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65篇
农学   126篇
基础科学   44篇
  50篇
综合类   469篇
农作物   59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15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5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31.
薇菜的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薇菜Osmunda Japonica Thunb.为紫萁科蕨类植物,多年生草本。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南和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从分布区域的海拔高度看,多在500~1 500 m的山谷内。薇菜喜湿,多生长于溪边林下的酸性土中。薇菜作为我国传统的山野菜,每年的出口量约100 t左右。其干品中,磷、钾和维生素含量极高,且具有清热、解毒、止血功效,对皮癣、白癜风、水肿、神经疼痛有显著疗效。薇菜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只有少数人工栽培。过度的自然采集,已对野生薇菜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进一步扩大薇菜的人工栽培刻不容缓了。1 薇菜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132.
第四届世界针叶树组织培养专业讨论会于1988年8月8日—12日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10O多位代表聚集一堂,讨论了与针叶树组培有关的5个议题:幼苗器官,体细胞胚发生,原生质体和组培,基因控制和基因表达。另外,会议提议成  相似文献   
133.
研究和开发尚未利用的新饲料资源,是日本畜产业一个重要的科研领域。现在进行着的饲料微生物蛋白,是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此外。根据吉田和星井二氏报告,利用金黾子、蚯蚓作为饲料原料的设想,及其在繁殖过程中可利用废弃物,令人很感兴趣。尤其是其中的蚯蚓,自古以来即用于药物、土壤改良和钓饵,而且新西兰、南非等一部分地区有利用蚯蚓作为食物的报告,也有很多动物嗜好蚯蚓。因此,如大量生产作为新的饲料资源,是有很大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4.
管致和 《植物保护》1963,1(3):115-117
在华北地区,造成大白菜孤丁病流行的主要毒源是孤丁1号(芜菁花叶病毒)。这是以蚜虫为传毒介体的病毒病害。造成这种病毒病害大流行,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毒源;(2)有传毒介体(蚜虫);(3)传毒介体的扩散飞行时期与大白菜感病期相吻合;(4)大白菜品种能感病;(5)具备适于发病的外界环境条件。其中,有无毒源的问题关系到一个地区的栽培制度问题;在一般蔬菜  相似文献   
135.
136.
北亚小蠹的研究从上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已知175个种,属于34个属:Scolytus(21),Hylesinus(11),Hyor-rhynchus(1),Sphaerotrypes(1),Xylechinus(2),Dendroctonus(1),Blastophagus(4),Hylurgus(1),Hylurgops(6),Alniphagus(1),Hylastes(6),Polygraphus(10),Ca-rphoborus(4),Crypturgus(5),Cr-yphalus(18),Ernoporus(4),A1ler-noporus(1),Ernoporicus(1),Eoc-yphalus(1),Phellodendrophagus(1),Ips(5),Trypophloeus(5),Hypoth-enemus(2),Phthorophloeus(1),Lymantor(2),Dryocoetes(12),Pit-yophtorus(11),Trypodendron(6),Pityogenes(8),Indocryphalus(2),Orthotomicus(5),Pityokteines(1),Xyleborus(12),Scolytoplatypus(2),(括弧内的数字为种数)它们分布的区域是不均衡的:阿尔太49种,占28%;萨彦22种,占12.6%;西西伯利亚61种,占34.8%;东西伯利亚51种,占29.1%;内贝加尔56种,占32%;外贝加尔  相似文献   
137.
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浙大619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大619是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高抗油菜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浙审油2009002)。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直播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产量影响较大,早播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迟播有利于降低油菜植株高度,在浙江杭州地区,直播油菜的最适播期为10月15~25日,最迟不宜超过10月底,生产上宜掌握"早播适当稀植,迟播适当密植";氮肥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油菜的产量,但考虑到低碳、生态以及该品种的耐肥抗倒性等问题,生产上提倡适当增施,不宜过多,建议每公顷施尿素450 kg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138.
对166个玉米自交系以及抗黄曲霉菌的自交系RA与感黄曲霉菌的自交系M5P杂交获得的79个F2:3家系进行黄曲霉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接种后的发病级别不同,在166个自交系中发病级别最高的达到10级,而最低的级别为2.4级,绝大部分自交系发病级别较高,基因型不同的材料对黄曲霉菌的抗性差异极显著;在79个F2:3群体中,抗性较强(1~3级)的家系只有2个;有7个家系基本不存在任何抗性(8~10级);51个家系的抗性较弱(5~8级);20个家系的抗性水平中等(3~5级),整个群体抗性水平接近正态分布,这表明通过开展抗性育种工作可提高玉米对黄曲霉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139.
施硒对水稻产量及稻米中硒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水稻品种星2号、农香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栽培管理相同条件下,设置不同时期、不同用量和不同次数的叶面喷施硒肥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有一定增产作用,适宜喷施时期是在破口期和乳熟期,且用量为常量的1.5倍左右效果更佳;喷施硒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千粒重的提高;喷施硒肥可以显著提高稻米中的硒含量,并且随着用量的增加,稻米中硒的含量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40.
不同夏谷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夏谷品种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谷子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品种间差异及对氮肥的响应。结果表明,8个夏谷品种的平均产量以施氮处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平均增产率为8.2%;氮肥对8个品种的增产效应不同,以济谷14、济谷17和济谷18增产效果显著,而对其它品种的产量无显著的促进作用。8个夏谷品种的氮肥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氮肥农学效率以济谷14最高,与其它品种达显著性差异;而豫谷18和济谷18的氮肥偏生产力显著高于其它品种。因此,在华北夏谷生产中,应结合当地生产情况和不同品种氮肥利用特性进行品种的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