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8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435篇
林业   933篇
农学   529篇
基础科学   459篇
  408篇
综合类   3545篇
农作物   474篇
水产渔业   468篇
畜牧兽医   2146篇
园艺   745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4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328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426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9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51篇
  2003年   33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53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81.
182.
指出了地域文化的融入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同时对地区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宁波作为国内重要的沿海城市,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形式,如河姆渡文化、海洋文化、佛教文化、书院文化、陶瓷文化等。在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应用隐喻与象征、引用与重构、对比与融合、抽取与转换等手法,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充分突出了这些文化要素,既提升了景观内涵,也是增加宁波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3.
  【目的】  绿肥对土壤微生物磷循环的影响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绿肥影响土壤磷循环的微生物机理尚不明确。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剖析长期绿肥还田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旨在阐明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影响的微生物机理,为绿肥的科学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  以中国湖南祁阳绿肥及稻草还田定位试验的水稻根际土为材料,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对土壤微生物DNA进行PE150 (双端读长150 bp) 宏基因组测序,使用MetaWRAP软件中的read_qc模块进行质控,用assembly模块megahit方法进行组装;基于组装的较长序列 (> 1000 bp) 使用Diamond软件的BLASTX和UniProtKB/SWISS-PROT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根据磷活化 (磷酸酯矿化、膦酸酯矿化、无机磷溶解)、磷吸收 (膦酸酯运输、磷酸酯运输和无机磷酸盐运输) 和缺磷诱导响应调控三大类主要磷循环功能相关基因 (重点关注的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 进行筛选;再利用R语言进一步分析水稻根际土壤中磷循环功能基因相对丰度及其与土壤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阐述绿肥对土壤磷循环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土壤pH等9个常规指标在有、无绿肥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无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对64个磷循环功能基因中的11个相对丰度影响显著,这11个基因广泛分布在除磷酸酯运输及无机磷溶解外的5个功能组中,其中phnA、phnN、phnV等3个基因相对丰度上升,phnI、phnL、glpB、glpO、pitA、phoA、phoP、phoU等8个基因相对丰度下降。而在稻草还田时,绿肥处理仅phnPP基因相对丰度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pH与磷酸酶活性、无机磷溶解基因pqqB、pqqC 、pqqCD、pqq E、pqqF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P < 0.05);无机磷溶解pqqB、pqqC 、pqqCD、pqq E等4个基因相对丰度分别与有效磷含量、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冗余分析 (RDA) 结果表明,绿肥处理通过pH、AP以及磷酸酶活性影响磷循环功能基因。  【结论】  绿肥翻压下水稻根际微生物磷功能基因相对丰度深受稻草还田的影响。与单绿肥或单稻草还田相比,绿肥翻压基础上增加稻草还田对磷循环功能基因影响效果不明显,秸秆甚至减弱了绿肥对磷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绿肥和稻草还田下不同微生物及不同磷循环功能基因之间存在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84.
正目前来看,备肥旺季已经基本结束,前期经销商多数处于观望状态,在迟疑不决中目前的市场价格仍旧坚挺。原料造成压力较大,涨价成为必然,预计在春季用肥之前复合肥价格仍有调涨空间。后期随着需求逐渐的拉动,经销商将逐渐接受目前的高位价格。据了解,湖北地区45%硫基主流价格多在2350-2450元/吨,山东地区45%硫基主流价格多在2400-2500元/吨。  相似文献   
185.
以大金星山楂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期刻芽处理对2年生枝的萌芽率、新梢生长量和上部芽生长量的影响及不同部位刻芽对新梢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对山楂进行刻芽处理时,都可以提高其萌芽率,尤以秋季刻芽处理的萌芽率最高,与对照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且在秋季进行刻芽处理时可以显著提高新梢的生长量,但是刻芽处理对上部芽生长量的影响无差异。不同部位刻芽时对生长量的影响,无论秋季还是春季,上部芽与下部芽都有显著的差异,与中部芽无差异,中部芽与下部芽也无差异。  相似文献   
186.
<正>1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的玉米品种是郑单958(德农)。1.2试验设计。在地力、播种方法和密度(57 cm×29 cm)及基本管理均相同的情况下,对参试品种按每亩施入2.5 kg、3.5 kg、5 kg钾肥的方案进行生产对比试验,钾肥随底肥一次性施入,每个方案播种2亩。每个试验方案随机收获2行,晾晒后考种计产。  相似文献   
187.
188.
为优化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覆土技术,以泥炭为覆土材料,研究泥炭覆土搅拌时间对覆土物理结构以及对双孢蘑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证实,随搅拌时间的延长,泥炭覆土充气孔隙度降低,容重增加。充气孔隙度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正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负相关;覆土容重与双孢蘑菇产量高度负相关,但是与双孢蘑菇子实体大小及商品菇率高度正相关。搅拌时间较短的覆土(5~20 min),双孢蘑菇总产量较高,且每潮菇产量更均匀,更有利于工厂化生产。搅拌时间较长的覆土(40~120 min),双孢蘑菇子实体较大,但是会降低双孢蘑菇的总产量以及影响每潮菇产量的均匀性。本试验条件下泥炭覆土最适搅拌时间为10 min,双孢蘑菇3潮菇总产量34.5 kg/m~2,商品菇产量27 kg/m~2。研究初步揭示覆土物理结构对双孢蘑菇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为优化覆土技术及筛选优质覆土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9.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热学是高校专业基础课程,非常适合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开展。本文从课程内容和特点出发,探索了任务驱动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及要点,并通过反馈进行了教学评估及分析总结。任务驱动式研究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为推动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0.
本文旨在对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的残留的来源和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