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该文从秧苗素质、农艺性状、产量构成等方面对再生稻"丰两优香1号"在不同机插育秧方式下的种植表现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以硬地育秧最好,与水田育秧相比,稻谷增产450kg/hm2;成秧时间上,大棚育秧最快,比硬地、水田育秧快5d。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改土对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不同施用量对植烟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及其在烤烟生长期内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每盆施用生物炭1~2 kg能显著降低土壤的容重,降幅在12%~20%,并且能提高土壤的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生物炭的施用量呈线性相关关系。施用生物炭能降低土壤碱解氮的含量,限制了土壤的氮素利用度;对土壤速效磷没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并使土壤具备持续提供钾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取10尾贵州都匀养殖场的虹鳟(1562±32)g和10尾市场出售的挪威大西洋鲑(1856±45 g),采集其背部肌肉,分别进行质构特性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质构特性上,虹鳟肌肉的失水率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剪切力显著高于大西洋鲑(P<0.05);常规成分中,虹鳟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二者的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组成上,虹鳟肌肉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但基于脂肪酸组成获得的饱和度(S/P)、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凝血指数(TI)和降胆固醇/致高血脂比率(HH)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氨基酸组成方面,虹鳟肌肉内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显著低于大西洋鲑(P<0.05),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西洋鲑(P<0.05)。结果表明,养殖虹鳟在肉质质构上相比大西洋鲑较“干硬”,且虹鳟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大西洋鲑。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适宜皖南地区烟稻轮作的粳稻新品种,进一步明确不同施氮量下优质光身稻嘉58的种植表现,在大田下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00.0kg·hm-2:LN、200.0kg·hm-2:MN、300.0kg·hm-2:HN)对嘉58的影响。结果表明,嘉58比较适合中等氮素,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叶片的光合功能,从而有利于大库的形成及产量构成。  相似文献   
15.
吉红  田晶晶 《水产学报》2014,38(9):1650-1665
鱼粉、鱼油资源的短缺促使全球水产养殖业积极寻找其替代原料,而探究鱼粉、鱼油与其替代物之间的差异尤为重要,其中最主要的差异就是高不饱和脂肪酸(highly unsaturated fatty acids,HUFAs)是否存在及其含量多少。HUFAs是一类碳原子数目≥20、双键数≥3的脂肪酸,具有为动物提供能量、构成细胞膜组分、形成高生物活性物质、调控脂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等重要作用,主要存在于鱼油和某些类别的微藻中。淡水鱼类具备自身合成HUFAs的能力,因此,一般认为HUFAs不是淡水鱼类的必需脂肪酸,无需通过饲料提供。但已有研究指出,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HUFAs能够对淡水鱼类产生积极的营养作用,表明淡水鱼类的脂肪酸营养理论尚需进一步完善。本文综述了HUFAs在淡水鱼类生长、脂质代谢、健康免疫、繁殖特性等方面发挥作用的相关研究结果,明确提出淡水鱼类需要摄取一定水平的外源性HUFAs,指出在当前淡水鱼饲料中普遍使用HUFAs相对缺乏的蛋白源和油脂源的背景之下,HUFAs对淡水鱼类的作用应受到关注。最后,本文对今后淡水鱼类HUFAs营养的研究方向,以及新的HUFAs油脂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N"指的是1个育秧基地辐射周边N个育秧点,辐射半径在30km左右。文章从人工、物资等方面对"1+N"模式下早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育秧成本进行了试验,以期在皖南烟区探索一种节本高效的机插秧育秧方式。结果表明,"1+N"模式可节约亩育秧成本5.5元,成苗时间提前了4d。  相似文献   
17.
为摸清生态基养殖池塘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放置生态基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池塘为研究对象,采用原位实验方法,研究了生态基对大口黑鲈池塘养殖系统的水质及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期间,生态基可显著降低池塘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总氮及总磷含量(P0.05),但对亚硝态氮、磷酸盐、底泥总氮和总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投入是系统能量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入能的53.26%和55.02%,其次为浮游生物生产,两组分别为45.92%和44.22%;浮游生物呼吸是能量输出的主要途径,分别占对照组和实验组总输出能的60.01%和56.68%,其次为养殖生物收获,两组分别为28.78%和31.99%;生态基实验组生物净产出能、光合能转化效率、饲料能转化效率及总能量转化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位净产量耗饲料能和单位净产量耗总能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在大口黑鲈池塘放置生态基能改善池塘环境,有效提高系统产出量及能量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推水养殖系统是集循环养殖、高效集污、生物净化及自动控制等技术为一体的生产方式。但该系统营养物质归趋尚未明晰,造成饵料资源浪费和养殖调控失策。该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推水养殖系统为实验组,以普通池塘养殖系统为对照组,利用稳定同位素[碳(δ13C)、氮(δ15N)]技术研究两种养殖系统生物食物组成和系统食物网结构。结果表明,草鱼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3C介于(-25.76±0.23)‰-22.26±0.20‰,普通池塘系统δ13C介于(-25.83±0.24)‰-22.38±0.15‰;推水养殖系统各生物组分δ15N介于(6.73±0.08)‰12.34±0.11‰,普通池塘系统δ15N介于(6.73±0.08)‰12.14±0.11‰。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系统中草鱼饲料和底泥碎屑是消费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其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草鱼饲料、大型浮游动物,鲫(Carassius auratus)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底泥碎屑,底泥碎屑的主要来源是草鱼饲料。推水养殖系统草鱼饲料对草鱼的食物组成贡献率高于普通池塘系统。因此,采用推水养殖模式,可促进养殖生物对饲料的摄食,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匙吻鲟稚鱼摄食节律与饥饿对其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0~27℃下,将体质量2~3g的匙吻鲟稚鱼饲养在55cm×45cm×35cm的塑料箱(约86L)内,投喂天然浮游动物,采用肠充塞度和饱满指数法,研究其摄食节律和饥饿72h后全鱼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显示,匙吻鲟稚鱼摄食的最高峰在17:00,次高峰在5:00,摄食低谷在23:00,胃内食物6h排空,而肠在36h仍未排空;经过0~72h饥饿后,匙吻鲟全鱼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和二十碳五烯酸比例显著上升(P0.05),二十二碳六烯酸比例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匙吻鲟稚鱼为晨昏摄食型;饥饿期间主要消耗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供能,而多保留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选择性保留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