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针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相整合的角度出发,修订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整合了统计原理及实验设计原则与实践案例数据分析教学,整合了实践案例统计分析理论讲解与计算机统计软件的操作教学,整合了理论内容的全英文教授与课堂提问讨论、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互动交流练习,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应用统计原理解决实践问题及应用生物统计专业英语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21世纪是品牌的世纪,品牌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休闲渔业开发只有做好品牌化运营,才能拥有自身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青岛会场渔村休闲渔业开发为例,分析我国休闲渔业开发实施品牌化运营的意义、遇到的不利条件以及开展品牌化运营的措施,进而为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23.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被公认为是当前野生动物调查监测与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红外相机监测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出入洞穴事件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行为生态,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仅监拍到出洞或入洞的不完整事件。为探索穿山甲漏拍原因,提高拍摄成功率,2019年10月—2021年5月在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林区与惠州市惠东县乌禽嶂林区,共布设172台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活动洞穴进行长期监测,结果表明:累计69台红外相机捕捉到866段中华穿山甲活动影像,拍摄到进洞、出洞共计183次,其中完整记录到中华穿山甲进洞和出洞的事件118次,漏拍率为35.5%。采用广义相加混合模型(GAMM)对红外相机漏拍事件影响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漏拍的主要因素为相机与洞穴的水平距离。考虑到存在进洞和出洞事件均未获得的可能性,调查中的实际漏拍率可能更高。建议利用红外相机对中华穿山甲洞穴进行监测时,相机与洞口的距离150 cm为宜。  相似文献   
24.
2005年3、5、7和10月对獐子岛养殖海域(共设18个站住)进行叶绿素浓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叶绿素浓度为1.23~2.85 mg/m3,均值为1.78士0.57 mg/m3.叶绿素浓度的季节性变化显著,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夏季的值最低;平面分布的特性为春、夏、冬季分布比较均匀.秋季叶绿素浓度的区域性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近岸区的叶绿素浓度低于中间深水区域,可能与养殖虾夷扇贝摄食压力有关.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垂直分布较为均匀,夏季表层叶绿素浓度高于底层,其他季节的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反.初级生产力的季节性变化明显,与叶绿素的变化趋势不同,从3~10月,初级生产力逐渐增大,变化范围为30.4~117.0 mgC/m2·d,平均值为76.6±41.9 mg C/m2·d.结合同步调查的水温、营养盐数据得知,水温和溶解性无机氮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微卫星分子标记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中的适用性, 本研究利用 8 个多态性丰富的微卫星位点, 对 100 尾放流大黄鱼亲鱼以及官井洋海域回捕的 295 尾大黄鱼样本进行亲子鉴定, 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大黄鱼回捕效果评估方法。8 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 78 个等位基因, 其观测杂合度为 0.511~0.939 (平均值 0.764), 期望杂合度为 0.643~0.897 (平均值 0.781), 多态性信息含量为 0.587~0.883 (平均值为 0.751); 通过 Cervus 3.0.7 软件模拟分析得到, 在置信度大于 95%的情况下, 8 个微卫星位点的个体累积排除率达到 99.99%以上水平; 2019 年 7 月从官井洋海域回捕到的 190 尾大黄鱼中, 检测出 5 尾与放流亲本存在亲子关系的个体, 占回捕样本总数的 2.63%。推算本次富发放流大黄鱼在回捕样本中所占比例为 60.53%左右, 进一步推算出 7 月富发公司放流大黄鱼的回捕率为 0.0038%左右。8 月、9 月的 105 尾回捕样品中未能检出标记个体。本研究构建的大黄鱼亲子鉴定技术体系不仅可为三沙湾大黄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亦可为三沙湾大黄鱼保护区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此外本研究对于我国其他海水鱼类的增殖放流评估工作的开展也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