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3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500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719篇
  122篇
综合类   1874篇
农作物   206篇
水产渔业   301篇
畜牧兽医   1344篇
园艺   324篇
植物保护   1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48篇
  2000年   1283篇
  1999年   572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335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9篇
  1981年   42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2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9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氮肥运筹对红壤稻田移栽油菜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氮肥运筹的田间试验,研究氮肥对油菜生长发育、产量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处理与对照相比,各经济性状普遍要高;增施氮肥促进了油菜整个生育期的生长和发育,控释氮肥在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最大,成熟期的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在各处理中也相对较大,产量最高为1877.55 kg/hm2,比对照处理增产41.81%。  相似文献   
982.
过瘤胃甜菜碱对奶牛泌乳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某集约化奶牛场年龄、胎次、体况及泌乳量相近的健康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Ⅰ、Ⅱ、Ⅲ组日粮中每头每天添加5、10和20 g过瘤胃甜菜碱,Ⅳ组为过瘤胃甜菜碱对照组。试验期从产前14 d至产后42 d,通过对试验奶牛产后乳蛋白(LP)、乳脂率(BF)、乳糖(SL)的分析,研究过瘤胃胆碱和甜...  相似文献   
983.
缓/控释肥在烟草上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推动缓/控释肥料在烟草生产中的应用,实现烟草简化栽培生产,提高品质,笔者总结了已报道的有关缓/控释肥料研究与应用的文献资料。在介绍缓/控释肥料概念、种类和特性的基础上,概述了缓/控释肥料在烟草上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缓/控释肥料能够促进烟草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提高烟叶钾含量;促进烤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提升外观和感官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指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入。最后提出了缓/控释肥料在烟叶生产应用中的研究存在单一且不系统等问题,缓/控释肥生产及其产业化缺乏标准、钾肥的缓/控释难度大、包膜的材料成本高且易污染环境。对缓/控释肥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当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缓/控释肥料的制造标准和在线质量控制标准,研制生产出廉价、无污染又能对钾肥有缓释或控释效果的新型材料是今后烟草专用缓/控释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相似文献   
984.
近年来巴里坤县畜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奶牛养殖和牛羊育肥方面发展较快,产值相对较高,但由于当地饲草料来源较少,再加上养殖户的文化素质较低,对各类有毒饲料的认识不足,饲喂不当而引起家畜中毒,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文章简述常见的几种饲料中毒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85.
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江华  曾永三  游春平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1):24-25,前插1
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及感病品种的推广,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丽格海棠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详细介绍了丽格海棠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田间和室内识别诊断方法,以及具体防治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86.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产气法研究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on-fiber carbohydrates/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FC/NDF)的底物条件下外源纤维素酶(exogenous fibrolytic enzymes, EFE)对底物产气、降解和发酵特性的影响,找出不同底物条件下适宜的EFE添加水平。采用2×5交叉分组试验设计,5个NFC/NDF底物水平 (0.85、1.02、1.19、1.36和1.53)分别添加5种水平的EFE(0, 2, 4, 8 和16 mg/g DM)进行体外发酵。结果表明,1)不同NFC/NDF底物和EFE水平对体外总产气量(GP48)和产气参数(b、c和L)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且两因素互作显著(P<0.05);底物1中, GP48、b和c值随EFE剂量的增加显著地线性和二次提高(P<0.05),其中以16 mg/g 水平组较高,L值则呈相反趋势;底物2~4中,GP48、b和c值随EFE剂量增加显著地二次提高(P<0.05),其中以4 mg/g 水平组较高。2)不同底物对干物质消失率(DMD)、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ADFD)、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和氮降解率(ND)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除ND外,EFE水平的添加效应呈现相似结果;底物1条件下,随着EFE添加剂量的提高,DMD、ADFD和NDFD显著地线性提高(P<0.05),其中均以16 mg/g组最高(P<0.05);而底物2~4中则以4 mg/g组最高(P<0.05)。3)不同NFC/NDF底物和EFE水平对瘤胃发酵参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除丙酸外,两种因素对其他指标的互作效应均显著(P<0.05);在底物1~4条件下,随着EFE添加剂量的提高,除丙酸以外的其他发酵参数显著地线性和二次提高或降低(P<0.05);底物1中,对照组pH值、氨态氮含量和丁酸摩尔浓度显著高于4、8和16 mg/g组(P<0.05),相反,16 mg/g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摩尔浓度和乙酸∶丙酸值较高;底物2~4条件下,pH值和氨态氮含量以4 mg/g组较低,而TVFA、乙酸摩尔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则呈相反的趋势。4)NFC/NDF=1.53时,添加EFE对体外产气参数、降解特性和发酵特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本试验发现,NFC/NDF底物影响了EFE的添加效应,NFC/NDF=0.85时,16 mg/g EFE水平组有较好纤维降解效果;NFC/NDF分别为1.02、1.19和1.36时,EFE最适添加剂量为4 mg/g;NFC/NDF=1.53时,底物中添加EFE没有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987.
为使油菜角果成熟度达到一致,实现双季稻田套播油菜一次性机械化收获,以丰油730油菜为试材,选用40%乙烯利,采用4个药剂用量(0、3 000、4 500、6 000 m L·hm-2)和3个喷药时期(04-20、04-22、04-24)进行催熟试验,考察了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考虑,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 000 m L·hm-2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 L·hm-240%乙烯利为宜。本研究结果为乙烯利催熟油菜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88.
李位三 《蜜蜂杂志》2010,30(2):13-15
<正>我国南北区域、气候地理差异明显,在春繁期间管理措施存在一定差异和不同。作者在技术咨询活动和早春蜂群管理过程中,常遇到有争议的做法和几项  相似文献   
989.
差减cDNA文库技术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辉  曾永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11-2416
综述了差减cDNA文库在植物抗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0.
为了探讨亚牛磺酸的浓度对猪胚胎体外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以孤雌激活胚胎为研究对象,将NCSU-23中的亚牛磺酸浓度从原来的5 mmol/L降低到2.5,1.0,0.5 mmol/L,检测猪卵母细胞激活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结果表明:各种浓度亚牛磺酸处理后的分裂率和囊胚发育率(30.7%、27.6%、22.8%、26.5%)差异不显著(P>0.05);但不使用亚牛磺酸则导致囊胚发育率极显著下降(30.7%vs1.4%,P<0.01).结果说明亚牛磺酸是猪胚胎培养液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但其浓度可下调至0.5mmol/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