材,于田间设置了75%~80%θ_f(CF)、65%~70%θ_f(QK_1)、55%~60%θ_f(QK_2)和45%~50%θ_f(QK_3) 4个土壤水分下限调控水平和1个旱作处理(CK),分析了不同土壤水分水平调控下的春青稞耗水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春青稞生育期耗水量、耗水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回升的趋势,且二者随土壤水分调控下限的降低呈直线下降,耗水强度基本在5 mm/d左右浮动。灌水较旱作处理提高了春青稞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增幅16.08%。QK_1、QK_2、QK_3较CF降低了春青稞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相对生长率,且生长后期的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生长率随土壤水分调控下限的降低而减小。干物质积累与气象因子间的回归分析表明降雨量与干物质积累间线性关系极显著,相关系数r=0.980 3。灌水较旱作处理提高了春青稞产量,增产幅度介于11.74%~53.46%之间。当土壤水分调控下限降至55%~60%θ_f时,春青稞产量达6 237.05 kg/hm~2,较CF提高28.30%。春青稞产量与生长季降雨量极显著正相关(r=0.994 5),与气温极显著负相关(r=-0.974),二者对产量的综合影响系数达99.23%,说明生长季降雨量、气温是影响高原农区春青稞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03.
湖南植烟土壤磷素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湖南省植烟土壤磷素状况,对湖南烟区的4 866个土壤普查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南省植烟土壤全磷含量整体偏低,均值为0.74 g·kg~(-1),低于适宜值,呈中等强度变异。"适宜"(1.0~1.5 g·kg~(-1))和"高"(1.5g·kg~(-1))的植烟土壤仅为14.15%和2.00%。土壤速效磷含量很高,均值为38.1 mg·kg~(-1),变异强度较大,约有52.39%的植烟土壤速效磷含量表现为极高(30 mg·kg~(-1)),有21.03%的土壤速效磷含量处于高水平(20~30 mg·kg~(-1)),仅有16.68%的土样处于适宜(10~20 mg·kg~(-1))水平。  相似文献   
104.
<正>当前,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平台。数据显示,2018年,沪深市场并购重组金额约达2.5万亿元,同比上升40%。记者从沪深两市获悉,新年仅过十余天,化工上市公司却接二连三演绎并购重组"大戏"。化企成为并购重组急先锋1月3日,兴发集团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宜昌兴发、金帆达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兴瑞硅材料50%股权,实现对兴瑞硅材料的100%控股,加快整合优质资产。  相似文献   
105.
从杭白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Hangbaiju’)中克隆了4个细胞壁松弛和伸展相关的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基因,分别命名为CmXTH1、CmXTH2、CmXTH3和CmXTH4,序列分析表明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N端都含有23~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区域和保守的催化活性位点DE(I/L)DEFLG以及紧邻的N(R/A)T组成的N端糖基化位点,CmXTH1/2/3的C端均含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mXTH1/2/3/4蛋白的相似度为66.2%。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CmXTH1/2/3属于XTH家族Ⅰ组,CmXTH4属于Ⅱ组。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1)菊花CmXTH1/2/3/4在根、茎、叶和花蕾中均有表达。CmXTH1在根中表达量较高,CmXTH2/3在茎中表达量较高,CmXTH4在花蕾中表达量最高。(2)CmXTH1/2/3/4在花序不同部位表达量有差异,CmXTH1/4在舌状花中表达量最高,CmXTH2/3在筒状花中表达量较高。(3)CmXTH1/2/3/4在舌状花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差异显著,CmXTH1/2在盛花期表达量最高,CmXTH3在衰老期表达量最高,CmXTH4在初开期表达量最高。病毒诱导基因沉默结果表明,CmXTH1/2/3/4沉默系的花序直径和舌状花长度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减小,其中CmXTH4沉默系减小最大,分别减小了25.67%和10.42%,舌状花花瓣表皮细胞与对照相比明显变小,影响了舌状花花瓣的伸长;CmXTH2沉默系的筒状花雄蕊长度和CmXTH4沉默系的花萼直径分别与对照相比显著减小。这表明菊花CmXTH1/2/3/4基因参与了花序的开放,促进了舌状花花瓣的伸长,对于菊花的花序增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不同肥料对毛竹冬笋品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续使用3种不同肥料3年后对冬笋品质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平均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2~0.35,还原米糖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05~0.12,脂肪平均含量中只有处理C的百分比比对照减少0.1,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均为7.5%,粗纤维含量的百分比比对照增加0.07~0.1,砷(As)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12%~20%,铅(Pb)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51%~97%,镉(Cd)含量为绿色食品控制标准的58%~74%。  相似文献   
107.
玉米抽丝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转折点,是决定玉米产量的关键时期。为此,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LIF)技术,以抽丝期玉米叶片为研究对象,快速无损地获取植物生理信息的日变化,重点分析玉米叶片蒸腾效应与叶绿素荧光光谱的相关性,并选择706~748nm波段作为敏感光谱波段,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参数的植物叶片蒸腾速率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荧光强度F730研究玉米叶片蒸腾效应最合适;由于气孔导度反映蒸腾效应,且影响CO_2的同化过程,故以气孔导度的信号之一的叶片温度作为模型输入修正;通过对蒸腾速率与叶片温度、叶绿素荧光强度进行回归诊断与全回归分析,建立了基于荧光强度F730和叶片温度的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分析了蒸腾速率与二者的相关性,模型复相关系数为R=0.833 4,模型校验结果的相关系数R~2=0.879 8,认为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通过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技术实现了对植物生理信息的无损检测与分析,建立的玉米抽丝期蒸腾速率预测模型可为玉米优质高产的水肥精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向矿业废水中通入CO_2气体,经过改变反应条件,使废水中的钙离子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固液分离后达到去除钙离子的目的。考察反应时间、pH值、二氧化碳通气速率、搅拌速度对矿业废水中钙离子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气体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钙离子,当CO_2通气时间为5 min,通气速率150 mL/min,搅拌速率采用"15 min-300 r/min+15 min-50 r/min"模式,废液pH值为10,反应时间为5 h时,废水中的钙离子去除率高达97.98%,大大降低了钙离子浓度,且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适宜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条件和关键影响时段,提高小麦气象型病害监测能力,通过分析赤霉病历史发生特点和规律,结合江苏省历史气象资料、小麦赤霉病系统田和大田调查资料,给出不同关键时段小麦赤霉病的气象促病指标。在此基础上,从小麦自身受病害侵染敏感性和促病气象条件发生概率出发,分别定义感病风险指数和促病风险指数来构建发病风险指数,从而实现了在病害监测时段中单点和区域的发病风险评估。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抽穗、抽穗-开花、开花-乳熟阶段适宜病害发生的气象条件不同,日平均气温14℃、16℃、18℃和相对湿度70%、68%、70%是各个阶段易于促进赤霉病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江苏4月下旬开始小麦赤霉病存在发病风险,累积发病风险度超过70%的集中发病期在5月4—21日,且苏南大部和沿淮淮北中部地区为病害高风险地区,须要结合关键发病时段和区域加强病害防御。  相似文献   
110.
本文调查了2019—2021年乳源县烟叶发展现状,分析了乳源县烟叶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从规划布局、工作方向层面提出了乳源县烟叶高质量发展措施,以期为促进乳源县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