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51.
青海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黄河支流湟水上游,是青海省省会城市,也是进出青藏高原的门户和交通枢纽。全市辖5区3县,市域7694km^2的总面积中林业用地为25.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2.9%,森林覆盖面积为19.13万hm^2,森林覆盖率25%,活立木蓄积量331.6万m^3。  相似文献   
52.
油松大田容器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适应大陆性气候,抗寒力较强,是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但油松属直根性植物,主根长,侧根粗壮但较少,因此露根苗的造林成活率较低为50%左右,容器苗的造林会提高成活率到85%左右。  相似文献   
53.
GGR生根剂和EM有用微生物在苗木培育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苗木生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苗木成活率,而且对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抗病害也有极其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李雪林 《种子》2012,31(3):38-41
选择有代表性的11个优良粳型两系杂交稻亲本,包括6个光敏核不育系和5个粳稻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模式对4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并估算其遗传参数.结果表明,4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性状上,以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胶稠度两性状上则以非加性效应为主,而在整精米率上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55.
河北杨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选地整地、做床、种条选择及处理、扦插、扦插后管理、肥水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河北杨扦插育苗技术,以期为河北杨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莫尔道嘎林业局森林资源现状及林分特点,通过对1996年与2006年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对森林资源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1.石榴根皮。石榴根皮有杀虫、止泻的功效。取石榴皮30~50克,配槟榔15~60克,煎汁灌服,对家畜蛔虫、蛲虫、绦虫均具有良好的驱杀效果。 2.榆树皮。把榆树树根洗净泥土,刮去表皮,取内皮50~100克,捣烂煎汁灌服,对治疗牛瘤胃积食有特效。取榆树皮适量,煎水灌服,可治猪脱肛。  相似文献   
58.
为提高学生素质,对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总体,包含基本素质、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训练4个层次以及不同层次下的素质拓展、公共基础技能、农学基础技能、种子专业技能、种子专业综合能力、综合实习、科研训练、科技创新等8个模块。构建了"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不同模块下开设的实验(实践)课440学时,14学分,实践(实习)教学周数46周,46学分,以及在其他方面未计算在内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学分,实践教学总学分达60学分以上。经过4年一个教学周期的实践,按此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教学秩序正常,学生考研、就业情况良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9.
正对工作质量进行检测是实验室的主要使命,质量控制是为了放弃那些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以此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的目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水果、蔬菜和粮食,因为这些农产品的运输的过程中很可能发生腐烂变质,导致其不能食用,严重话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就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检测,所以,实验室针对性的有效样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根据多年致力于农产品的  相似文献   
60.
西宁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技术模式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雪林 《青海草业》2005,14(1):46-47
通过对西宁市退耕还林区内的各种因子对立地条件的影响,划分了不同的立地类型,并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经验,总结出了适宜的造林技术典型模式,对于今后实施各种工程造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