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331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146篇
  165篇
综合类   1104篇
农作物   109篇
水产渔业   92篇
畜牧兽医   770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抗根肿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油菜抗根肿病种质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十字花科抗根肿病种质,将抗性基因转育到甘蓝型油菜中,利用四川成都根肿菌4号生理小种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课题组搜集提供的30份十字花科种质进行接种筛选,并对病情指数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欧式聚类分析及发病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最终获得7份高抗(HR)材料,包括3份白菜、3份芜菁和1份甘蓝,2份中感(MS)材料,2份感病(S)材料和19份高感(HS)材料,其中高感材料均为油菜;这30份材料的平均发病率为69. 13%,平均发病指数为51. 45;抗、感材料病情指数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欧式聚类分析与病情指数分析结果相一致,发病率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将筛选获得的抗病芜菁德白瑞与感病甘蓝型油菜育种骨干亲本徐09进行远缘杂交,利用形态学、抗性鉴定、SSR分子标记等方法对远缘杂交的F1进行了真假杂种鉴定。结果发现,获得的3株F1杂种叶色浓绿,叶片肥厚,叶缘刺毛较少,叶型修长呈椭圆形,整体性状表现介于两亲本之间且偏向于母本,接菌后无发病症状,并用筛选得到的15对具有较好扩增多态性的SSR引物扫描3株杂种及双亲,带型均同时表现父母本带型,最终确定这3份F1杂种均为真杂种。筛选的7份高抗材料和3份真杂种材料可以为根肿病抗性机理研究及油菜抗根肿病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62.
为探索沼液抑制根结线虫的效果,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以番茄为试供作物,对比了种植前沼液淹没土壤(BSS)、种植期间浇灌沼液(BS)和加热(HE)3种方法对根结线虫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与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CK)处理相比, BSS处理抑制根结线虫效果最为明显,防效高达97.1%,根结指数分别比HE和BS处理降低96.9%和92.9%。HE处理尽管在处理土壤后显著降低了根结线虫数量,但在最后破坏性取样时(结束试验)出现反弹,根结线虫数量甚至高于CK处理。对于土壤线虫群落,CK处理中以植食性线虫为主(81.8%);两个沼液处理中食细菌线虫占优势(平均78.3%),且其中的杂食捕食性线虫在土壤前处理后消失,在试验结束时又重新出现,但所占比例依然非常低。沼液淹水方式的高效防控效果揭示了利用沼液防控根结线虫的关键期在于线虫入侵到植物根部之前的幼虫期。然而,在盆栽系统中,沼液淹水的方式也对作物生长表现出了一定的抑制趋势。高量沼液施用防控病害的同时引发的植物毒害作用以及环境污染风险,需要进一步开展田间研究。  相似文献   
63.
三晋花絮     
志刚  建国  俊龙  丰收 《当代农机》2011,(9):56-57
山西省农机系统组织开展《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日活动9月7日,省、市、县农机部门三级联动,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日活动。此次活动是通过微博、短信大赛等形式开展《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颁布5周年宣传活动以来,在全省统一时  相似文献   
64.
农村集体资产可以说是农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不断积累的财富,也是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保证。真正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对实现农民共同致富,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帮助引导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分析溧水区现阶段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5.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发展农业经济对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在效益中取得的优良成果,人口资源、环境变化以及生产、销售等方式都发生较大变化。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改变资源的有效利用、生态环境的牺牲程度。所以本文根据生态农业以及产业化效益的分析,利用生态足迹测算方法对效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6.
正1方法步骤常规性测量耻骨(盆骨)间距的好处:能够正确判定母鸡的性成熟程度和开始产蛋的大约时间。给鸡群校正光照刺激的时间/年龄。母鸡必须由受过相应培训的员工利用正确的方法小心处理。任何时候家禽的福利必须放在首位。测定无需使用设备。这是一种使用自身手指的  相似文献   
6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方面的建设已经上升到了生态学、医学、环境学的层面,城市环境的绿化与美化成为城市居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在对张掖市绿地不同类型绿化树种开展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园林绿化树种。根据张掖市的气候以及土壤等多个方面的自然条件,提出了该市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8.
69.
郎润华  唐亮 《中国饲料》2021,1(14):65-6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酶替代磷酸氢钙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骨矿化的影响。试验将平均体重为(55.11±1.08)g的672只1日龄商品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对照组肉鸡饲喂无植酸酶的日粮,T1和T2组分别饲喂植酸酶(20000 FYT/g)添加水平为50和100 mg/kg的日粮,同时磷酸氢钙添加量从对照组的15.8 g/kg减少到7.5g/kg和5.5 g/kg,试验分为1~21 d和22~42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植酸酶组42 d肉鸡的体重显著提高2.99%(P<0.05),同时,22~42 d和1~42 d饲料报酬分别显著提高7.02%和4.76%(P<0.05)。50和100 mg/kg植酸酶组小肠相对重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40.13%和38.16%(P<0.05),而100 mg/kg植酸酶组心脏相对重量显著提高19.08%(P<0.05)。日粮添加植酸酶对大部分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100 mg/kg植酸酶组肉鸡的腹脂相对重量显著提高12.15%(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粮添加50~100 mg/kg植酸酶对肉鸡胴体性状和骨矿化程度无负面影响,但用100 mg/kg植酸酶替代10.3 g/kg磷酸氢钙可以提高肉鸡的饲料报酬,降低增重成本。 [关键词]植酸酶|磷酸氢钙|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骨矿化  相似文献   
70.
前期研究初步表明非洲猪瘟病毒(ASFV)编码的D1133L基因对ASFV复制至关重要,本研究拟进一步探究D1133L在ASFV复制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技术结合大肠杆菌lac阻遏操作系统实现条件性敲除D1133L基因,以pUC118为骨架重组转移载体ASFVΔi130,将重组转移载体转染骨髓源巨噬细胞(BMDMs),以ASFV CN/GS/2018为亲本毒株感染BMDM,在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存在的条件下,经绿色荧光和PCR鉴定,获得条件性敲除D1133L重组毒株vD1133Li。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该重组毒株与亲本毒株在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中的复制差异,利用qPCR技术比较重组病毒与亲本毒株的复制差异,分析vD1133Li在无IPTG情况下回补D1133L蛋白后与在IPTG诱导情况下的复制差异。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条件性敲除D1133L的ASFV重组病毒vD1133Li,重组毒株不表达D1133L,在IPTG诱导下复制能力显著低于亲本毒株;在稳定表达D1133L的MA-104细胞系中,vD1133Li复制能力恢复。综上所述,D1133L基因对于ASFV复制至关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