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CY1和CY2饲料亚油酸(LA)含量分别为35.13%和35.07%,亚麻酸(LNA)含量分别为4.93%和9.01%,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分别为1.10%和10.88%,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分别为2.12%和0.80%。饲料与组织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脂肪组织和肠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系数最高,脑组织最低。为了判明脂肪酸的组织沉积特征,对组织重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相应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进行散点分析,发现脂肪酸离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U-FA、LA和LN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织及饲料SFA、MUFA、HUFA比值大于1,LA、LNA比值小于1。不同组织器官相比较,腹腔脂肪组织的SFA、HUFA比值最低, MUFA、LA、LNA比值较高;相反,在脑组织中,HUFA比值较高,而LA、LNA比值最低。研究表明,两种商品饲料LNA的添加水平较低,LA的添加水平较高。鱼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组织沉积模式存在差异,分析可能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利用与转化特点不同有关。建议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油脂,以满足草鱼生长及维护健康状态的脂肪酸需求。  相似文献   
22.
研究绿化树种在沿海岛屿和内陆物候差异性不仅为沿海岛屿的绿化建设和植物景观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还为建设典型生态岛屿以发挥最大生态效益提供指导。本文比较了上海崇明岛和闵行地区的银杏Ginkgo biloba、乌桕Sapium sebiferum、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6种绿化树种物候的差异,结果表明,上海崇明岛的绿化树种萌芽开始和结束时间、展叶开始和结束时间比闵行平均晚10~18d,但落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却比闵行地区平均早15~25d,崇明岛绿化树种的平均叶寿命比内陆闵行的平均寿命短53~89d。说明两地小气候环境对6种绿化树种物候相有影响,即两地对萌芽结束时间、萌芽持续时间、落叶持续时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3.
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新疆沙湾县为例,通过构建新增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防护林比重提高率和田块大小提高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利用GIS技术建立耕地整理潜力评价信息系统,提高土地整理工作中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质量、效率和辅助日常管理服务.[结果]基于GIS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的基本思路和步骤,并利用多因素综合法完成沙湾县耕地整理潜力的综合评价.[结论]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随着耕地整理潜力评价工作的深入,应不断完善耕地整理潜力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24.
选择300尾健康匙吻鲟(均重479.21±42.36 g)进行90天的不投饵越冬试验,在越冬前后分别测定其体重、体长、全长、体高、体厚、吻长、吻宽,分析各体型指标在越冬前后的变化。结果显示:匙吻鲟在越冬后体重、体厚和肥满度显著降低(P<0.05),其中体重比越冬前降低了9.7%,体长与体厚的比值显著提高(P<0.05),而其体长、全长、体高、吻长和吻宽在越冬前后没有显著差异(P>0.05);越冬前三维图集中度较越冬后高,且出现明显迁移,体重的标准化使得越冬前后3个指标的三维图更加分散,但没有发生明显迁移。这些结果说明,匙吻鲟在越冬期间消耗自身的贮能物质为鱼体提供能量,导致越冬后体重显著低于越冬前,匙吻鲟越冬后体厚显著降低、体长与体厚比值显著提高、肥满度显著下降。 三维图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匙吻鲟体型变化主要是由越冬后体重下降引起的。  相似文献   
25.
为评估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粉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生长、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 (对照组C)、10%和20%皇竹草粉(P1和P2)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6%,脂肪水平为9%),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 g] 56 d。结果显示,相比C组,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的增重率和成活率(P<0.05);P2组草鱼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草鱼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比C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P1和P2组的草鱼血清中补体C3和C4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同时,这2组肝脏的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C组(P<0.05);肠道显微结构显示,P1和P2组显著提高了草鱼幼鱼肠道的绒毛高度和皱褶深度,降低了肌层厚度(P<0.05);基因表达层面,相比C组,P1和P2组下调了肠道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基因相对表达量。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增强草鱼幼鱼的生长,降低体内氧化应激和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脂肪蓄积和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配制3组分别含0%(对照组)、10%和20%皇竹草粉的等氮等能纯化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3%,脂肪水平为8%),饲喂草鱼稚鱼[(28.51±0.04)g] 8周,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10%和20%皇竹草粉显著降低腹腔脂肪指数(P<0.05),组织切片显微结构显示,相比对照组,皇竹草粉组的草鱼肝脏脂滴数量均明显减少,脂肪细胞大小明显变小。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随着皇竹草粉水平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其中20%添加水平相比对照组草鱼显著降低(P<0.05)。皇竹草粉组肝脏中的TG、TC和NEFA的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等脂肪生成相关5个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等4个脂肪分解相关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肝脏组织中法尼酯X受体(fxr)基因在摄食皇竹草粉后显著上调(P<0.05)。肠道菌群宏基因组学结果显示,10%和20%皇竹草粉组草鱼肠道内容物中肠道微生物的Ace、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与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皇竹草粉提高了草鱼肠道内菌群种类的丰度和多样性。从门分类来看,与脂肪蓄积相关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比例在皇竹草组中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皇竹草粉能够降低草鱼体脂蓄积,其中肠道菌群的改善可能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高浓度蚕豆水提取物、维生素C和E (VC/VE)提升草鱼肌肉品质(质构特性等)的效果,实验以普通配合饲料为对照,30%蚕豆水提取物、30%蚕豆水提取物+VC/VE(400 mg/kg VC+200 mg/kg VE)、蚕豆配合饲料为处理组,分别饲喂(250±20) g草鱼120 d。在40、80和120 d 3个时间点测定草鱼的肌肉和肠道中活性氧(ROS)含量及ROS消除和生成相关酶活性、肌肉细胞中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在120 d时分析草鱼的生长特性和肌肉及肠道的显微结构。结果显示,与蚕豆组相比,30%蚕豆水提取物和30%蚕豆水提取物+VC/VE两组草鱼的生长增加、饲料系数和腹腔脂肪水平显著下降,但蚕豆水提取物+VC/VE组草鱼肌肉质构特性高于30%蚕豆水提取物组。30%蚕豆水提取物和30%蚕豆水提取物+VC/V  相似文献   
28.
为了研究摄食蚕豆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脂肪蓄积情况以及形成原因,采集了摄食蚕豆的草鱼(试验组)和摄食配合饲料的草鱼(对照组)的肝脏样本后,通过HE染色、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两组草鱼肝脏进行病理学特征、脂质蓄积情况和肝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观察,同时检测与脂肪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分析与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草鱼相比,试验组草鱼肝脏发生明显的脂肪变性,线粒体形态异常且数量减少;试验组草鱼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组草鱼肝脏中TG、TC和过氧化氢(H_2O_2)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GSH)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草鱼肝脏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acc和fas)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长期摄食蚕豆的草鱼肝脏会发生脂肪变性,其可能与脂肪酸从头合成(DNL)增加、氧化应激增强及线粒体结构破坏等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脆肉鲩营养调控和预防鱼类肝脏脂肪变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为深入了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鳙(Hypothalmichthys nobilis)-鲫(Carassius auratus)零换水池塘运行情况,比较其与常规养殖池塘的理化因子差异,进而探索其零换水机制,本研究以草鱼-鳙-鲫零换水养殖池塘为实验组,草鱼-鳙-鲫普通养殖池塘为对照组,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