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基因工程疫苗,注射饲养于土池中的自然越冬和温棚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结果表明:一次性注射疫苗对由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引致的鳖主要疾病具免疫保护作用,毒力攻击保护率为100%;免疫幼鳖饲养190d和216d存活率比对照鳖分别高12.1%和19.2%;对其它细菌引起的病害延缓作用,对已发病的鳖无治疗作用。基因工程疫苗在当今养鳖业中将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规模化的蛋鸡场和蛋种鸡场越来越多,但由于行业竞争的影响,蛋鸡场的利润却越来越低。由近两年蛋鸡行情可以看出,规模化的蛋鸡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保证鸡只有良好的生产性能。但是蛋鸡的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达70多周,要想在整个产蛋期有良好的生产性能,每一个饲养管理环节都显得非常重要,5周龄体重能否达标对产蛋期产蛋性能能否很好发挥显得更为重要。表1是国外著名的一家蛋种鸡育种公司所作的关于蛋鸡5周龄体重与生产性能相关的研究结果。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自己的生产实践谈一下如何做好5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紫薇夏季栽植进行研究。[方法]从4个方面进行移栽试验研究:施用生根粉与未施用生根粉的植株移栽成活率对比;搭盖遮阴网与未搭盖遮阴网的植株成活率对比;重修剪的植株与轻修剪的植株成活率对比;打植物抑制蒸腾剂与未打植物抑制蒸腾剂植株成活率对比。[结果]夏季栽植紫薇施用生根粉与未施用生根粉的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重修剪的紫薇生长情况比轻修剪和未修剪的紫薇生长情况好,更有利于植株渡过缓苗期,对夏季栽植的紫薇进行搭盖遮阴网处理,能极大地为新栽的植株进行遮阴,遮挡阳光,利于新植紫薇缓苗,对夏季栽植的紫薇叶片喷施抑制蒸腾剂,有利于叶片缓青、缓苗,植株发芽、长叶,顺利渡过缓苗期。[结论]夏季紫薇移栽采取重剪、搭盖遮阴网、喷施植物抑制蒸腾剂等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基因工程疫苗在鳖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工程疫苗是以基因工程为手段或称作DNA重组技术产生的疫苗。国内对鳖 (Trionyxsinensis)疫苗的研究也有一些报道 ,但多集中于灭活菌苗的研制。由于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 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 (A sobria)等存在多种血清型 ,限制了一般疫苗的有效使用范围 ,商用疫苗的开发至今仍未成功。我们在一般菌细胞苗和化学成份疫苗研究的基础上 ,从菌体共同保护性抗原着手 ,以分子生物学方法为手段 ,研制了鳖的基因工程疫苗。本文报道该疫苗在大田应用的中试情况。1 材料与方法1 1 时间和…  相似文献   
15.
小麦吸浆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吸浆虫是天津地区新发现的害虫,对小麦产量威胁较大,由于发生较隐蔽,防治时机很难掌握,常影响防治效果,导致该害虫快速蔓延,爆发危害。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重点阐述对吸浆虫的防治要领。  相似文献   
16.
正笋壳鱼是尖塘鳢属(Oxyeleotris)鱼类的俗称,原产于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是虾虎鱼中较大的淡水名贵种类,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云斑尖塘鳢(O.marmoratus)和线纹尖塘鳢(O.lineolatus)已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先后引进我国珠三角地区,并作为特色品种得到推广,成为热门的人工养殖水产新优品种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莞市笋壳鱼养殖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现将我市笋壳鱼养殖的历史、现状及展望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线纹尖塘鳢全人工繁殖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没有尖塘鳢属(Oxyeletris)鱼类。1986年,我课题组从泰国引进了云斑尖塘鳢(O.marmoratus),1996年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线纹尖塘鳢(O.lineolatus)。10多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养殖业和科技工作不断从东南亚诸国购进苗种,从事商业性养殖,留养亲本或引进亲本,从事人工繁殖、育苗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均未见相关成熟技术的报道,特别是批量商业性种苗的生产上。国内外有关尖塘鳢的全人工繁养殖技术实际处于同一起跑线。我国至今仍在进口的“笋壳鱼”鲜活商品,主要来自泰国、越南等产地国的野生采捅。我课题组经过了多年的探索、研究,终于在线纹尖塘鳢的行为习性、生长、发育生物学与生态学等基础研究,池养全人工繁殖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在国内率先获得了大批量的商业性种苗。2002年繁育全长3~5cm早期幼鱼27.8万尾;2003年繁育120万尾,已供应省内珠三角地区及浙江、江苏、四川等地62万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