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5篇
农学   19篇
  14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71.
为提高森林经营作业中林分采伐蓄积量的精度,将误差降至最低,对森林经营作业小班采取全林标记采伐木的方法进行调查设计,通过2a的摸索实践,结果表明,与传统调查设计方法相比,采伐木蓄积误差明显降低,作业质量大幅提高。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森林经营工作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基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棉花叶片氮素营养监测模型,为棉花高效施氮及植株生长状况的无损监测提供方法。【方法】在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以新陆早58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测定了棉花生长关键时期顶2(从顶部数起)至顶5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氮素含量,分析了棉花叶片氮素含量与荧光参数的关系。【结果】(1)棉花出苗70 d后,叶片氮素含量以及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PSⅡ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着棉花生长呈逐渐下降趋势。(2)不同氮素处理下,各叶片氮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0、Fv/Fm、ΦPSⅡ和Fv’/Fm’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其中N2(240 kg·hm-2)处理下各荧光参数值最大。(3)叶片氮含量与Fv、Fv/F0、Fv/Fm、ΦPSⅡ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荧光参数ΦPSⅡ、Fv’/Fm’间呈现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与荧光参数Fv、Fv/Fm、Fv/F0呈现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顶5叶可变荧光(Fv)与叶片氮素含量建立的关系模型(y=0.0022x+1.6243)的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到0.928,相关系数达到0.963,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适量施氮(240 kg·hm-2)能够提高PSⅡ的活性及PSⅡ反应中心开放部分的比例,进而改善棉花叶片光合能力。顶5叶氮素含量与叶绿素荧光参数Fv构建的模型精确度和拟合效果较其他荧光参数好,因此可以选用荧光参数Fv来监测棉花叶片氮素含量,进而监测植株的氮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3.
为了对马铃薯食品进行有效的鉴别,本研究参照马铃薯龙葵素鼠李糖基转移酶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了马铃薯的特异性引物Sgt3,建立了食品中马铃薯成分的PCR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加热过程中其基因的降解情况。通过对比4对引物StLs、scuF、UGPase、Sgt3在荧光定量PCR试验中的扩增效果,最终确定引物Sgt3可以特异性扩增马铃薯DNA,且能得到线性关系显著的标准曲线。结果表明,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马铃薯质量浓度低至2%时仍呈阳性反应;对于马铃薯熟全粉-小麦粉复配粉,得到R~2=0.9834的线性方程,马铃薯熟全粉含量为50%的待测样品检测结果为50.75%;对于马铃薯生全粉-小麦粉复配粉,得到R~2=0.9945的线性方程,马铃薯生全粉含量为45%的待测样品检测结果为44.42%;将马铃薯生粉100℃加热10 h以上,DNA会严重降解,不利于PCR检测。本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实现马铃薯成分的鉴别,对于成分单一且已知的样品,可以实现量化分析,该方法的建立为马铃薯主食产品品质监管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4.
引入薄膜气调法应用于果蔗地窖贮藏保鲜,从果蔗入窖20d后的不同时期,薄膜气调窖内的O2含量比传统窖最多可降低3、2个百分点,CO2含量比传统窖提高1.40~4.64倍,而湿度则保持基本恒定。采用薄膜气调法可明显延缓果蔗根芽萌发和果肉腐烂,至入春后的4月10日,薄膜气调窖内果蔗根点与芽点的萌发数分别比传统窖减少93.41%和72.73%,保鲜期延长1个月以上,蔗茎腐烂率控制存5%以内。  相似文献   
75.
土壤粒度分布对土壤风蚀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及其可蚀性粒度状况对于了解不同尺度上土壤特性的空间异质性和土壤侵蚀、土壤利用变化对土壤的影响程度和尺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内蒙古境内四个沙化地区的典型土地类型的粒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不同土地类型沙化土地间表土的粒度性质存在显著差异,移动沙丘最为粗化且分选较好,峰值较大,其次为各类沙丘,各地以耕地或草地最为细化,分选较差,峰值平缓。表现出风蚀沙化的阶段性。就可蚀性粒径而言,总体上,各地以固定沙丘、耕地的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少,而退化草原、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等土地类型颗粒物可能释放较多。就起尘粒径而言,各地的起尘颗粒以耕地和地带性草原植被的含量最大,其次为退化草原,而各类沙丘含量较小。说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和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6.
膜下滴灌对棉花生育后期叶片与苞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选用新陆早33号和新陆早46号棉花品种,设置2个膜下滴灌量处理,测定棉花叶片和苞叶的光响应曲线、CO2响应曲线、荧光参数等相关光合生理指标,探讨生育后期棉花叶片与苞叶光合能力的差异及对滴灌量的响应。结果表明,棉花生育期间,高温强光下苞叶最大羧化速率与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的比值(Jmax/Vc,max)较高,气孔导度(Gs)较低。棉花生长发育后期,苞叶面积、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II实际光化学效率(?PSII)、Rubisco含量显著低于叶片,但随着生育进程降幅显著低于叶片。与常规滴灌处理相比,节水滴灌处理棉花叶片含水量降幅显著高于苞叶;叶片叶绿素含量、Pn和Rubisco含量显著降低,而苞叶的变化不显著。棉花生育后期苞叶面积、含水量、叶绿素含量、Pn、ΦPSII、Rubisco含量的稳定性高于叶片,表明生育后期叶片衰老较快,但苞叶仍能保持较稳定的光合能力,对光合物质的贡献逐渐增大,常规滴灌下达7.22%~8.83%,节水滴灌下达10.24%~12.53%。  相似文献   
77.
主要介绍几种优良药用观果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药用价值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为园林绿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is one of the economic shrimp species of traditional freshwater aquaculture in our provinc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situation in the aquaculture process, five representative main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breeding test sites in Jiangsu Province were selected to quantitatively calculate the pollution production coefficient and pollution discharge coefficient of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by measuring the four detection indexes of total nitrogen, permanganate index,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water quality combined with fishery statistical dat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ion and discharge coefficient of 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culture was relatively low and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79.
在北疆气候生态条件下,以杂交棉品种新陆早43号和鲁棉研24号为材料,采用育苗移栽稀植,研究杂交棉稀植条件下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直播棉相比,移栽稀植条件下叶面积指数较低、冠层开度和透光率偏高,群体漏光损失严重,群体光合速率和干物质质量显著降低,但叶枝成铃的比例显著增加,且棉株生育进程有所提前,霜...  相似文献   
80.
应激因子包括物理、生产工艺、化学、心理以及其它人为因子。养猪生产中一些非特异性的应激因于能造成猪只生产力、抵抗力以及饲料利用率降低,其中转群是一个主要的应激因子。为此我们做了试验,试图通过在转群前的饲料中加入VE粉末缓解转群这一应激因子对仔猪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及抗病力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仔猪及分组选译出生日期相近、体重相近,即将转群的健康断奶仔猪48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头,同时使1窝仔猪均匀分布到4个组中。2.饲料和VE粉的添加仔猪生后7天开始补料,并依照程序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