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8篇
  46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为明确印度梨形孢菌液在油菜上的最佳施用时期,研究了在油菜不同生育时期(苗期、蕾期、花期、荚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对油菜的增产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CK(不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相比,苗期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能显著提高油菜的根质量;花期、荚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可显著提高油菜的千粒质量和单株产量,其中单株产量比CK分别增加27.43%、27.95%。各时期施加印度梨形孢菌液均能提高油菜的实际产量,其中荚期加菌处理的实际产量最高,达3 004.65 kg/hm2,较CK增产37.30%,增加经济效益2 448.90元/hm2。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施用印度梨形孢菌液可以降低MDA含量,提高POD、SOD活性,进而提高油菜的抗逆性,促进油菜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2.
在测坑中于大豆(Glycine max)开花期进行持续涝渍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开花期受涝渍胁迫时间愈长,大豆减产愈严重,大豆受涝2 d~10 d,减产11.19%~42.84%。大豆不同生育阶段受涝渍胁迫,以苗期受灾最轻,开花期受灾最重。在低产田中,大豆经常遭受涝渍胁迫,减产高达90%以上。分析表明,涝渍水深(SFEW30)与大豆相对产量(Ry)存在着很好的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3.
运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湖北省四湖地区涝渍地油菜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比较了各种杂草在油菜各生长阶段的相对多度和单位面积鲜重,结果表明该地区油菜田主要杂草有13科25种,棒头草,看麦娘,繁缕和稻槎菜为最优势种群,水芹和艾蒿的发生在油菜生长后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34.
江汉平原的涝渍地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界定了涝渍地的概念,指出了涝渍地与渍害田、湿地的联系与区别。分析了涝渍地开发利用的基本态势,提出了科学合理利用涝渍地的新思路和主要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5.
鱼鸭同境共生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汉平原湿地农区,运用食物链加“效益环”的原理,实行鱼鸭共生技术,鸭的活动可以增加鱼塘水体活性、改善鱼塘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从而使成鱼较均匀地活动在溶氧量相对较高的水层,可有效防治鱼泛塘。鱼鸭混养可充分利用水面和土地,劳动生产率和综合效益高。但在鱼鸭共生塘的成鸭圈养比例上要适度,以避免数量过多而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6.
根据降水特点、地形地貌特征和水文情势变化,分析了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油菜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基于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分析,提出了该区域油菜涝渍灾害的发生机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7.
通过分析近32a(1980-2011)荆州棉花生长季降水量资料,针对棉花4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进行作物旱涝等级划分。结果表明,荆州棉花生长季内发生的水分胁迫以渍涝为主,无干旱胁迫;苗期降水量普遍多于需求,渍涝风险高;蕾期和吐絮期发生渍涝的频率远高于干旱,且多发生大涝和重涝;花铃期干旱发生频率略高于渍涝。将研究区历年棉花产量分离为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气象产量与各生育期旱涝程度的相关关系表现为,气象产量与全生育期和花铃期降水距需百分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吐絮期降水距需百分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棉花生长季内降水量超出需求越多,气象产量越低;除降水量显著偏少的年份外,降水越少,气象产量越高。通过采用距需百分率法划分棉花各生育期的旱涝等级,充分揭示了各生育期需水量与降水总量间的平衡与矛盾,对江汉平原棉花种植区不同旱涝年景及不同月份的田间水分管理与高效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8.
为改进江汉平原地区中稻氮肥施用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当地常规施肥(FFP)、缓控释肥与尿素配施(CRF)、海藻多糖氮肥替代(HTN)及不施氮对照(CK)4个氮肥管理,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机插稻、直播稻氮素吸收、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前期机插稻的干物质积累量FFP处理比CRF、HTN处理分别高41.83%、19.89%,直播稻CRF处理比FFP处理高4.84%;分蘖盛期-拔节期机插稻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的比例比直播稻分别高12.58%~17.21%、15.24%~67.24%;拔节期-成熟期各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CRF>HTN>FFP,且直播稻的干物质积累量占总干物质积累量的比例比机插稻高12.72%~17.61%,CRF处理机插稻和直播稻的穗部干物质积累分别比FFP处理增加了19.71%和14.82%,HTN处理分别增加了13.10%和3.93%。在氮素的积累、转运、利用上机插稻与直播稻具有相似性,均表现为CRF>HTN>FFP,CRF处理下机插稻和直播稻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比FFP处理增加了38.02%和34.57%,HTN处理分别增加了11.82%和13.33%。缓控释肥与尿素配施、施用海藻多糖氮肥,都有利于提高杂交中稻氮素的积累、转运和利用,同时氮肥适当后移有助于直播稻的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39.
中晚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中优608在相同条件下,氮肥按本田施纯氮10kg/667m2,按基肥︰蘖肥︰穗肥=5︰0︰5(处理A)与按基肥︰蘖肥︰穗肥=7︰3︰0(处理B)两种不同的施用方法作同田比较,从分蘖动态、最高苗、有效穗、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分析氮肥对中优608分蘖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在分蘖期分蘖发生及最高苗较处理B少,形成的有效穗相对较低,而成穗率、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均高于处理B,说明氮肥按基肥︰蘖肥︰穗肥=5︰0︰5的方法施用,中优608分蘖肥相对不足,但更容易促进中优608形成大穗足穗和获得高产,相较于处理B,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更大、氮素转化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四湖流域深入调查 ,提出应根据排水区业已形成的格局和降水分布差异分区选择排水设计雨量 ;联系项目实际论述了涝渍地集水小区明排系统规划中涉及的排水泵站经济性、排水沟道优化布局、排水工程建设的适度规模等问题 ;最后就涝渍地暗管排水工程及其推广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