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43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46篇
  60篇
综合类   373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47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51.
在襄城县紫云镇进行自制的芝麻饼肥在当地烤烟种植上的效果及适宜用量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自制的芝麻饼肥可以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上中等烟比例,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如施复合肥 525 kg·hm-2,施 562.5 kg·hm-2芝麻饼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52.
为控制甘薯贮藏期间的发芽和腐烂,保持甘薯贮藏品质,采取乙烯、1-MCP、CIPC、ABA、咯菌腈、热水等多种处理手段,利用统计学、化学染色等方法研究甘薯抑芽和防腐控制技术。结果表明,与1-MCP、ABA、CIPC处理等相比,乙烯处理能更有效控制甘薯的发芽,并且乙烯和1-MCP处理不影响愈伤,但乙烯、CIPC、ABA均加重了甘薯的腐烂。甘薯长期贮藏期间,腐烂率和腐烂指数均呈现上升的趋势,综合来看,贮藏7 个月,防腐效果较好的处理是29℃愈伤+1-MCP、咯菌腈、咯菌腈+58℃热空气、600 μg/L 咯菌腈浸蘸,腐烂率在10%以下。贮藏到9 个月,防腐效果最好的处理是29℃愈伤+1-MCP。试验为进一步提高甘薯贮藏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53.
在大灰象成虫迁入烟田后的不同时期,调查成虫和卵块在烟田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1)大灰象成虫和卵块在烟草移栽至团棵期均呈聚集分布;(2)引起成虫聚集的因素为环境条件;(3)白天约有59%的成虫隐蔽在烟株下地表、土块下、土缝中,37%的成虫分布在近地面3~4片叶背面;(4)约有70%的卵块分布于烟株中、上部叶片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成虫测报时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854.
为进一步发掘野生大豆中的优质抗逆基因以用于大豆的种质改良,本研究选取积极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扩展蛋白基因为对象,在野生大豆中克隆了GsEXPA3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RT-PCR检测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转录情况,采用大豆毛状根转化试验分析其对于根系生长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启动子分析表明GsEXPA3基因的转录可能参与光、脱落酸及干旱胁迫响应并与类黄酮物质合成相关。在低温和干旱胁迫下,GsEXPA3基因的转录呈显著增加趋势,分别在处理后12和9 h达到最高点,为对照组的3.27倍和2.09倍。GsEXPA3基因的过表达显著促进了转基因大豆毛状根的生长,毛状根数量、总根长和总根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6.83%、53.19%和53.35%。结果说明野生大豆扩展蛋白基因GsEXPA3对于栽培大豆的分子育种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5.
试验旨在了解塔额垦区某羊场羊发病原因,无菌采集9只病死羊肺脏和淋巴结,采用传统细菌分离鉴定方法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从病死羊的肺脏和淋巴结组织中分离出4株小牛肉葡萄球菌,并对4株菌采用圆纸片扩散法进行17种药物的药敏检测。结果显示,4株小牛肉葡萄球菌中有3株为多重耐药菌株,除了对头孢噻呋钠和头孢西丁均敏感外,对其余15种药物均呈不同程度耐药。研究表明,小牛肉葡萄球菌是导致该羊场羊发病的病原之一,该分离株对部分药物出现耐药,建议使用头孢噻呋钠、头孢西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5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近年,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禁牧政策的范围逐渐扩大。为满足人们对农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牧民收益,促进农牧业发展,引进推广多羔肉羊的饲养,由放牧转变成全舍饲饲养是必然趋势。该文从多羔肉羊的品种特征、引进现状、利用情况、关键技术、提质增效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为今后内蒙古地区集约化、规模化引进推广多羔肉羊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57.
温度和盐度对大泷六线鱼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温度和盐度变化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 Jordan et Starks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初孵仔鱼及10日龄仔鱼在温度4~16℃范围内都能存活与生长,存活率均在84%以上,温度为20℃试验组的存活率均低于50%.盐度渐变条件下,盐度10~30范围内存活率都大于90%,在盐度为5及以下时仔鱼的存活率降为0,仔鱼对高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差.盐度突变条件下,盐度25和30的试验组仔鱼的存活率都在95%以上,盐度10~20的试验组仔鱼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存治率可达56%~75%.大泷六线鱼仔鱼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2~16℃,最适生长盐度为25~30.  相似文献   
858.
本研究以日照海域同一家系的2龄长牡蛎性腺为研究对象,通过small RNA-seq和RNA-seq技术筛选和鉴定出大量的非编码微小RNA(mi RNA)、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和环状RNA(circRNA),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以斑马鱼为参考序列,获得25~30个已知miRNA成熟体和51~63个已知miRNA前体,预测到53~71个新miRNA成熟体和53~77个新miRNA前体;长牡蛎miRNA长度分布为18~26个核苷酸(nt),其中分布在20~22 nt长度的miRNA数量最多,且miRNA首位碱基多为U。测序分析获得2 302~2 349个注释lncRNA转录本,预测到20 083~24 114个新lncRNA转录本,其中基因间型lncRNA(lincRNA)、内含子lncRNA(intronic lncRNA)、反义lncRNA(anti-sense lncRNA)分别占29.0%、62.1%和8.9%;长牡蛎lncRNA的基因组特征与其他真核生物的lncRNA基因组特征相似,与mRNA相比,外显子(exon)个数少,转录本长度较短,表达水平低。测序分析共获得383个circRNA,其中平均88.54%来源于exon,平均4.51%来源于intronic,平均6.95%来源于intergenic,且鉴定出内源性circRNA潜在大量的miRNA结合位点。研究结果为后续研究长牡蛎调控型ncRNA的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9.
正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是分布于我国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的特有种,属鲤科、裂腹鱼亚科、扁吻鱼属,仅一属一种。裂腹鱼亚科鱼类起源被认为与青藏高原隆起有密切关系,扁吻鱼属原始等级的裂腹鱼,该物种对于研究现代鱼类如何适应高原环境具有积极意义,故有"古鱼活化石"之称。扁吻鱼性成熟较晚,且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860.
以大泷六线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从初孵仔鱼到幼鱼(0~100d)4种消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的早期生长发育阶段4种消化酶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鱼苗的生长发育,胃蛋白酶活力逐渐增大;胰蛋白酶活力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0~30d内于20d时达到峰值后下降,40d后胰蛋白酶活力再次增大,并于60d时达到最大值;淀粉酶活力于20d时达到最大值后下降并呈现较平稳的变化;脂肪酶活力于5d达到最小值,40d后脂肪酶活力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