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0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林业   586篇
农学   307篇
基础科学   322篇
  500篇
综合类   2641篇
农作物   335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1228篇
园艺   397篇
植物保护   23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82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为明确大豆食心虫性诱剂的最佳使用时期,于2014年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农科院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食心虫盛发期5 d前、盛发期、盛发期5 d后3个不同时间安放性诱芯。同时,结合释放螟黄赤眼蜂技术以研究其综合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时期处理中,以盛发期安放性诱芯同时释放赤眼蜂处理的虫英率、虫食率最低,防治效果效果最好,为52.81%。说明防治大豆食心虫的最佳适期为盛发期。最好措施为盛发期安放性信息素+释放赤眼蜂,且盛发期加放赤眼蜂的效果显著高于盛发期单纯性诱剂处理。可见性诱剂与释放赤眼蜂技术相结合,比单一方法具有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82.
鲤疱疹病毒Ⅰ、Ⅱ、Ⅲ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鲤疱疹病毒Ⅰ、Ⅱ、Ⅲ型(Cyprinid herpesvirusⅠ、Ⅱ、Ⅲ)病毒给我国鲤科鱼的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CyHV-Ⅰ主要危害1龄以上的鲤,对鲫、圆腹雅罗鱼、鲤与金鱼杂交种等也有危害。CyHV-Ⅱ仅感染金鱼、鲫及其普通变种如异育银鲫、金鱼和鲤的杂交体,对鱼卵、鱼苗、鱼种、亲鱼等各个时期均有危害,而幼鱼较成鱼易受到感染。鲤除了幼鱼不易受CyHV-Ⅲ影响,其他所有龄期均对其敏感。CyHV-Ⅲ不仅鲤能感染,其他鲤科鱼、锦鲤和鲫的杂交后代、锦鲤和金鱼的杂交后代均对其易感,金鱼、鲟均可作为CyHV-Ⅲ潜在的携带载体。就3种病毒的流行现状,临床症状,引发疾病的病理特征,检测方法等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3.
<正>石油是一种成份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树脂类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烃已成为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物质之一,特别是其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是对水生生物构成危害的主要部分。水中的石油烃能被吸附于水体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鱼类通过体肤渗透、呼吸代谢蓄积在体内,造成鱼类体型弯曲畸形,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双壳贝类由于从水中摄食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对石油烃的富集能力很强,石油烃可抑制双壳类的免疫力,增强疾病的易感性;水中的石油烃被鱼贝富集后,通过  相似文献   
984.
内蒙古引黄灌区种植面积与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技术,对内蒙古4个大型引黄灌区(河套灌区、黄河南岸灌区、镫口灌区、麻地壕灌区)近30 a的种植面积及种植结构的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利用河套灌区7 a实测调查样本,对解译结果进行检验,确定遥感方法的可行性及精度。通过遥感解译得出,灌区的控制面积为17 845.55 km2,对比官方统计数据相差-1.73%。灌区种植面积及土地利用率近30 a来变化不明显,整体呈微增加趋势。近30 a灌区的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单一小麦种植结构演变成现今小麦、玉米、葵花的多元化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985.
2009-2012年,以柑橘8个多胚性二倍体品种为母本与近年始花的5个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和1个同源四倍体分别杂交,培育三倍体新种质。连续4年共配置15个杂交组合,授粉4 442朵花,坐果1 484个,平均坐果率33.4%;用于幼胚挽救的果实1 075个,共培养幼嫩种子12 578颗,经生芽、生根诱导获得再生植株2 832个;以流式细胞仪对所有再生植株倍性检测,15个组合共获得三倍体401个,四倍体121个;移栽成活三倍体349个,四倍体98个。对W. 默科特 × NH组合89个株系的三倍体的SSR分子鉴定表明,所有三倍体后代均为双亲的有性杂种。  相似文献   
986.
研究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all)对稻草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稻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最优条件为6.5 g稻草,合成培养液12 m L,接种量0.8 m L(菌悬液浓度5×106CFU/m L),初始p H值4.5,测得木质素降解率为49.71%。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发酵后10 d稻草表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清晰可见,发酵后稻草秸秆表面的空穴增多、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裂解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87.
研究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Burdsall)对稻草秸秆进行固态发酵,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稻草秸秆木质素的降解最优条件为6.5 g稻草,合成培养液12 mL,接种量0.8 mL(菌悬液浓度5×106 CFU/mL),初始pH值4.5,测得木质素降解率为49.71%.采用扫描电镜SEM对发酵后10d稻草表观形貌进行观察,结果清晰可见,发酵后稻草秸秆表面的空穴增多、增大,表面粗糙度增加,裂解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88.
莲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生蔬菜,适宜在炎热多雨季节生长,莲藕的加工品如藕粉、藕粉丝等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具有散瘀血、生肌等功效。近年来,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乌当区东风镇进行莲藕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试验及示范推广。东风镇水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5.9℃,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积温达5724℃。2001年,贵阳市环境监测部门对东风大坝的土壤、水、空气等背景值进行检测,符合莲藕无公害栽培的环境指标。  相似文献   
989.
污泥农用对土壤和作物重金属累积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以3 a定位试验为基础,比较3种不同处理的污泥肥料(消化污泥、污泥堆肥及污泥复混肥)农田施用下土壤养分、土壤和作物籽粒中Mn、Cu、Zn、Pb、Cd 5种重金属的积累以及作物产量的变化情况,以阐明污泥农用对土壤及作物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污泥肥料提高了土壤中氮素和有机质的含量;与空白和普通化肥处理相比,3种污泥肥料增加了土壤中Mn和Cu的含量,而对土壤交换态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影响;3种污泥处理均增加了小麦籽粒中Zn的含量;相对普通化肥处理,3种污泥肥料处理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均无显著影响。合理施用污泥肥料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污泥肥料施用对土壤重金属有一定累积效应,但短期施用对土壤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990.
生产无公害、绿色葡萄是我国目前葡萄产业的首要课题,而要达到果品无公害,使用无公害农药是关键.二氧化氯就是这样的一种新型农药,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近几年二氧化氯在防治植物病害和贮藏保鲜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防治病害方面只是在蔬菜上刚开始少量应用,而在葡萄病害防治方面还没有应用.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为探索二氧化氯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03年7月做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