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以牧草鲜草产量、再生速度、分蘖数等为观测指标,研究不同刈割处理和刈割茬数对元谋干热河谷区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Hay king)Stapf.]生长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海狮苏丹草在干热河谷区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其生长季内可刈割5次;留茬高度和茬数对其再生性能和分蘖能力均有显著影响,其中刈割茬数对其再生速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随着刈割茬数增加再生速度显著减慢而分蘖数则明显增加;海狮苏丹草不同留茬高度、刈割茬数对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就生物量和再生能力来看,海狮苏丹草留茬高度  相似文献   
8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食品。于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提供食物和营养的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据统计,2000年我国共有奶牛488.7万头,产奶量827.4万吨;2002年上半年奶牛数就已达585.3万头,产奶量达608.1万吨,递增了21.88个百分点。面临着奶牛形势的一路看好,  相似文献   
83.
选取玉米为紫色土区典型种植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量(750 kg/hm2)、常规施肥量的0.5 倍、1.5 倍、2.0 倍和2.5 倍6 个施肥水平,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试验和试验室内分析试验,分析玉米典型生育期内不同施肥量对作物产量、生长特性、淋洗液和径流中氮、磷的流失特征的影响,并基于肥料施用量与肥料中氮素和磷素的去向的试验数据,构建干热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指标和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内,施肥量为0~187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表现为前期上升快、后期下降慢的趋势。玉米生育期株高和产量均随着施肥量从较低到适中的增加而递增,且达到较高施肥处理(常规施肥量2.5倍)时株高降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径流和淋洗液中的总氮和总磷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的变化呈现出同一趋势,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流出量增加。运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玉米肥料的边际产量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得到干旱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容许施肥量为1154~1176 kg/hm2。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旨在探讨硒元素摄入对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铜、铁、锌和有害元素铅、镉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为降低铅、镉在食物链中的迁移和积累的控制技术提供依据。试验选用20头杂交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精饲料中以预混料的形式添加亚硒酸钠1.0 mg/kg。饲养试验期为150 d,饲养试验结束后,屠宰采集各组织样品测定铅、镉、铜、铁、锌含量。结果表明:添加亚硒酸钠后对肉牛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极显著降低肉牛心脏中铅、镉的含量和血液中铅的含量(P<0.01),极显著增加胃、肾脏、肝脏等组织中铅和镉含量(P<0.01);同时也增加铜、锌、铁在胃和铜、铁在肝脏中的蓄积(P<0.05)。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硒,可以改变铅、镉、铜、锌、铁在动物体内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水平,但不能有效降低肉牛各组织中铅、镉的蓄积。  相似文献   
85.
通过研究干热河谷坚尼草不同刈割周期及留茬高度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刈割周期延长,坚尼草产草量、株高和分蘖数逐渐增加,以20~30d刈割产草量相对较高,分蘖强,差异不显著,但生长高度与10~15d刈割差异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对坚尼草产草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刈割高度增加,产草量和分蘖数逐渐降低,而生长量增加,刈割高度为10~20cm时,其产草量、分蘖数和生长性较好。为促进其分蘖、生长和提高产草量,其刈割周期与刈割高度分别25~30d和10~20cm为宜。  相似文献   
86.
元谋干热河谷优势乡土草群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不同坡度径流小区内人工构建优势乡土草群落,研究了自然降雨对不同坡度径流小区产流量和泥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径流小区产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植被盖度呈负相关;种植处理与对照CK差异显著,且小区坡度越大越显著;降雨利用率随坡度增加而减少,而且乡土草植被群落盖度越大小区降雨利用率越高。通过构建乡土草群落能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增加降雨利用率,且随着坡度增大,水土流失治理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7.
为了解贵州威宁黄牛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测定了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D-loop区全序列。威宁黄牛D-loop区全序列中,A+T平均含量为61.4%,G+C含量为38.6%。经比对,共检测到威宁黄牛D-loop区8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态位点45个,其中7种为普通牛血统的单倍型,1种为瘤牛血统的单倍型,表明威宁黄牛同时受到普通牛和瘤牛的影响。在威宁黄牛19个个体中,其单倍型多样度为0.715,核苷酸歧异度(π值)为2.415%,表明威宁黄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88.
不同同期发情方法在受体牛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期发情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家畜繁殖技术,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等手段人为调整家畜的发情周期,使其在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同期发情便于组织家畜配种,进行规模化养殖,也是胚胎移植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情发情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胚胎移植的效率和成败。因此,高效、简便、经济的同期发情方法,是实现胚胎移植产业化的前提条件。试验结合大量的牛胚胎移植生产,研究了两种同情发情方法的效果,为建立最佳的同期发情方法和胚胎移植的产业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9.
鲜整胚及分割双半胚移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结合我省胚胎移植的现状,用7头纯种西门塔尔牛作供体,46头杂交牛作受体,进行同期发情和超数排卵,获得鲜整胚59枚,双半胚32枚;用鲜整胚22枚,双半胚24枚进行移植,研究鲜整胚与分割双半胚的移植效果。结果表明:鲜整胚单枚移植妊娠率为27.3%(6/22),分割双半胚移植妊娠率为54.2%(13/24),鲜整胚单枚移植妊娠率比分割双半胚移植妊娠率低26.9个百分点,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0.
针对干热区气候特点,设置了旱坡地地表盖沙和覆膜两土壤水分处理方武,2003~2005年连续测定其土壤水分变化情况.在地面覆盖物作用下,耕作层40 cm以上土壤水分随降雨量和蒸发强度变化而变化,土层40 cm下土壤水分较稳定;土壤原本含水量的高低影响土壤水分的变化程度.盖膜、盖沙措施使土壤水分只在土壤表层40 cm内有不同程度增加.总体来说,盖膜增加最多,比CK多5%;其次是盖沙,比CK多2.612%.深层土壤水分总体趋势是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随深度增加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