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6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6篇
  62篇
综合类   48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36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贵州竹林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巫启新(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关键词;竹林;资源;利用;贵州1贵州竹类资源及生产情况贵州地处北纬24°35’、39”59’,东经103°”45’~109°”35’之间,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境内山脉纵横,河流深切,地势起伏,...  相似文献   
62.
花岗岩黄红壤杉木幼林施肥连年生长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1 ̄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分宜花岗岩残积物发育的黄红壤上,杉木幼林施N、P、K及配合处理,使树高、胸径、蓄积总生长量指标分别达到5.67 ̄6.59m、8.35 ̄9.28cm、67.922 ̄96.41m^3/hm^2,较对照增长5.6% ̄20.2%、7.4% ̄17.5%、21.6% ̄56.2%。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50kg/hm^2P2O5的效果最佳,其连年生长量效应显著持续到第5年;  相似文献   
63.
乌江板桥河小流域水量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乌江中下游板桥河小流域的水量平衡和地表径流量。水文站定位观测结果表明:小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259.5mm,径流量531.5mm,蒸散量728.0mm;用径流场测定资料推算小流域的径流量中,地表径流量为71.81mm,占年降水总量的5.7%.壤中流、浅、深层地下径流总量为459.7mm.杉木林和灌丛草坡的水量平衡场观测结果:蒸散是降水的主要输出形式(占降水量的81.1%~84.7%);杉木林的地表径流量小于灌丛草坡,而地下径流量大于灌丛草坡.小流域中,杉木林具有较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64.
高原动物低氧适应的基因组学研究为当前研究热点,但其生理指标均未被系统测定。藏驴是广泛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重要畜种,也是低氧研究的较好试验动物。本研究选择高海拔(4 000 m以上)藏驴和低海拔(2 000 m以下)云南本地驴为试验动物,测定血液常规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并作对照分析,结果发现:藏驴的血红蛋白含量(HGB)(125.81±1.52)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19.87±0.16)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21.01±1.02)g/L极显著高于低海拔的云南本地驴(P0.01),具有突出的运氧能力,表现为低氧适应的红细胞相关生理表征。伴随血红蛋白浓度的增加,藏驴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藏驴的血浆黏度(1.61±0.03)mPa/s却显著低于云南本地驴(1.90±0.04)mPa/s(P0.01),血液黏滞性降低。因此,藏驴通过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增强运氧能力,但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增加导致红细胞聚集能力恶化,表现为低氧不适应性,而低的血浆黏度可能抵消红细胞的不良影响,保证了血流通畅性。  相似文献   
65.
<正>湖北省建始县地处祖国腹地,属丘陵山地,水草茂盛,适宜养山羊。近年来常遇见寄生虫病,特别是消化道线虫病,给养殖户带来不小损失。消化道线虫病是由寄生在山羊消化道内的各种线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炎、消化机能障碍、消瘦、贫血、水肿等,一般很少引起死亡,但是如果继发感染,可以造成山羊羊群的大批死亡。此病分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山羊常发的寄生虫病之一,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6.
为筛选抑制辣椒幼苗徒长的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克服辣椒育苗过程中的徒长和易倒伏问题,以衢椒5号为试材,于两叶一心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与矮壮素,研究其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于处理后15 d测定幼苗的株高、总叶绿素、茎粗、根冠比,并测量成株期的株高、主茎高及单株产量。结果表明,相对于矮壮素而言,多效唑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且幼苗的根冠比、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50 mg·L-1多效唑处理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表现为株型矮化,叶片变小,根系发达,更易于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评价秀珍菇菌株的农艺性状与遗传多样性,为秀珍菇种质资源分类鉴定、遗传育种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秀珍菇菌株进行PCR产物扩增电泳检测,以ISSR聚类图谱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对各菌株开展品比试验,观测各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秀珍菇菌株遗传相似水平为0.47~0.92,在0.69水平上可分为4个类群;依据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0.496~1.828,变异系数为7.76%~25.21%,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秀珍菇菌株的产量与菌丝生长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菌盖宽度与菌盖厚度、菌柄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菌盖厚度与菌柄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4.891%,主成分为菌柄直径、菌盖厚度、产量、菌盖颜色和黄菇病,能较好地解释所有变量包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结论】依据菌株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台秀1号、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可作为品种选育的亲本使用,其中秀珍菇12和中农秀珍菇菌株各项农艺性状均表现较好,可在浙江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究不同磷肥品种及施用方式对灌耕风沙土磷素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为不同磷肥在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灌耕风沙土进行为期120 d的室内土壤培养试验,试验共设6个处理,分别为不施磷肥对照(CK)、重过磷酸钙基施(TSP)、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和聚磷酸铵滴施(APP-D),分别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效磷和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并分析120 d时土壤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5 cm土层,磷肥滴施处理(MAP-D、APP-D)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在5~10和10~20 cm土层,磷肥基施处理(TSP、MAP-B和APP-B)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与CK和APP-D处理相比,TSP、MAP-B和APP-B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有效磷含量,但这3种磷肥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施磷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各土层土壤无机磷总量。0~5 cm土层MAP-D和APP-D处理无机磷总量显著高于5~10和10~20 cm土层,而TSP、MAP-B和APP-B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的无机磷总量无显著影响。磷肥滴施处理下,Ca2-P、Ca8-P和Al-P的比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磷肥基施处理能显著提高耕层土壤中Ca8-P和Al-P的比例。在0~5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与Ca2-P、Ca8-P、Al-P和Ca10-P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在5~10和10~20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与Ca2-P、Al-P和Fe-P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本试验土壤条件下,磷肥滴施处理后仅能显著提高0~5 cm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而磷肥基施处理可以提高整个耕层(0~20 cm)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建议滴灌棉田通过基施价格相对较低的重过磷酸钙,可以人为扩展磷肥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  相似文献   
69.
为探讨植物种植对土壤中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赋存形态影响及吸收特征,以根系发达的萝卜为代表性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不同浓度PFOA污染土壤中萝卜的生长、对PFOA的吸收利用及土壤中PFOA形态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萝卜的种植会显著改变土壤中PFOA的赋存形态,且存在浓度差异。与无种植组相比,种植萝卜显著提高了低浓度土壤中的PFOA有机结合态比例(12%)、降低了残渣态比例(10.5%);显著降低了高浓度土壤中PFOA的可脱附态比例(4.9%)。萝卜可从土壤中富集PFOA,且地上部(茎、叶)富集能力显著高于地下部。低浓度(0.2 mg·kg-1)PFOA暴露显著降低萝卜生物量,但高浓度(5 mg·kg-1)并未对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萝卜种植可以改变污染土壤中PFOA的形态分布,进而影响PFOA对人类健康及环境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新西兰的水产养殖现状、养殖品种及养殖区域;并就在新西兰进行渔业养殖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申请材料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对了解国外水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