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3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6篇
  20篇
综合类   356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38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林业在今年初的冰冻灾害中受损严重,同时凹显出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林业灾后恢复和重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2.
贵州木薯产业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木薯为世界3大薯类(木薯、甘薯、马铃薯)之一,作为生产酒精的原料,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加工成本低等特点。抓住国家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贵州气候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木薯产业,对推动贵州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阐述了木薯在贵州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优势及发展潜力,提出了贵州木薯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33.
耕地保护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耕地生态保护是耕地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了临沂市耕地的资源现状,探讨了耕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耕地生态保护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734.
2004~2005年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实地养分管理技术(SSNM)应用于华南双季晚稻,与农民习惯施肥和现有高产栽培技术相比,稻谷产量2004年持平,2005年增产4.7%(达极显著水平);施氮量和肥料成本降低20%以上,产投比提高3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氯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提高30%以上,纹枯病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735.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3,3(3):64-66
为了探索人工方法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在福建明溪进行不同人工光环境对其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影响试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树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在不同人工光环境下存在显著可塑性变化。长期遮荫较全光照可以显著性提高叶长、叶宽、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水分饱和亏缺,显著性降低叶厚、比叶重、组织密度、相对含水量、干鲜比、叶绿素a/b;不同光环境对叶型指数无显著性影响。南方红豆杉为适应不同人工光环境,在叶片形态、叶绿素及水分特征都做出适应性调整。人为改变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可以改变植株形态,是人工重塑观赏型南方红豆杉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736.
天优3229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天丰A与闽恢3229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其亲本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37.
2011年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在湖南衡东县新塘镇连片实施6.742 hm2双季晚稻准两优608高产栽培示范,10月21日经农业部超级稻验收组专家现场实收,平均产量达10.62t/hm2.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38.
不同林下生境闽楠生长影响及表型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欧建德 《农学学报》2015,5(2):57-60
为合理配置林下闽楠更新层,在福建明溪对不同林下生境下10年生闽楠的生长表现及表型可塑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林下生境对10年生闽楠的生长有着显著性影响,在促进闽楠生长方面林冠林隙>林冠下。林下生境的选择与配置是林下闽楠人工林培育关键措施。(2)林下生境对闽楠植株形态有着显著性影响,表现出强烈的表型可塑性。林冠林隙生境闽楠的冠长及树冠率显著性大于林冠下的。(3)林下生境未显著改良闽楠的树干生物量分配、树根生物量分配比及冠根比;林冠林隙生境的枝、叶生物量分配比显著高于林冠下生境,有着强烈的表型可塑性。表明在适合闽楠生长的林冠林隙生境下,闽楠通过增加枝、叶生物量分配比,采取快速的资源获取而促进生长的策略;在不适宜生境时则通过减少枝、叶生物量分配比,采取保守生存策略,进行缓慢的资源获取和消耗策略。  相似文献   
739.
邹征欧 《中国种业》2014,(10):31-32
从调解的一起非种子质量纠纷入手,分析了该类纠纷的产生原因,提出了成功调解该类纠纷的4点做法和减少直至消除该类纠纷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740.
通过对新育成的不育系1026A、1032A、1062A、29A与Ⅱ-32A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62A柱头外露率低,单株穗粒数多,其他性状与Ⅱ-32A相当;29A性状表现不如Ⅱ-32A;1026A和1032A株叶形态与开花习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