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最常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之一,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到养鸭业的发展。本试验通过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疾病模型的建立进行条件筛选,确立对6周龄雏鸭采用腹腔注射0.5 mL 4.5×109 CFU/mL细菌浓度的鸭疫里默氏杆菌,5 h后鸭开始发病,3~5 d死亡率达80%,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及病原学鉴定均符合该疾病模型复制的要求。本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病的病理学研究及新药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治理措施在红壤坡耕地的水土保持效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云南省抚仙湖流域澄江尖山河小流域坡耕地建立了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并布设了1.2m宽等高反坡阶和2.0m宽草带两种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观测次降雨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并与原状坡耕地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1)两种措施之间的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差异性均显著。修筑等高反坡阶的地表径流深为113.64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61.9%,土壤流失量为714.7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7.4%;布设草带的地表径流深为82.76mm,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72.2%,土壤流失量为370.1t/km2,比原状坡耕地减少了88.3%。(2)两种措施之间的减流和减沙效益差异性均显著,等高反坡阶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57和0.97,草带的减流和减沙效益指数平均分别达0.79和0.76。(3)两种措施均大幅削减了地表径流和泥沙的氮、磷养分输出总量,发挥了较好的保肥作用。与原状坡耕地相比,等高反坡阶对总氮削减率为81.9%,对总磷削减率为44.3%;草带对总氮削减率为74.7%,对总磷削减率为83.7%。  相似文献   
13.
大豆杂交成功率是大豆人工有性杂交时所获得的真杂交荚数占所做杂交花数的百分数(大豆杂交成功率=大豆杂交成活率×真杂交率).在大豆人工杂交试验中发现:花蕾大小、去雄和授粉间隔时间等因素对杂交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花蕾大的杂交成功率高,而当天下午去雄次日早晨授粉与早晨去雄授粉同时进行对比,成活率影响不大,但前者真杂交率高且杂交荚生长速度稍快.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养分流失直接导致丰富表土流失、土地退化、生产力水平降低等问题。探讨了坡面产流产沙及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的研究现状及养分流失的控制技术,为坡地养分流失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顺应"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根据动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提出"123"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从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搭建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三能型"师资队伍、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三级监督、三方联动"的监督保障体系等方面着手,对动物医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并付诸实践,动物医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在大豆生产中在大豆生产中,如何保证大豆一播全苗及培育壮苗,是取得大豆高产及品质优良的重要保证保证。根据大豆在苗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以及所需的外界条件,通过品种选择、种子挑选、提高土壤整理质量土壤整理质量、改善播种技术、加强田间管理和虫害防治等,集成一些关键技术,为大豆苗期创造较适宜其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创造较适宜其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保证大豆一播全苗及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回顾和比较优势理论前沿方法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小麦在2003-2009年的种植面积、产量、各地区比较优势情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进而结合当前情况具体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所面临的形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单克隆抗体,鉴定其特性,采用重氮化法合成克伦特罗-人血清白蛋白(CL-HSA)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利用体内诱生法制备单克隆抗体,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分别测定抗体效价和特异性.将细胞反复冻存和传代,考察稳定性.获得细胞株C611...  相似文献   
19.
植草带对红壤坡耕地面源污染物输出的削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植草带对红壤坡耕地面源污染输出的削减效果,以植草带和裸露红壤坡面作对照,根据野外观测数据拟定降雨强度和N,P等面源污染物浓度,室内模拟产流产沙及N,P输出过程.结果表明,雨强越小,植草带的减流和减沙效果越明显;在同一雨强条件下,植草带的减沙效果比减流效果明显.与裸地比较,植草带对全N的削减率随雨强和全N输入量增大而逐渐减小;在20 mm/h和35 mm/h雨强条件下,植草带对全P的削减率随着全P输入量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全P输入浓度条件下削减率随雨强增大而逐渐减小;在50 mm/h雨强条件下,植草带径流中全N输出量大于裸地对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生产长期大面积推广应用少数优势品种,致使种质资源匮乏,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存在遗传脆弱性风险,引入优良玉米新种质改变了此现状.介绍了我国玉米育种中对PN78599种质的改良与利用,总结出PN78599种质在我国玉米生产中利用的几种主要杂交优势模式,提出了今后PN78599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中改良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