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30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32篇
  153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8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重庆市江津柑橘果园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江津市柑橘果园土壤71个灰棕紫泥土样的分析资料,应用统计方法,探讨pH和盐基饱和度的关系。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呈y=8.4451x2+115.54x-305.28,R2=0.8541非线性正相关,且受占优势的交换性Ca2+制约。分析了盐基饱和度的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2.
稻田温度与甲烷排放通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田温度与CH4 排放通量有密切关系 ,通过灰关联分析发现稻田 5cm深处温度与CH4 排放通量关系最密切 ,水稻抽穗期CH4 排放通量达极大值 ,而完熟期CH4 排放通量达极小值。温度对CH4 排放通量的增效应明显 ,减效应较弱。稻田温度与CH4排放通量的关系呈S型曲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3.
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重庆南川岩溶区为例,用137C s法研究了岩溶区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结果表明,坡面上部侵蚀速率较小,平均侵蚀速率为400.8 t/(km2.a),最大侵蚀速率为1 138.4 t/(km2.a);坡面中部侵蚀加剧,平均侵蚀速率2 264.8 t/(km2.a),最大侵蚀速率可达3 760 t/(km2.a);坡面下部侵蚀减弱甚至堆积。土壤表层有机质、表层粘粒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在坡面上的变化与土壤侵蚀速率具有负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64.
重庆岩溶地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地利用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重庆岩溶地区为例,探讨岩溶地区土壤类型的多样性与不同土壤类型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结果表明重庆市岩溶区黄壤、石灰土和黄棕壤是本区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景观的多样化和空间异质化程度不高,但各类景观分布比例不均匀,土壤景观嵌块体呈现出复杂的几何形状。除了山地草甸土以林地和草地、棕壤以林地为主要景观外,另外的9种土壤类型上都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要的景观,农、林用地在景观空间格局的结构和功能中起主导作用。由于各类土壤性质和分布特点的不同,耕地和林地在各类土壤上的分配比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使得耕地的嵌块体数急剧增多和居民工矿用地、林地、未利用地的嵌块体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65.
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的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基于重庆市第二次土壤普查的1411个土壤剖面数据,结合重庆市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对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引入有机碳丰度指数这一指标,对有机碳在不同土壤、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景观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cm和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0.27Tg和1.0Tg;2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0.33~30.36kg/m^2之间.10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介于1.27~72.69kg/m^2之间;重庆市土壤有机碳库在不同土壤、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景观的分布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100cm深度的土壤、区域和景观有机碳丰度指数分别为0.58~1.95,0.55~1.39和0.46~1.58.与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6.
垄作免耕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研究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动态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土壤团聚体、剖面和田块等尺度研究了四川盆地紫色水稻土在垄作免耕下有机碳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团聚体含碳量在大团聚体(2~0.25mm)中最高,但有机碳总量主要分布在0.25~0.02mm。其次是0.02-0.002mm;垄作免耕下团聚体有机碳主要富集在0—10cm土层的大团聚体(〉0.25mm)中(富集系数〉1.5),而常规平作、水旱轮作和垄作翻耕下,剖面中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自上而下缓慢降低;实验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相关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呈条带状和斑块状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垄作免耕处最高,达30.71g kg^-1,在常规平作处最低,为16.50g kg^-1左右。长期垄作免耕会导致有机碳向土壤表层大团聚体的相对富集及在土壤剖面的层次分异。  相似文献   
67.
水田半旱耕作制是侯光炯教授等长期深入农村,总结群众经验和试验研究提炼出来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其核心是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人为地改变水稻田地表形态,实行垄(厢)沟浸润灌溉,他土壤水、气、热、肥状况适于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鱼、萍、稻和其它水生作物共生。它具有“自然免耕”和“五省一高”的优越性,为水田  相似文献   
68.
69.
柑桔配施氮、磷、钾肥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在同一施氮水平下,不同水平磷、钾配施及施用不同种类钾肥对柑桔营养、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紫色黄泥土锦橙园采用适当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单产及改善果实品质具有明显作用,以株施N4609、P_2O_400g、K_O560g效果最佳,经济效益也最大。在一定范围内,叶片中的磷、钾养分含量都随磷、钾化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70.
滨海县白首乌产业现状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滨海县白首乌产业发展现状,并总结了白首乌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