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1.
我们应用诱变方法已培育出5个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累计75万hm2.选育各种各样突变材料2750份,包括大穗类型和高光效类型.  相似文献   
112.
四川金堂县某奶牛犊牛场发生以贫血为主的疾病,通过病史调查,临床检查、剖解变化结合血液常规检验等手段,确诊为饲养管理不当所导致的群发性营养不良性贫血,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应用复方微量元素"生命元"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全群牛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黄芩素对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将12只大鼠随机分成单用组、合用组,合用组连续7 d灌服黄芩素(50 mg/kg,1次/d),单用组则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 d两组大鼠均按25 mg/kg剂量灌服氟苯尼考,给药后按时间点连续采样,数据采用DAS2.0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黄芩素连续给药7 d,可以增加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减缓代谢消除,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提示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上合用具有潜在的药动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4.
为了解和评价灵长类动物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株对杨树花提取液的敏感性情况,开展了本研究。本次检测结果表明,灵长类动物肠道中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对杨树花中药提取液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的药物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15.
研究川续断皂苷乙对氟苯尼考在大鼠体内药动学影响.将24只大鼠(200±10)g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2只.试验组连续7 d灌胃川续断皂苷乙(60 mg/kg,1次/d),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第8天两组各6只大鼠灌服氟苯尼考(30 mg/kg)后按时间点连续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氟苯尼考血药浓度,数据采用D...  相似文献   
116.
四川雅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雅安地区的个体奶牛养殖业发展很快,但由于饲养管理水平较差,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意识薄弱,致使奶牛乳房炎经常发生.又因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泛滥使用,致使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多,给乳房炎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进一步了解雅安地区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对常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情况,笔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17.
啄癖是养鸡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 鸡啄癖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善、饲料调制不当、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啄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相似文献   
118.
剖析了当前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一套思路,构建了一个林业企业森林经营管理新模式,即"员工与企业效益共享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提高营林投资收益,实现预期的森林经营目标,这对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和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细菌感染是造成断奶后肉兔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本研究通过对4个品种787只5~10周龄断奶肉兔健康记录的分析,确定细菌感染疾病抗病力的遗传方差。利用父性阈值模型分析断奶后肉兔细菌感染疾病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细菌感染的发病率从第5周的最小值逐步增加到第9周的最大值。品种和父性效应对生长肉兔细菌感染的发病率影响显著(P<0.05)。比利时兔的发病率最高(36.87%),父性方差占到了总表型方差的3.42%~8.02%。因此,肉兔细菌感染疾病的抗病力存在遗传变异,通过遗传选择可以降低细菌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0.
(一)临床症状发病初期.由于母鹿有舔食仔鹿肛门的习惯,所以不易发现病变。2天后,病仔鹿精神沉郁,被毛无光泽.耳下垂。后期,不吃奶.弓背.低头,昏迷鼾睡.四肢冷厥,腰部蜷缩.眼球凹陷,眼结膜苍白。多数病仔鹿拉白色、红色或红黄色糊状粪便,气味恶臭,粪便污染肛门,尾及后肢的被毛,饮欲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