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5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鱼类绦虫种类及寄生情况.[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10~2012年在额尔齐斯河进行病料采集,共剖检24种鱼类共2 455尾,分析绦虫的种类和寄生情况.[结果]共检出绦虫8种,分别为宽头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laticeps)、许氏绦虫(Khawia sp.)、马口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opsariichthydis)、结节三枝钩绦虫(Triaenophorus nodulosu)、舌状带绦虫裂头蚴(Ligula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Digramma sp.)、犁头绦虫拟囊尾蚴(Cryporhynchus sp.cysticercoid)、圆叶目绦虫幼虫(Cyclophyllidea sp.larva).[结论]宽头鲤蠢绦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率最弱的是双线绦虫1.39;.感染强度最高的是结节三枝钩绦虫1~60条.  相似文献   
62.
为了揭示寄生于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体内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 sp.)的消长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对盲囊线虫可能对额尔齐斯河银鲫养殖造成的危害,为其人工饲养和疾病防治提供病原区系的基础资料.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分四季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银鲫寄生虫进行了调查.按照鱼类寄生虫学调查方法,对银鲫感染的对盲囊线虫进行种群生态研究.结果显示,对盲囊线虫四季均有感染,春、冬季感染率分别为14.29%、19.67%,相对均较高;对盲囊线虫种群在不同季节宿主体内的空间分布均为聚集型,并且聚集强度随宿主体长和平均丰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3.
额尔齐斯河温氏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对额尔齐斯河(中国段)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 Berg)鳃部寄生的温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wunderi Bychowsky)进行了取样调查,以期了解温氏指环虫的种群生态学特点。结果表明,温氏指环虫的总感染率为12.92%,平均感染强度为5.70(1~19)。感染率、感染强度在不同体长组的宿主中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宿主体长(L)的增大,温氏指环虫的感染率在35cm以上的宿主中达到最大,为50%,而平均感染强度在20≤L<25的体长范围内最小,为1.75;温氏指环虫种群在不同体长组宿主中的分布类型主要为聚集分布,且各体长段宿主之间的感染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4.
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寄生虫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感染情况.[方法]2009~ 2014年,选取多个采样点,按照鱼类寄生虫调查方法,剖检江鳕120尾,采集、保存及鉴定寄生虫种类,统计及分析寄生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等流行病学指标及种间关系.[结果]发现寄生虫11种,分别为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车轮虫(Trichodina sp.)、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hifiliis)、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江鳕三代虫(yrodactylus lotae)、冠状扇盘吸虫(Rhipidocotyle coronatun)、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线虫(Nematoda sp.)、福海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fuhaiensis)、西氏鳋(Ergasilus sieboldi),隶属于5门,8纲,10目,11科,11属.筒形杯体虫(鳃、体表)和车轮虫(鳃、体表)、筒形杯体虫(鳃、体表)和默氏复口吸虫(眼球)、车轮虫(鳃、体表)和江鳕三代虫(鳃、体表)、多子小瓜虫(鳃)和江鳕三代虫(鳃、体表)、线虫(消化道)和福海泡吻棘头虫(消化道)存在显著的正协调关系.[结论]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的寄生虫种类较为丰富,其中眼内寄生的默氏复口吸虫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感染率78.33;,感染强度1~72,优势度指数0.78,是江鳕寄生虫群落中的优势种;消化道内寄生的线虫感染情况次之,感染率29.17;,感染强度1~ 114.在人工大规模养殖江鳕的过程中,应加强寄生虫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65.
为了解鱼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以乌鲁木齐市市场销售鱼类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鱼类7种,计435尾,获得寄生虫标本若干。按照鱼类寄生虫常规检查及鉴定方法进行鉴定,结果共发现鱼类寄生虫24种。其中,复口吸虫和单殖吸虫在6种鱼类中均有感染,属于易感虫体;而复口吸虫感染率及感染强度最高,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66.
目的大片吸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组织蛋白酶L1(Fasciola gigantica Cathepsin L1,FgCL1)基因的克隆。方法提取大片吸虫成虫总RNA,运用SMART技术构建大片吸虫cDNA文库。根据文献设计并合成PCR引物,从上述文库中克隆大片吸虫FgCL1基因,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结果文库容量为2.08×106pfu/mL,重组率为98%。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6.23×109 pfu/mL,插入片段平均大小约为1 000 bp。应用两个已知基因(FgCL1 FgGST)从文库中成功钓取到相应的全长基因。将含有FgCL1的阳性克隆测序,用Genebank Blast进行序列比较,证实为FgCL1基因。结论成功构建了cDNA文库,提供筛选大片吸虫基因资源;从该文库中克隆出FgCL1,为进一步表达该基因,研制诊断试剂盒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7.
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1536)菌液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乳化后免疫大白兔,制备兔高免血清,提纯抗体,建立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2型抗体的双夹心ELISA方法.方阵滴定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包被纯化的兔抗App血清2型抗体为9.375 μg/mL,抗原稀释度为1∶1 600,HRP-兔抗猪IgG稀释度为1∶20 000.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双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与猪O型口蹄疫、猪传染性胃肠炎、蓝耳病等阳性血清以及App其他血清型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检测样品结果与阻断ELISA比较,其相符率为99.54%,表明双夹心ELISA可用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2型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68.
为探究额尔齐斯河水域中鱼类寄生三代虫的种类以及感染情况,给新疆水产业的发展及我国三代虫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009年8月至2014年8月选取额尔齐斯河的北屯镇、185团场、布尔津和哈巴河4个采样点,自捕或者从当地渔民处购买材料鱼,通过染色观察三代虫的形态特征,对其几丁质结构进行绘图、测量及比较,同时对不同种类三代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感染丰度以及宿主专一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共发现三代虫14种,其中丁 三代虫(Gyrodactylus tinca Malmberg,1957)、白斑狗鱼三代虫(Gyrodoctylus lucii Kulakowskaja,1951)、梭鲈三代虫(Gyrodoctylu luciopercae Gusev,1962)、马氏三代虫(Gyrodactylus markakulensis Gvosdev,1950)均是国内首次发现,为新纪录种;感染率最高的为鲤(Cyprinus carpio)(23.94%),最低的为河鲈(Perca fluviatilis)(0.74%),除东方欧鳊(Abramis brama orientalis)、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rus)和鲤外,其余的感染率均不超过10%;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散鳞镜鲤和鲤为易感宿主,方均比(S2/X)都大于1,呈聚集分布;其余的小于1,呈均匀分布。三代虫宿主专一性较强,但有少数种类三代虫寄生2~4种宿主的情况,也存在同一宿主感染2~3种三代虫的现象,与单殖吸虫的宿主专一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9.
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组克隆载体pMD18-P32中扩增出山羊痘病毒P32基因,与毕赤酵母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9K相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32.重组质粒pPIC9K-P32用Sal I线性化后,与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混合后电转化,使重组表达载体与酵母染色体发生同源重组.采用G418抗性梯度筛选法得到高拷贝重组菌株,甲醇诱导目的基因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用酵母成功表达出了31kD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能被山羊痘阳性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70.
在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观赏鱼感染寄生虫种类期间,从图丽鱼(Astronotus ocellatus)鳃部采集到一种单殖吸虫,经过形态学比较具有鉴定依据的背腹中央大钩、联接片、交接器等结构后,鉴定为锚首虫亚科(Ancyrocephalinae)的破坏古氏虫(Gussevia asota)。首次测定了破坏古氏虫28S rDNA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G596661),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虫与鲻鱼虫属(Ligophorus)、嗜丽鱼虫属(Cichlidogyrus)的亲缘关系较近,聚为稳定的独立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