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6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通过在长江口地区进行中华绒螯蟹亲蟹培育,获得了97.4%的暂养成活率,暂养增长率在1.08%~1.34%之间;经过海水促产,获得抱卵亲蟹47 000只,平均抱卵率为90.4%,平均抱卵量为38.8万粒/只,抱卵亲蟹产前起捕率为76.6%.试验认为在长江口地区提高亲蟹抱卵率是可行的,同时本文就试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2.
于2014年秋季对济南地区水域的底栖动物的进行设点采样调查,并利用底栖动物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济南地区水域共鉴定出底栖动物3门10目33种,以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为主。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865.42个/m2,底栖动物香农维纳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平均值分别为1.28和0.67。综合各项指标评价认为济南流域秋季水质污染较为严重,为中度污染,应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63.
为了科学保护黄河洽川段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于2012-2013年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对洽川段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段水生植物有42种,隶属26科36属,挺水植物中的芦苇、香蒲、莲是主要植物种群;漂浮植物中的浮萍类次之,而沉水植物群落匮乏、品种稀少;鱼类共采捕到39种,隶属5目13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1.54%。洽川段鱼类占黄河水系鱼类种类的26.72%,新增鱼类有8种,主要是近年来沿黄两岸养殖引进的新品种。结果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64.
为了解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池塘水质及螯虾成活率的影响,设计了3组试验塘(使用复合芽孢杆菌)和3组对照塘(未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进行92d的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总体水质优于对照塘,与对照池相比,试验池氨氮含量显著降低了69.6%,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减少了54.5%,透明度显著降低了23.5%,pH值和电导率变化显著(P<0.05),试验塘克氏原螯虾成活率显著提高了12.8%,养成规格显著增加了27.8%,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塘(P<0.05)。研究表明,浓缩复合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虾池塘的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效果,并可通过调节螯虾免疫系统减少病害发生,提高螯虾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65.
正陕西省2018年草鱼养殖面积13万亩,产量达38 000吨,占陕西省鱼产量的24.4%,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突显,养殖成活率降低,养殖效益趋于亏本。2019年我们在渭南合阳黄河滩盐碱地草鱼池塘开展了EM菌应用试验,水质得到有效净化,养殖成  相似文献   
66.
不同覆盖率的生态浮床对池塘氮、磷的去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养鱼池塘设置生态浮床培育空心菜,对比分析生态浮床不同覆盖率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设置生态浮床系统池塘与对照池塘之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生态浮床系统覆盖率在10%、20%、30%的设置下,对水体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3.6%、62.4%、68.9%,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2.8%、74.1%、78.7%,三种浮床处理对水体氮、磷去除差异显著(P0.05)。生态浮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是池塘养殖生物与无土栽培植物在生态位上实现互利共生,该系统可作为池塘水体富营养化生态防控的措施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7.
在渭北地区进行了长丰鲢和普通鲢的苗种培育对比试验,35d试验结果显示:两种鲢鱼培育池塘7项水质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从生长指标来看,除饲料系数差异不显著外,长丰鲢的全长增长量(2.34±0.04cm)、体重增重量(195.8±0.05mg)、特定生长率(13.4±0.03%/d)和成活率(74.1±0.04%)均显著大于普通鲢(P0.05)。此外,根据试验操作流程,对影响长丰鲢苗种培育效果的水质调控和饲料投喂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8.
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场地与设施试验采用原有的鲤鲫鱼及四大家鱼人工繁育的产卵池和孵化池。鱼巢以棕榈树皮经过蒸煮消毒后用竹竿或绳索串成串,悬挂于产卵池中上层,池底铺满棕榈树皮。2.亲鱼来源与培育亲鱼主要从大连市碧流河水库野生鱼种中收集,进行池塘集中强化培育。亲鱼培  相似文献   
69.
为了掌握济南市水域的生物资源状况,于2020年秋季调查分析了济南玫瑰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共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47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38.30%,硅藻门次之,占比为31.9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四尾栅藻、双对栅藻、四角十字藻、小席藻、细小平裂藻、湖泊鞘丝藻。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04.49~793.47×104cell/L、0.40~39.10mg/L,平均值分别为402.72×104cell/L、9.84mg/L。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085、0.780。生物多样性指数水质评价结果表明,湖区水质整体处于轻污染-清洁状态。建议进一步加强玫瑰湖水文连通、增加蓄水量,合理增殖放流虑食性鱼类,充分利用饵料生物,以鱼养水,为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0.
为了解黄河流域湿地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生态环境现状,于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调查了济南段城市湿地—济西湿地公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监测分析了水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济西湿地公园全年共采集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66种,平均密度为181.8 ind./L,平均生物量为0.210mg/L;浮游动物划分为7个功能群,春季、夏季、冬季均以功能群RF和PF为主,最高占比分别为62.86%、20.75%,秋季以功能群RF和SCF为主,占比分别为58.54%、12.20%;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分别为2.50、0.71、2.31;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济西湿地公园水质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WT、COND、DO、NO2--N、SS、TP、PO43-和Chl-a是显著影响浮游动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该研究对济西湿地的生态效应评估和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