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5篇
  7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气候分区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气候带划分的水分和热量指标,得到符合青海高原气候带划分的修正指标,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暖效应,青海高原亚寒带和温带的最热月上限温度指标增加了1~2 ℃,高原寒带≥0 ℃年积温上限值增加50 ℃。结合青海省干湿分布状况,把青海省分为6个气候区域,按照草地类型的划分原则、系统与标准,把青海省10个草地类型进行组合分类划分至6个气候区域;阐述了不同草地类型的分布与海拔、温度及降水等生境特征的关系;定量评价了各草地类型的丰富度、生物量、草层高度以及草群盖度等植被特征。  相似文献   
62.
声诱捕捞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声诱捕捞技术的概念及国内外声诱捕捞技术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渔业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和探讨了声诱捕捞技术在保护渔业资源和渔业环境方面所起的作用;阐述了声诱捕捞技术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结合声诱捕捞技术在中国建设淡水牧场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环青海湖地区天然牧草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环湖地区天然草场中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Keng)群体结构变异系数较小,为50%-100%;天山赖草(Leymus tianschanicus Drob.Tzvel.)变最大的天然牧草;紫花针茅、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Kit)和冷地早熟禾具有抗旱能力弱和对干旱反应敏感的特性,种群结构年际变化不稳定;干生苔草(Carex aridulaV.Krecz.)、天山赖草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和抗旱性,种群结构年际变化稳定;干生苔草虽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和抗旱性,但水分条件仍是限制其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月际密度变化保持逐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4.
气候变化对青海省种植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从青海省种植业存在结构单一、为畜牧业提供的饲草(料)有限、春播作物收获后的水热资源没有充分利用等现状出发,结合青海省未来气候暖干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青海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如实行农区兴林、旱区兴牧;利用春播作物收获后的余热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利用冬、春季增温明显的气候特点扩大冬小麦的种植面积等。  相似文献   
65.
66.
研究了5种播种时期处理分别是13/5、23/5、2/6、12/6和22/6(日/月)对家庭牧场“圈窝子”(YTY品种)生长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家庭牧场“圈窝子”内土壤营养成分的含量能够充分满足燕麦的生长需要。随燕麦播种时期的推后,其生育期逐步提前结束,为获得较高的燕麦青干草和粗蛋白质产量,播种时间应早于5月13日。随播种时推后燕麦粗蛋白质(CP)的含量呈逐步增加的趋势,粗纤维(CF)则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家庭牧场“圈窝子”内是种植燕麦收获青干草最理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67.
本文叙述了近年来世界各国鱼粉和鱼油的产销新变化,侧重了对日本、秘鲁、智利及中国等国鱼粉鱼油产销变化及加工鱼粉、鱼油原料鱼的海洋捕捞渔获量和对现有资源量的鱼类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并对当今鱼粉、鱼油国际市场上的贸易量及行情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8.
69.
音响驯化对鱼类有效作用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响驯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鱼类行为控制技术在海洋声牧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研究其有效作用范围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洋环境噪声级、水声传播损失、鱼类的听觉特性、水下换能器的声源级。通过建立水声信号系统,由水听器、声级计、信号记录仪、信号处理软件组成,着重对海洋环境噪声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大连黑石礁湾海洋环境噪声级为93~118 dB,水下传播损失为30 lg r,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黄盖鲽(Limanda aspera)为驯化鱼种,单个驯化点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约为52.2 m、44.5 m。  相似文献   
70.
大口鲶(Silurus meridionalis)是一种古老的具有电感受器官的鱼类,其头部分布着大量微壶腹状的电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到生存环境中的微弱电信号,并在其摄食、求偶等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采用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大口鲶在不同直流类匀强电场下的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输出电压为0.9V、水中电场强度为(5.0±0.1)mV.cm-1时,大口鲶对铜板电极表现出最大的偏好性,在电场范围停留时间可达100 s以上,说明弱电场对大口鲶具有较强的吸引。研究结果为采用弱电诱集大口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改进传统的大口鲶捕捞作业方式及新渔具渔法的研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