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9篇
  19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为研究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的改良效果,以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为原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4种原料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的改良效果及对油麦菜养分吸收、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生石灰、粉煤灰、钢渣用量水平为0、2.5、5.0g·kg-1,生物炭用量水平为0、25.0、50.0g·kg-1,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比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显著提高0.82~1.75个单位,土壤交换性钙、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显著增加38.52%~122.63%、41.10%~78.65%(P<0.05);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提高,其中溶杆菌属(Lysobacter)、马赛菌属(Massilia)等微生物增加最为明显;油麦菜对N、P、K的吸收量增加7.94%~64.79%,产量增幅达8.03%~16.68%;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降低,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施用适宜配比的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以及土壤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生物炭基土壤调理剂对酸性菜田土壤具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当生石灰、粉煤灰、钢渣和生物炭的施用量分别为5.0、2.5、5.0g·kg-1和50.0g·kg-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3.
44.
10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孢子玻片萌发法做了10种杀菌药剂对花椒枝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初选出7种对花椒枝枯病分生孢子较敏感的药剂参加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铵、退菌特、代森锰锌喷雾防治效果显著,以45% 代森铵100倍液防治效果为好、平均防效可达925% ;多菌灵采用高压注射、根埋防治也可取得818% 以上的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45.
每年随着梅雨期的结束和台风的来临都会发生崩塌和泥石流灾害,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对此,既不能在日本所有的溪流上建造砂防设施,又没有办法事先对难以预测的泥砂灾害采取防御措施。若将砂防设施覆盖整个国土,从劳力和财政方面亦是不可能的,所以预防灾害至关重...  相似文献   
46.
利用柳州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0年气象数据,以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人居气候舒适度评价指标,对柳州市近60年的月和年人居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1—12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年际变化不明显,最终评价1、2月和12月为寒冷,3月为冷,4、5、...  相似文献   
47.
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研究该市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及与水稻产量波动的关系,为稳定该地区水稻产量、保障水稻正常生产提供科学参考。笔者利用南充市7个气象观测站1960—2014年的气象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发生频次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借助小波分析工具,结合南充市高坪区1981—2014年的一季稻产量资料,分析高温热害对南充市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南充市高温热害主要以轻度为主,中度次之,重度最少,总热害发生频次表现为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频次较低,研究区南方的高温热害多于北方;高温热害与相对气象产量在2000年后存在3~4年的显著反向共振周期。高温热害是影响南充市2000年后水稻产量波动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制定高温热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9.
以生物燃料代替部分汽油,从理论到实践,至今约半个世纪。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第一代燃料乙醇已有成功的经验,如巴西的甘蔗乙醇,但也有不少地区引发了"粮食(谷物、糖等)对抗燃料"的意见。从而主攻方向转为第二代纤维质乙醇。通过本世纪的科研实践,难题不少;话题可能是"植物与燃料的对抗",下面简述。1第一代生物燃料(粮—发酵—乙醇)的发展世界第一个用甘蔗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计划,于1975年在巴西建立。随后美国也在1978年开始以  相似文献   
50.
为了探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栽培大豆品种在叶片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和可溶糖含量的变化,将1923-2006年划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1960年以前)、第二时期(1961-1980年)、第三时期(1981-2000年)和第四时期(2001年以后),以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20个栽培大豆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R2(开花期)、R4(结荚期)、R6(鼓粒期)、R7(成熟期)取样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吉林省不同时期育成的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活性随着生育时期的递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鼓粒期最大,成熟期最小。而POD活性、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呈上升趋势变化,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不同时期育成的大豆品种保护酶活性均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可溶性糖含量在成熟期表现为: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四时期第三时期,而丙二醛含量在成熟期表现为第四时期第三时期第二时期第一时期。这为调控延缓叶片的衰老,进行高产品种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